第828章 特産
吳應成被問得有些莫名其妙,隻能看了一眼楊樂樂,楊樂樂臉上微微一紅道:“莎拉波娃小姐,唐副總說他還有重要事情,昨天晚上就動身回巴蜀了。
”
莎拉波娃有些失望地道:“我還想着跟他深入認識幾天呢,沒想到他竟然這麼快就走了。
好了,不說這些了,吳總,我想你也應該知道,對于一個卡車制造企業來說,其實配件的利潤遠遠要比卡車本身要高。
不過,你們公司的唐副總真的很讓我們滿意,如果下次也是他和你一起來談的話,我想我們會給你一個滿意的折扣。
”
吳應成嘿嘿一笑,雖然感覺這事好像另有玄機似的,可也沒有多說,“那就等需要時,我再讓唐副總來談吧。
”
莎拉波娃一聽這話,開心一笑,“好的,我會一直在這裡等你們的。
”
...
辛疆喀十地區離巴蜀叢南市直線距離兩千兩百多公裡,這個年代,很多高速路又沒有通車,實際通行距離達四千四百多公裡,這些卡車的怎麼回家成了大問題。
這個年代,貨運飛機很少,而且價格高昂,是不可能用飛機運的,那就隻有一條路,自己開回去。
這麼遠的距離,加上路又不好走,司機們還要休息,沒有十天半個月時間是到不了的,這期間的吃喝拉撒,都要吳應成來考慮。
吳應成又想着這些車都是空車,不能這麼白白浪費了,便決定看看有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買,順便帶回去。
第二天早上,吳應成簽完合同,付完了錢,便帶着楊樂樂和一個叫阿依古麗的維族姑娘等人來到了喀十最大的巴紮上。
巴紮就是農貿市場市場的意思,很多極具本地特色的東西,都能在這裡看見,巴旦木、吊幹杏、無花果、葡萄幹、木塞萊斯、切糕,應有盡有。
吳應成想着下個月就要過年了,做為老總的他,肯定是要發年貨的,這些幹果又好吃又便宜還新奇,拿來當年貨是最合适不過了。
帶着兩個美女來到一家幹果店前,吳應成看了一眼阿依古麗,“阿依古麗,麻煩告訴一下老闆,我要一千斤幹果。
”
“一千斤?
”老闆是個四十多歲的維族大叔,挺着大肚子,高興的直接說起了漢話,“老闆,我沒有聽錯的吧,你要一千斤幹果?
”
吳應成沒想到這為大叔會說漢話,愣了一下,指着五種擺出來的幹果道:“大叔,你沒有聽錯,我要一千斤,這五種每種兩百斤,便宜一點。
”
大叔笑道:“小夥子,放心的嘛,我們維族人最喜歡内地來的朋友了,價格,絕對是最便宜的,要是騙你,我家的丫頭嘛,你給帶走就是了。
”
吳應成簡直遇得到,他可不想被人追幾條村打,“大叔,開什麼玩笑呢,我怎麼可能帶走你家丫頭呢,你不心疼嗎?
”
大叔一本正經地道:“老闆,你不知道的嘛,我有十一個丫頭,天天飯都吃不起的嘛,你要是肯帶走的嘛,我高興還來不及呢,心疼什麼的嘛?
”
吳應成便不敢答話了,國家對于少數民族的政策都是很寬松的,并沒有計劃生育的說法,随便他們怎麼生。
看着大叔的身材,還有他老婆那一臉的滄桑,還真有可能有十一個丫頭,要是真要送她一個,那就麻煩了。
講完了價,付了錢,大叔便帶着老婆往車上送貨,直羨慕的旁邊幾個老闆眼睛都差點掉在了地上,紛紛圍上來詢問吳應成還要買什麼。
吳應成總算是體會到這些民族同胞的熱情了,好不容易擠到一間囊餅店前,還沒有開口,老闆便說了一大串維語。
吳應成一臉懵的看着阿依古麗,這位美麗的、帶着東方神秘色彩,又有西方豪放氣質的維族姑娘甜甜一笑。
“吳總,老闆說了,他的馕餅是整個喀十最好吃的,一天隻買三百個,你要買得完,今天的貨就全部給你,價格好說。
”
馕也是辛疆的特産,有一點像口裡的幹餅子,但在做的過程中,往往會在面粉裡加上洋蔥、雞蛋等來調味。
面餅做好之後,還會在上面灑上瓜子或者孜然,放進馕坑裡一烤,那香味可以串出好幾百米,香得人直流口水。
這種東西會被烤的很幹,加上辛疆氣候幹燥,常溫下放個七八天也不會壞,吳應成打算來當幹糧,防着路上沒吃的。
很多維族同胞幾十年後出去幹活時,仍是帶着這樣一塊馕,再帶上一瓶水,那就是一噸飯了。
吳應成大概算了算,辛疆的路雖然還算好走,可地域太廣,加班加點的開,也得三天左右,一天三個,那就是九個,他們一共是三十人,那就是二百七十個。
如果再加上甘肅、陝西找不到飯吃時的消耗,至少得準備五百個才行,吳應成比了五根指頭,“我要五百個,可以多做一點嗎?
”
老闆愣了一下,立即看明白了,給阿依古麗講了幾句維語,阿依古麗道:“吳總,他說他的馕做的慢,如果你要五百個,就晚上再來,他現在加班幫你做。
”
“好。
”
吳應成拿了一塊馕餅,咬了一口,脆、甜、香、軟,這才知道,不是所有的饑餓營銷都是騙局,還有些東西是真的好。
但這些東西對于三十輛卡車來說,簡直就是九牛一毛,連一輛輕卡都裝不滿,吳應成便想着再買一點口裡不好買的東西,順便做趟生意,賺點外快。
“阿依古麗,你們喀十除了這些吃的東西,還有什麼放得久的特産沒有?
”吳應成問道。
阿依古麗那雙黑曜石一般的眸子一閃,湧出火一樣的熱情,“有呀,我們喀十還有伽十瓜,還有地毯,這些都是口裡買不到的,你想買的話,我可以帶你去。
”
“伽十瓜是什麼?
”一旁,楊樂樂問道。
“伽十瓜和哈密瓜都是一樣的品種,隻是産地不同,所以名字不一樣。
”
“吳大哥,我看這瓜就不買了吧,反正咱們要從哈密過,就從那裡買行了。
”
吳應成也是這麼想的,根據前世的記憶,伽十瓜的口味比哈密瓜還要差那麼一點,而且還少拉這麼遠的距離,那就沒必要了。
“阿依古麗,那你就帶我去買地毯吧。
”
“好。
”
幾人來到一家破舊的土屋前,隻見屋裡挂着各種花色的地毯,都是用本地純羊毛做成的毛線,然後手工紡制的,看起來高貴大方,遠不是那些工業地毯能比。
複雜的工序,注定了高昂的價格,吳應成問了一下,這樣一條地毯得要40塊錢,可他在帝都見過一條一模一樣的地毯,卻要60塊錢,也就是百分之五十的利。
吳應成開始通過阿依古麗與其交談。
“老闆,你這地毯有多少條?
”
“老闆,你要多少條?
”
“先來一千條。
”
“老闆,你要得太多了,我這裡隻有三百條。
”
“那哪裡還有?
”
“你往前走,這一條街有好幾家都在買,我先給你往車上搬,一會你來結錢就是了。
”
吳應成果斷信了他的話,這也是維族人的特點,大多數都特别誠實,所以在這裡買東西,一般都不會講價,也不會貨比三家。
因為講也沒有用,而比下來你會發現,整條街都是一個價,這種傳統一直沿續到幾十年後,很多地方的人還是這個樣。
果然,走了一段,吳應成又看見了這樣一家店,吳應成一問價格,果然是一樣,老闆也果然像之前的老闆一樣,先往車上扛,一會再結賬,吳應成隻能果然地讓一個人跟着去清點計數。
一連掃了四家店,吳應成總算是買足了一千條,可也隻是裝了一輛半重卡而已,吳應成心裡一橫,又掃了三家店,湊夠了兩車。
“阿依古麗,你們這裡還有别的這種東西沒?
”吳應成越買越有勁,看着阿依古麗道。
這位原本開朗的小姑娘有些被吓着了,這到底是個什麼人呀,怎麼這麼有錢,這都快十萬了,她别說花,見都是第一次見,這人怎麼還想買呀?
“有倒是有,可你不一定用得着。
”
“是什麼?
”
“手工刀。
”
“是什麼東西?
”
“就用是切切糕的刀。
”
“那還是不要了。
”
雖然刀在這個年代還不管制,可這東西那裡都有,而且要多少才能裝一車呀,沒有多大的意義。
至于這能把土豪都給搞窮的切糕,吳應成也問了一下,結果卻根本沒有那麼貴,而且還不能長期保存,吳應成也放棄了購買打算。
1985年1月7日,吳應成的車隊終于出發了,一共三十輛車,每輛車上都挂着雙溝實業的旗幟,每輛車之間保持五百米的距離,全長十五公裡,像一條長龍似的,開始了回家之旅。
喀十、阿克蘇、庫爾勒、吐魯番、哈密、酒泉、張掖、武威、蘭州、寶雞、西安、漢中、巴中...
吳應成這一趟可以說是把整個龍國轉了半圈,每到一個地方,都買上一點本地的特産,然後再賣一點别地的特産,等回到叢南市時,終于把三十輛卡車都裝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