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媯州郕氏
那現在怎麽辦?
在理清思緒之後,眾人腦海裡突然出現這個問題!
派誰去?
程咬金?
李世民搖搖頭,程咬金作為大將還行,但遇到如此複雜和需要極強掌控力的事情上,他是做不來的。
李績?
他也搖搖頭,倒不是說李績不行,一來李績有自己事情要做,二來一旦西域有事,朝中定需要大將鎮守,北方也需要防備。
郭孝恪和蘇烈既然能上書,那就說明他們已經失去了對事態的掌控,不然也不會在大失顏面的情況下上書朝廷了。
數來數去,他竟然發現無人可用!
薛仁貴雖然不錯,這幾年歷練也成了朝中大將,但畢竟年輕,經驗不足,是把握不來如此複雜情況的。
張士貴?
或者說柴紹?
最後他將目光定在姬松身上,但當看到他的腿後,隻能無奈搖頭。
要是他的腿沒事,那該多好?
要威望有威望,攜大勝大食水師之威兵臨西域,不戰,也能讓對方心虛三分。
但現在.
姬松當然看到了皇帝的目光,但他沒有做聲。
不是他不願意為大唐效力,而是現在還不到時候。
西域之事雖然重要,但隻要防守得當,堅壁清野之下,大食人未必能佔得便宜。
畢竟他們勞師遠征,一旦時間一長,久攻不下之後必定退兵。
不然其他勢力可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此事再議吧!
”
李世民無奈,隻能暫且擱置。
“陛下,雖然如此,但我們還是要想辦法加強西域實力才是,不然距離太遠,一旦事發突然,恐怕會讓我們措手不及啊!
”
姬松建言道。
李世民沉吟片刻道:“那就增兵,西域還是以穩定為主,我們不能打亂我們自己的節奏。
不然因噎廢食,最後隻能得不償失。
哪怕是勝了,但同樣也是輸了!
”
“十六衛久不經戰事.”李世民喃喃道。
“臣建議從南方或中原調兵!
”
不等李世民說完,姬松就說道:“大唐不光是關中人的大唐,更是中原,河北,蜀中,江東,嶺南人的大唐!
”
“一直以來,大唐都是關中本位,一切都以關中為主,那怕是征兵也是從關中征兵,臣不是說這樣不好。
而是作為一個大一統帝國,守衛家國,人人有責,不能將所有危險的事情都交給關中百姓。
”
“不然時間一長,關中將領越來越多,而其他地方百姓也不能憑借軍功獲得利益。
長此以往,必然會產生將領抱團和矛盾。
”
“所以,臣請陛下此次從全國各地征兵,不限於地域。
不管是常規州縣,還是羈縻州,附屬國等,都進行征調。
”
“如此,不但能減輕關中百姓的厭戰情緒,還能讓其他地域的百姓因為戰爭帶來身份跳躍。
”
“更能加強對地方的掌控,和提升各地百姓對大唐的認同!
”
姬松繼續說道:“保家衛國,是每個大唐人的責任和義務,所以,臣建議,不管是勳貴,還是文臣,或者是皇族子弟。
隻有有心,此次征兵百無禁忌!
”
李世民聞言一愣,他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
不管是前隋,還是更早的兩漢,都是從京都附近地域征兵。
因為不管是兵員的質量,還是傳統來說,這裡的士兵更能更快的適應戰場。
因為他們祖祖輩輩基本上每代人都有當兵的。
但回想姬松的話,他眼中光芒大盛,隨即哈哈大笑道:“好好好,你小子果然有點東西,這件事朕允了。
”
但隨即有猶豫道:“不過,這件事還是在朝堂商議下才是,畢竟牽扯太大,要是阻力.”
聽到這裡,一旁不敢說話的程咬金突然道:“陛下,您就放心吧,朝堂上不會反對的。
”
“哦?
此話何解?
難道他們不怕戰場危險嗎?
”
李世民不解道。
“嘿嘿!
”
這貨嘿嘿一笑,得意道:“您恐怕不知道現在多少人望眼欲穿想要在戰場上馬上封侯?
之前高句麗之戰,姬青等人十年歸來,南海之戰,這件事朝廷封了多少爵位?
”
“加上隻要有爵位就能有海外開拓的資格,以及獲得時間保護的承諾。
”
“現在全天下人都等著朝廷征召呢,之前是沒有機會,因為朝廷很少從關中之外征兵,他們也隻能想想。
”
“但現在您要是在朝堂上說出此法,怕是一個個能樂瘋了。
大唐現在製霸四海八荒,各方軍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神話早已深入人心。
大唐多少落魄將門翹首以盼?
恐怕到時候會有不少驚喜!
”
李世民愣住了,還有這樣的事?
“陛下,盧國公雖然說的有些誇張,但卻是事實。
隋末亂世天下湧現出多少有能力的將帥之才?
又有多少豪傑趁勢而起?
”
“隻有有機會,這片大地上從來不缺少武將。
江東,蜀中,中原,河北,遼東。
這些地方隻要政令下達,怕是真的會有不少驚喜!
”
“他們隻是缺少機會而已!
”
李績有些感慨道。
他也是在亂世中崛起的,要不是亂世活不下去,他恐怕也隻是山東地方一富豪,怎會有現在的成就?
姬松也笑著說道:“天下英豪何其多也,陛下不是憂心無可用之將嗎?
現在就給他們一個機會,也給大唐一個機會。
看看這天下到底還隱藏著多少豪傑之士”
砰!
“好,隨後朕就召集百官議事,朕倒是要看看是不是真如你們所說的群情踴躍!
”
說實話,李世民他有些不相信。
倒不是不信任他們幾個,而是這事他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自古當兵都是九死一生,什麽時候這麽積極了?
可惜,李世民他雖然是這個天下的至尊,但他卻不明白底層百姓的追求。
在和平年代,一切規矩都已建立。
有家室,有關系,有財富的人更能掌控更多的資源。
不管是讀書還是為將,他們的機會要多的多。
底層百姓在慢慢健全的律法和規矩下循規蹈矩,就算有才能也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被埋藏在家裡瑣事,和生計上。
整日忙於茶米油鹽醬醋茶,那有時間去想別的?
盛世之下,可能他們過的並不好,但卻至少安全。
沒有機會之下或許隻能埋首地裡田間,或寄情於山水之間。
正所謂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
哪怕是化龍,也需要風雲才能乘風而起。
所以,機會,他們缺少隻是機會!
倏忽三日而過,正如李績等人所言,當皇帝當朝宣布此次全國征兵前往安西支援後。
除了關隴軍事貴族極力反對外,文臣方面卻是大力支持。
有的甚至不惜撕破臉皮也要支持此次征兵,特別是寒門子弟和中小世家為主。
而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山東,河北,蜀中,江東,江南等地的官員。
他們之前不是沒有想過讓自家子弟進入軍中,但從前隋開始,朝廷正兵都是關隴、河洛等地的百姓為主。
而這些人恰恰都是關隴軍事貴族最為集中之地。
此時,大唐武德充沛,將士地位也很高。
遠的不說,高句麗之戰,遠征艦隊,南海之戰,三次大戰封了多少爵位?
從皇帝登基以來,不斷淘汰自甘墮落的貴族爵位,除軍功和特殊功勳外,極難獲得爵位。
這也導緻開國之處爛封爵位的事情得到遏製。
所以,此時的爵位雖然比不上前隋,但也是很多人一輩子都很難達到的高度。
加上有爵位在身之人有南下海外開拓的權利。
不同於世家需要打下領地封爵,此次南海大戰之後,大唐水師艦隊搜尋到了無數的無人領土,隻有你有爵位,有能力,那就能請求朝廷將自己的封邑置換到海外,不但至少十倍以上的置換比例,還有獲得大唐水師艦隊保護十年之期的承諾。
如此以來,大家這才發現,原先並不吃香的爵位現在竟然成了香餑餑。
哪怕是最低等的男爵,也是眾人搶著要。
因為一旦獲得爵位,那就說明伱有了在海外立足的門票和資格。
別以為一個十年之期的保護承諾沒有什麽,那至少可以讓你安然無恙地在海外發展十年。
這十年之間,凡是大唐海外領地都不得以任何形式對其進行攻擊。
有了十年緩衝,隻要上點心,到時候自保還是沒有問題的。
於是,在隴西軍事貴族鐵青的臉色下,眾人歡欣鼓舞之中,這道政令瞬間轟傳天下。
河北,山東,江南,江東,蜀中,甚至是嶺南的馮氏,遼東的高句麗遺民都極力響應朝廷號召。
妻子送別丈夫,母親送別兒子
凡是覺得自己有些本事的人,大多數都踏上了西去,北上,南下之路。
但有些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能成行。
妻兒的牽絆,父母的老邁,或無盤纏等等。
有時候就是這樣,一文錢難倒英雄漢啊!
河北,這裡是隋末亂戰中受損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哪怕是現在都還沒有徹底恢復過來。
自從朝廷財政收入增多之後,就隔三差五地免除一些地區的賦稅和勞役。
河北,媯州。
這裡當初在大唐和竇建德建立的大夏大戰中百姓流離失所,青壯男子基本上都死絕了。
後來再加上劉黑闥反覆,更是雪上加霜,直到現在還有不少當初遺留下來的鬼村,寡婦村。
有的時候,甚至一個村子隻有三五個男子,還是那種身體有殘缺的。
二十多年的治理,這裡雖然不在是毫無人煙,但也沒好到哪去。
整個媯州數縣之地隻有五萬人口,但成年男子卻隻佔二成。
在媯州城中有一間新開的私塾,是三年前開的。
裡面住著一家姓郕的人,眾人隻知道這戶人家是從南邊搬過來的。
他們始終不明白為什麽會舍棄繁華的南方而來到這裡?
記得剛來的時候,此戶主人就買下一座三進的宅子,據說是當年竇建德手下大將的宅院。
貧瘠的媯州竟然來了個大財主?
這可是此地多年來少有的大事件,聽說縣尊都親自上門拜訪。
不是沒有人想過去‘借’些錢財,正所謂越是貧窮的地方百姓越是彪悍,這些在大戰中存留下來的人可沒一個是善茬。
但他們失算了,當三波在當地的‘強人’被收拾後,所有人都老實的。
誰也沒想到這家主人竟然是個練家子,不但武藝高強,還手段高強。
被收拾三波人的老大被打了之後,不但沒有報復,還徹底被收服了。
平日裡沒事將去人家哪裡跳水砍柴,跟個孫子似的。
本以為這就完了,從此以後媯州這地方或許會多一位豪強。
但這戶人家的家主卻再次讓所有人驚掉了下巴!
開私塾!
不錯,在半年過去之後,郕家主又花大價錢在城中買下一座宅院,竟然辦起了私塾。
這事雖然令人驚訝,但大家認為和自己沒什麽關系,隨後也就不在關注。
但誰知數日之後,郕家主竟然派人到處宣傳,要有心就學的八歲以上孩子願意上學,所有學費都將會在其成年後,有能力償還再付。
嘩~
這下所有人都驚了,這世上還有這樣的好事?
開始大家都是不信的,但等有人試探般將孩子送入私塾上學,確定不收費用後,大家都急了。
讀書,這對於貧窮的媯州百姓來說,簡直就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這裡連個讀書人都很難找到,誰家要是出了能寫會算了,那就是祖墳上冒青煙了。
不但十裡八鄉的小娘恨不得以身相許,身份地位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魚,我所欲而,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所欲也。
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義者也”
“人之初,性本善。
習相近,性相遠.”
“上善若水。
水善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格物之道在於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每當路過私塾的百姓聽到郎朗的讀書聲,他們就情不自禁地在私塾門口駐留。
自家的孩子正在裡面讀書,聽著清朗的讀書聲,他們就好像看到了希望。
雖然不知道說的什麽意思,但隻要聽著抑揚頓挫的讀書聲,他們就好像聽到了這個世界上最動聽的樂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