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吐血
東宮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司刃這邊,他當即稟告,「主子,皇後娘娘去了東宮。」
楚玄辰正在前往勤政殿見文宗帝,「母後定是為了孤與柔兒分房之事,速速回宮。」
他生怕長孫敏柔頂不住皇後的壓力,說出他們中毒的事,便連文宗帝都顧不上。
司劍連忙提醒,「可陛下正在等著主子復命,此時回宮怕是不妥,要不屬下先回去?」
文宗帝已在等候,楚玄辰又豈能為了私事放下公務,而及時進諫便是他們的職責。
「事情怎湊一塊了?」楚玄辰冷靜下來,「那你回去說,孤覲見後便去鳳儀宮拜見母後。」
「是,主子。」司劍見他沒為了長孫敏柔不管不顧,暗鬆了口氣,留下司刃匆匆離開。
楚玄辰追悔不已,「都是孤的錯,孤不該躲著母後,而該早去給個解釋,也不會害了柔兒。」
「主子切莫自責,也莫要太過擔心。」司刃安撫,「太子妃聰慧機敏,想必能應付過去。」
楚玄辰很擔心,「柔兒再聰明,可那也是母後,連孤都得忌憚幾分,柔兒哪有這般容易應付。」
司刃又道:「如今有司劍回去,應該能為太子妃解圍,主子若實在擔心,早些忙完趕回去即可。」
楚玄辰輕嘆,「但願司劍能回去的及時,莫讓母後逼得柔兒說了內情,那孤便是前功盡棄。」
司刃不知內情是什麼,也不敢問,甚至連猜都無從猜起,總感覺最近的楚玄辰有點神秘。
***
東宮,未央殿。
長孫敏柔多次將話題扯開,敬仁皇後卻總是舊事重提。
她又一次逼問,「柔兒,既非為了納妃之事,那你們到底有何事瞞著本宮?」
長孫敏柔不敢太過違逆,隻能央求,「姑母,求您莫再逼柔兒,柔兒真說不得。」
敬仁皇後道:「可辰兒是本宮唯一的兒子,與他有關的事本宮又如何能放心?」
她倒是不想這般上心,奈何幼子的離去,早已斷了她其他的希望,她也沒得選擇。
「請恕臣媳不能說。」長孫敏柔道,「待太子回來,臣媳會勸他去見母後,向您解釋。」
「柔兒,你如今連本宮的話都不聽了?」敬仁皇後的耐性徹底被耗光,軟的不行便來硬的。
「母後,臣媳……」長孫敏柔看皇後沉了臉,心下大駭,她本就因著未能誕下子嗣,心中有愧。
雖說他們是姑侄,可這些年她在皇後跟前都是揣著小心,正是因此,納妃之事才會聽之任之。
試問世間又有幾個深愛著丈夫的女子,會真心願意為丈夫納妾,與其他人分享自己的丈夫?
擔憂與懼怕之下,長孫敏柔隻覺喉間一甜,有股血腥味湧了上來,張口竟吐出一口鮮血。
一旁候著的妙聽與妙玉見狀,失聲驚呼,「主子!」
雖說她們也知道長孫敏柔的身子確實不太好,可還不曾突然吐血。
還是秋嬋反應快些,當即大喊了一聲,「太子妃有恙,速傳禦醫前來。」
敬仁皇後也是大驚失色,「柔兒,本宮不再逼問你便是,你切莫這般激動。」
長孫敏柔本來還挺難受,沒想到竟會這般峰迴路轉,「臣媳多謝母後……」
「你身子既這般不適,怎還強撐著?本宮又非外人,你在本宮面前何須逞強?」
敬仁皇後來的時候就看她臉色不太好,但以為沒大礙,畢竟真有事禦醫定會傳消息。
馮新榮不僅是太子夫婦的自己人,也是皇後的人,他們的身子如何,她還是能及時知曉。
長孫敏柔順水推舟,「正因知道母後會擔心,臣媳便更想撐著些,如此母後才能放心。」
既有身子不適做幌子,讓皇後不再揪著分房的事不放,她自然要利用,先將皇後給應付過去。
妙聽與妙玉扶著長孫敏柔入寢殿,敬仁皇後則滿面憂色,由秋月和秋嬋攙扶著跟在了後面。
「且莫說話,好生躺著吧。」敬仁皇後關切的道,「你這身子如今也是越發的不好了。」
因著馮新榮的關係,她自是知道楚玄辰至今還無嗣,並非他一人的關係,長孫敏柔也有責任。
一個身子羸弱的丈夫,再加上一個本身便不易孕的妻子,如何能有子嗣,這也是她選妃的原因。
她是想著換一個易孕的女子,興許就能懷上,生下兒子便抱養給長孫敏柔,也算有了嫡子。
一名宮女進來稟告,「皇後娘娘,司劍大人回來了,想要見您,說是帶了殿下的話來。」
「出去說吧,莫打擾太子妃。」敬仁皇後看長孫敏柔臉色實在不好,有些於心不忍。
長孫敏柔正好不想面對她,巴不得她早些離去,便安然的閉上了眼睛,藉以逃避這一切。
外殿中,司劍單膝跪下行禮,「屬下拜見皇後娘娘。」
敬仁皇後端坐在主位上,不怒而威,「起來回話,太子讓你帶了什麼話來?」
司劍如實稟告,「殿下正在與陛下商議國事,事後便會去鳳儀宮拜見皇後娘娘。」
「好,那本宮便等著他來給一個解釋。」敬仁皇後猜也知道楚玄辰不會讓下屬來解釋。
「是,屬下告退。」司劍將話帶到便準備離去。
妙玉追了出去,「司劍大人,娘娘方才吐血了,具體情況奴婢不知,禦醫已在路上。」
她在得知司劍過來之後,便與妙聽交流了眼神,長孫敏柔的事必須讓楚玄辰知曉。
「怎會如此?」司劍大驚,「我這就去稟明殿下,若有什麼消息,你及時差人來相告。」
作為楚玄辰的貼身侍衛,他很清楚長孫敏柔在楚玄辰心中的分量,此事他絲毫都不敢隱瞞。
妙玉無奈嘆氣,「哎……也不知殿下與娘娘發生了何事,這幾日娘娘都愁眉不展,鬱鬱寡歡。」
司劍跟她一樣無奈,「誰說不是呢?殿下也是心事重重,我們既不知緣由,都無從安慰。」
妙玉不好離開的太久,說完正事便要回去,「大人且去復命吧,奴婢也該回去伺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