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 騙他
楚玄遲特意強調,「兒臣可以扛,但不能全扛,隻能輔佐君王,給自己留點閑暇時間。」
君臣有別,他唯有認清自己的位置,才能擺正心態,不對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動心思。
文宗帝輕笑,「此事你與太子說去,朕年紀大了,可管不了這麼多,且看他會否放過你。」
他嘴上這麼說,心裡可不這麼想,皇權如此誘人,他短期內不會放權,因為放了就難拿回來。
現在他還不到退位之時,也沒想過做太上皇,如果可以,他願意手握實權直到駕崩那一天。
楚玄遲開玩笑道:「太子皇兄若不答應,兒臣便撒嬌,皇兄是兄長,兒臣是弟弟,皇兄理應呵護。」
「哈哈……遲兒撒嬌,當心嚇到你太子皇兄。」文宗帝也想看他撒嬌,但自知這是不可能的事。
「那更好,兒臣便能如願以償過逍遙日子。」楚玄遲時刻都在告訴文宗帝,他真不惦記皇位。
文宗帝又打趣了他幾句,這才放他們夫妻離開,看著他們離去的方向,久久都回不過神來。
***
楚玄遲夫婦離開承乾宮後,直接回了禦王府。
待入了後院廂房,楚玄遲才問,「昭昭,父皇的頭痛症可是真治不了?」
宮裡也好,路上也罷,都可能隔牆有耳,唯有在自己家,他才能真正的放心。
墨昭華回答,「能治,隻是比當年這個時候嚴重些,但妾身有心法輔助也沒問題。」
「那昭昭豈不是在騙父皇?」楚玄遲也是擔心這一世有了太多改變,興許病情也是如此。
「是……」墨昭華目露擔憂之色,「慕遲,妾身覺得父皇已經在懷疑我們,你怎麼看?」
之前在承乾宮時,她一直在偷偷觀察文宗帝的表情,他的態度決定了她是否能治他。
楚玄遲斂眉,「我明白了,昭昭是怕表現太好,讓父皇猜到你早已為我治好雙腿。」
墨昭華點頭,「正是,故而此前妾身才要拖著為父皇治療之事,以免再引起父皇的猜忌。」
楚玄遲沉吟一聲,「我的心意父皇應該是相信了,隻要不威脅到皇位,父皇應該不會太在意。」
他成日裡隻要有機會便向文宗帝表忠心,類似的話說的次數多了,文宗帝總能聽進一些吧?
墨昭華不贊同,「可不管如何,慕遲痊癒了卻不曾相告便是欺君,父皇真的會不在意麼?」
「這個……」楚玄遲遲疑,「那父皇的病情可還能再拖?若無性命之憂,我們便再拖些時日。」
正所謂帝心難測,他並不能徹底琢磨透文宗帝的心思,便不想冒這個險,害了墨昭華。
「好。」墨昭華道,「最好是拖到慕遲『痊癒』後,妾身則借口這些日子在尋找治療之法。」
「嗯……」楚玄遲提了個建議,「屆時若能找到有相關記載的醫書,那更有說服力。」
墨昭華誇讚,「好主意,慕遲可下令讓人廣尋醫書,讓父皇知曉我們在為治好他而努力。」
能找到合適的醫書最好,若找不到,墨昭華再想一套合適的說辭,讓文宗帝知其艱辛。
「行,昭昭莫太擔心,我當初是為自保而迫不得已,父皇便是真知曉此事,我也能做解釋。」
楚玄遲覺得以他們如今的父子情,文宗帝應該能理解他,他再怎麼也比楚玄懷私造兵器要好吧?
墨昭華也往好的方面想,「陛下心虛,如今又看重慕遲,興許真不會計較我們的欺君之罪吧。」
***
下午,祁王府。
冷延稟告了良妃被禁足一月的消息。
楚玄寒聽著頗為震驚,「什麼,母妃竟被父皇禁足了?」
若是敬仁皇後下令,他還可當做是女人間的鬥爭,可文宗帝不喜管後宮事。
能讓文宗帝親自下令,要麼是如當初林嬪一樣惹怒了他,要麼就是鬧到他跟前。
「這已是上午的事了,但消息剛傳出來。」後宮的消息,縱使冷延也不容易得到。
宮裡本就規矩森嚴,後宮更甚,連人進出前朝都不易,更遑論是將消息傳到宮外來。
「到底怎麼回事兒?」楚玄寒既著急又氣憤,「母妃近來不是安分守己麼,怎會被禁足?」
良妃自從那晚被文宗帝撇下,便不敢再動心思,連林天伊被降位份,都沒去落井下石。
冷延無奈的解釋,「後宮的消息相對閉塞,具體的情況屬下也不清楚,隻知與林嬪有關。」
楚玄寒怒道:「母妃被禁足,消息更不容易傳出來,難不成本王還要等一個月才能知緣由?」
冷鋒也為此煩惱,「下個月初主子便要納妃,如此還怎麼帶新庶妃入宮去見良妃娘娘?」
「隻能想法子讓父皇提前解了母妃的禁足。」楚玄寒並非為了柳若萱,而是想讓良妃早獲自由。
冷延好心的提醒,「我們連緣由都不知,主子想幫忙也無從下手,還是得先查清情況才好。」
「母妃也真是的,怎又惹怒了父皇。」楚玄寒責怪,「你先看看後宮的眼線能否打聽到消息。」
「好。」冷延猜測,「咱娘娘最謹小慎微,不太可能主動生事,隻能是林嬪上門挑釁,甚至算計。」
「算計?」楚玄寒不屑的冷嗤,「就她那豬腦子還能算計母妃?除非有人提點她,或者給她出了主意。」
冷鋒這會兒腦子轉的倒是快,「德妃與寧妃不爭不搶,淑妃愚笨,賢妃深居簡出,那便隻有皇後了。」
「不,還有皇祖母!」楚玄寒眸色變得深沉,「剛空了個貴妃位出來,她定是要為德妃謀劃一二。」
冷鋒連聲稱讚,「還是主子思慮周全,唯有咱娘娘能與德妃相爭,太後娘娘自然是幫著德妃。」
「宮裡有靠山就是不一樣,也難為母妃了。」楚玄寒倒有幾分孝心,竟心疼起了良妃。
德妃在宮裡有元德太後保駕護航,旁人都不敢算計她,而良妃則孤立無援,屬實是不易。
自己不但未能做出功績,讓良妃能母憑子貴,還因著納妃之事,害她惹怒了文宗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