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伸手不打笑臉人
第二天一早,陶葉和謝承初剛醒來,便有人來敲門了,梅花在院裡收拾新一批的烤鴨,準備今兒一道帶到江州城去。
既然她們來了,就不用郭棉再跑一趟,而且這次進城,陶葉也準備將金有財接過去,至於家裡,就留下方牙婆和郭老爺子,兩個老人和三條狗作伴,日子倒也不至於無聊。
見有人敲門,梅花答應了一聲。
「來了來了,等一會兒。」
說著她就走過去把門開了,隻見門口站著金婆子,她籃子裡放著十幾隻雞蛋,見梅花開了門,金婆子沖梅花笑起來。
「梅花,你妹妹呢?」
梅花愣了一下,這還是金婆子第一次這麼和顏悅色的和她說話。
「在……在裡面。」
梅花說著就傻愣愣的指了指屋子裡,金婆子點點頭,越過梅花提著雞蛋就進了門,正好就瞧見陶葉和謝承初從樓上下來。
謝承初現在的打扮和從前不一樣了,穿的都是書生長衫,頭髮也紮了起來,看起來儼然是個俊俏的書生。
金婆子眼睛一亮,心裡不由得感嘆,這陶葉運氣真好,沒想到押中了謝承初這個寶,要不是金珍珠嫁了人,她都有把金珍珠嫁給謝承初的衝動了。
「奶,看啥呢?口水流下來了。」
陶葉邊走下來,邊調侃金婆子,她見金婆子看謝承初,一副垂涎欲滴的模樣,自然不大高興。
隻要是雌性生物,通通不許覬覦她的男人!
看一眼都不行,哪怕是條母魚!
「這丫頭瞧你說的,奶是來找你的,瞧見謝承初一副這樣的打扮,多瞧了兩眼,啥流口水不流口水的?說了叫人笑話。」
陶葉一驚,一臉震驚的看著金婆子。
這婆子今兒吃錯藥了?怎麼這樣說話?難不成她現在學聰明了,改走懷柔路線了?
陶葉想到這裡,不由得點點頭,心裡道。
主意倒是不錯,隻可惜用錯人了,她就是個軟硬不吃的主!
「奶,你不用和我套近乎,你這手段,對別人或許有用,在我這兒沒啥用處,你還是趁早回家吧,我就是個油鹽不進的人!」
說著她便越過金婆子,直接下了樓,準備往竈房裡去。
金婆子的眼角不著痕迹的狠跳了幾下,臉上的肌肉也在不停的抽搐,顯然是被陶葉氣著了。
正巧方牙婆端著水從竈房裡出來。
「葉兒,你和承初洗一個盆子吧,熱水不夠了,趕緊洗漱了吃飯。」
陶葉答應了一聲,便去拉謝承初,方牙婆拉住她,小聲道。
「你再不喜歡她,別叫你爹看見了,伸手不打笑臉人,該做的禮數你得做,省得你爹夾在中間為難。」
陶葉點點頭,露出一副乖巧可人的模樣。
「知道了奶奶。」
看著她和方牙婆咬耳朵的模樣,金婆子突然有一絲後悔。
要是早知道這死丫頭這麼有本事,那她當初何必把人賣掉呢?有了這個死丫頭,那家裡的日子早就好過了。
生平第一次,金婆子為賣掉姐妹兩,有了一絲後悔。
「奶,你今兒到底來幹啥的,我奶奶說了,讓我對你客氣點,畢竟你還是我爹名義上的娘。」
金婆子聽著這話,氣得肌肉抽搐。
陶葉那句我奶奶,顯然說的是方牙婆,還說她是金有財名義上的娘,這不是擺明了罵她,不配當金有財的娘嗎?
可是為了接下來的事情,金婆子隻能忍氣吞聲。
「葉兒,奶奶今兒來,是來替你大姑賠不是的,還有我從前做的事情,我都要給你說一聲,是我們不好,都是一家子,我從前做得確實太過了,我不想再和你爹吵了,也不想和你們姐妹吵。」
陶葉點點頭,露出一副你終於頓悟的表情。
「奶奶啊,你要是早這麼想那就好了,那往後咱們就誰都不招惹誰,兩不相幹各過各的日子,你看怎麼樣?」
金婆子一聽這話,眼角肌肉又開始跳了,這死丫頭果然是油鹽不進,和自己料想的不一樣。
「葉兒,奶奶想把你和你爹接回去,梅花就算了,畢竟是嫁出去的閨女,不過梅花也得常回家看看,畢竟咱是一家子。」
梅花聽著這話,莫明的眼眶一紅,陶葉翻了個白眼。
「奶奶,這話我怎麼聽著這麼熟悉呢?似乎我小姑沒嫁人以前,用這話框過我來著,怎麼了?小姑不在,輪到奶奶來做好人了?」
金婆子現在真想抽陶葉兩耳光,可是想起自己的目的,她依舊忍著,隻是再也不說話了,站在原地,不停的吸氣吐氣,試圖平復自己的怒火。
陶葉懶得管她,拉著謝承初洗了臉刷了牙,便坐下來吃面,絲毫沒有要招呼金婆子一起吃的意思。
吃到一半,金有財從後頭出來了,見金婆子在,他立馬就皺起眉頭,滿臉都寫著不痛快。
「娘你咋來了?」
見了金有財,金婆子像是抓到了救星一般,她看著金有財。
「老二老二,你可算來了,你聽娘說一句……」
金婆子還沒說完,金有財就擺擺手。
「娘,這麼些年,我聽你說的,早就不止一句了,倒是你應該聽兒子說一句。
你放心我會帶著兩個閨女回金家的,但是我們白天去,晚上就自己找地兒睡覺,一日三餐也都和你們一起,我賺的銀子,也會交中公的一份,我隻有一個要求,還望娘答應,隻要娘答應了,一切都好辦。」
金婆子一聽,頓時被巨大的喜悅沖昏了腦袋,這些日子她的目的就是叫金有財父女幾個回去,順便霸佔陶葉等人的生意。
沒想到今兒金有財竟然主動說要回去了,金婆子怎麼能不高興?
「你說你說,娘聽著呢。」
金有財看了一眼兀自吃面的女兒,轉過頭慎重的對金婆子道。
「我和兩個丫頭商量好了,我去城裡找一份差事,找個地方住,也會給娘交銀子,但是我兩個閨女的東西,娘一樣都不能碰,就這麼一個條件,若是娘碰了,我就帶著女兒和娘分家,到時候娘別怪兒子。
娘不管兒子的死活,兒子還得管閨女的死活,為人父母兒子做不到娘那個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