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94章 長公主歸京
日子很快來到了臘月二十二。
今日旌旗獵獵,金鼓齊鳴,盛國京都迎來了今年以來最大的盛事。
和親越國,功績卓越的解憂長公主将于今日重返故土。
百姓們紛紛湧上街頭,争相目睹長公主的風采。
沈嘉歲和沈嘉珩混迹人群之中,鑽進他們耳朵裡的全部都是歡呼聲與贊歎聲。
很快,禦林軍着甲持劍開道,其後旌旗飄揚,鼓樂聲不絕于耳,直到一輛金頂華蓋垂縧馬車緩緩駛來。
馬車裡隐約可見一個身穿華服,坐得筆直的身影。
臘月的寒風吹過,揚起一旁的金紅色垂縧,沈嘉歲眼尖,瞧見了一張威儀萬千的側臉,始終目視着前方。
沈嘉歲心中不免感慨,當年若沒有解憂長公主攏住越國,北地那一仗怕是勝負難定。
長公主如今榮歸京都,當得上所有稱贊與祝福。
氣氛都烘托起來了,沈嘉歲正準備加入身旁的人,高呼一聲長公主殿下,誰知這時候,沈嘉珩的嘀咕聲傳進了她的耳朵裡:
“這般看來,長公主也不好當啊,這大冷天的,還得坐個透風的馬車。”
沈嘉歲:“.......”
昨夜京城剛下了一場大雪,今兒确實是冷,她打小練武,不懼寒,珩弟今早可是在榻上賴了許久才舍得起身。
長公主的車辇駛過後,後頭很快又行來一輛華貴的馬車,隻不過包裹得嚴嚴實實的。
很顯然,馬車裡坐着的就是随母歸京的安甯郡主。
沈嘉歲難得地有了片刻的恍神。
因為她知曉,安甯郡主會在幾日後的接風宴上,當着所有人的面擇定江浔......
當然,這在沈嘉歲看來,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畢竟江大人确實很是耀眼,站在人群中都極是出挑的那種。
......
宮中,家宴早已備下。
盛帝帶着諸皇子皇孫,還有依舊在京的榮親王一家,親自到承天門來接解憂長公主。
遠遠的,盛帝便瞧見了長公主的身影。
兄妹二人遙遙相望,無論心中有何考量,此刻闊别二十餘年再相逢,都不由感慨萬千。
“皇兄!”
解憂長公主先是輕喚一聲,到了近前,便屈膝行禮。
“參見陛下。”
長公主如今已四十有三。
塞外二十餘年的歲月與風沙給她的眼尾鍍上了層層細紋,卻不能折損她的雍容分毫。
她臉上透着曆經歲月與滄桑的從容,此時也真真切切盈滿歸鄉的喜悅與激動。
盛帝急忙俯身來扶,而後細細打量了長公主一番,眼角隐約濕潤。
而後,榮親王爺也走上前來,與長公主低聲寒暄。
緊接着,諸皇子公主上前來見禮,這時長公主也沖後頭招了招手。
衆人擡眸望去,便見一個少女腳步輕盈地走上前來。
她有着一頭烏木般亮麗的長發,此刻穿着越國的皇族華服,眉眼靈動又落落大方。
走到盛帝跟前時,便見她雙手交疊在胸前,躬身行禮:
“拜見陛下。”
拓跋甯出生後,長公主便将喜訊傳回盛朝,當時盛帝感念解憂長公主之功,又因拓跋甯是長女,便封其為安甯郡主。
這是拓跋甯第一次來到盛朝。
盛帝見其眉眼間滿是長公主的影子,眼裡溢出一絲喜愛,親自将拓跋甯扶了起來。
“朕身為甯兒的舅父,山水遠隔,卻是第一次相見。”
“如此,舅父可給甯兒備了見面禮?”
拓跋甯雙目澄澈,竟毫不露怯,甚至還笑着沖盛帝伸出了手。
長公主見狀眉頭一皺,已然出聲制止:“甯兒,不得無禮。”
盛帝卻在此時愉悅大笑,毫不在意地沖長公主擺了擺手,“皇妹,甯兒天真爛漫,朕瞧着很是喜歡。”
“來,入殿吧,給甯兒的見面禮,朕早已備下。”
衆人步入殿中,一一入座。
此番家宴,後妃中也隻有瑞王與襄王的生母淑妃和純妃能夠入席。
盛帝很是大方,果真一下子賞了安甯郡主諸多珍寶。
開席後,多聽盛帝、長公主與榮親王爺談及往日趣事,氣氛很是随和融洽。
小皇孫趙元烨和太子妃坐在一處,一雙烏溜溜的眼睛不住地打量拓跋甯,滿是好奇。
拓跋甯顯然也注意到了殿中最年幼的趙元烨,見他生得粉雕玉琢的,不由沖他咧嘴一笑。
這番動作讓上座的盛帝瞧在眼裡,頓時将話頭引到了拓跋甯身上。
“甯兒,你可敦的意思是,讓你在京中擇一佳婿。”
“朕有意辦一場盛大的接風宴,屆時滿城的青年才俊任你挑選,隻要是甯兒看中的,舅父就給你做主賜婚,如何?”
盛帝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目光便齊刷刷落在了拓跋甯身上。
顯然長公主早已和拓跋甯說過此事,故而她聞言并不意外,反而笑着說道:
“舅父此言,甯兒擇誰都可以嗎?”
盛帝聽到這話,不由面露興味,“甯兒這般說,竟好似已有中意的人選了?”
拓跋甯搖了搖頭,面上寫滿了實實在在的好奇,直言道:
“中意倒不至于,隻是來京路上,沿途多聽人提起,京中有位青天老爺。”
“甯兒好奇,便遣人去打聽了一番,誰知這青天老爺竟很是年輕,甯兒還以為他是個老頭呢!”
“甯兒。”
眼看拓跋甯越說越随意,長公主眉頭一斂,出言提醒。
拓跋甯聞聲扭頭,迎上長公主的眼神,微微吐了吐舌頭,當即止了聲。
可她方才那些話,還是叫殿中的氣氛微妙了起來。
若說京中有誰會被百姓稱作“青天”,想來也隻有......
盛帝并未在意拓跋甯的失禮,隻是笑着追問道:“甯兒指的是——”
這時長公主倒接過了話頭,溫聲道:“聽說是位剛正不阿的大理寺少卿,名喚......江浔?”
長公主話音落下,盛帝眼裡倏忽閃過一抹深意,十分随意地往下座掃了一眼。
可無論是瑞王還是襄王,他二人都微垂着眉眼,瞧不清神色。
倒是趙元烨驟然聽到江浔的名字,登時擡起了頭。
這時候,拓跋甯忍不住嘀咕了一句:“就是不知這江浔生得如何?若是那般肥頭大耳的,甯兒可不喜歡。”
因着上次賞花宴一事,江浔對榮親王府有恩情在,榮親王爺便開口替江浔說了句話:
“甯兒,那江大人豐神俊朗,芝蘭玉樹,你瞧見了一定喜歡。”
盛帝聞言,亦順着榮親王爺的話,對拓跋甯點頭笑道:
“你三舅舅所言不假,江愛卿實乃難得的青年才俊,便是放眼整個京城,都是出類拔萃的。”
“甯兒隻管相看,若是中意江愛卿,朕就為你做主,如何?”
盛帝此言一出,瑞王與襄王齊齊擡了眉眼,就見對面的拓跋甯言笑晏晏,起身行禮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