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0章陶然堂下待汝歸
華淑,膽怯了。
因容貌生得好,她十歲以後就很少在人前露面了。與楊潤清定親之後,父母才稍敢放鬆,許她三月三那日出門踏青,與小姐妹們去看剛剛修好的湘子橋。
誰知,建隆帝竟微服遊湘子橋,華淑因容貌惹得華家家敗人亡,還連累得楊家幾十口喪命。
在皇宮內,無數次午夜夢回,華淑都恨自己少不更事。
宮內二十六年,建隆帝不許她見人,華淑也不想見人。她不用去慈寧宮和永福宮請安,不用參加宮裡的宴會,就在建隆帝給她劃定的小小宮殿內,一關便是大半生。她早已習慣了這樣的生活。
所以兒子讓她在府門前下車,她很害怕。
她怕給嚴晟添禍,因自己這張見不得人的臉,讓人生出許多不必要的口舌。這樣的話華淑聽了幾十年,她不用猜也知道他們的話有多難聽,他們在嚴晟面前提到自己時,眼神有多諷刺。
華淑不想讓兒子無端承受這些,她微微搖頭,「母妃未準備圍帽。」
三爺的手並沒有收回。因襲承了母妃的容貌,他明白母妃在想什麼。他的語氣平穩而恭敬,「我大周從未有女子不可出門的律令,母妃以後出入王府都無需戴遮面的東西,兒扶您下車。」
可是……
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華淑不想讓兒子難堪。她定了定心神,將冰涼的手搭在兒子的胳膊上,起身彎腰,走出馬車。
剛出車門,她就聽到人群中傳來一陣躁動,吸氣聲此起彼伏。
既然出來了,幾經生死的華淑自不會怯場。她踩著下車凳站到兒子身邊,望著跪在地上烏壓壓的一片人。
跪在地上的晟王府眾人齊聲道:
「屬下拜見貴太妃。」
「奴婢拜見貴太妃。」
「小人拜見貴太妃。」
被這樣齊刷刷的場面震撼,更被大周第一美人的容貌氣度所折服,圍觀的百姓也跪在地上,齊聲高呼,「草民拜見貴太妃。」
華淑為帝妃二十六年,便是受封貴妃時也未曾有這麼多人向她跪拜。她第一次感覺到自己也是有身份、被人尊敬的。
「免禮。」
「謝貴太妃。」晟王府眾人呼啦啦起身,分左右站立,迎貴太妃入晟王府,他們很懂規矩,一個個低著頭,不逾越半分。
華淑一步步踏上晟王府門前的石階,擡腳邁過門檻,進入晟王府。
眼見貴太妃就這麼進去了,門外沒看清她的容貌的百姓們萬分失望。有百姓大聲喊到,「貴太妃娘娘,明天晟王府兩位小郡主洗三,府上會發喜錢、喜糖嗎?」
想到還未謀面的兩個孫女,華淑轉身回眸,雙目含笑,「會的,請諸鄰裡屆時前來吃糖。」
「好嘞。」
這是大周第一美人啊,笑起來果然傾國傾城,比那廟裡的觀音菩薩還好看。門外的眾人激動得滿臉通紅,齊聲高呼。
眾人見到她,並沒有如她預期的那般模樣,華淑腳步輕盈了許多,她急著趕往內院,去見小暖和孩子們。
華淑剛穿過二進院,便見秦氏和小草帶著幾個丫鬟在這裡等著。她們帶笑的臉和含淚的眼,讓華淑有了「回家」的感覺。
小草飛過來衝進華淑懷裡,滿是依戀地道,「您終於回來了。」
華淑擡手揉了揉小草的頭,與迎上來的秦氏寒暄幾句,問,「安人出來了,誰在屋裡照顧小暖呢?」
秦氏笑著,「咱們也是剛過來,小暖那邊不缺人,您放心吧。」
若不是她們不是晟王府的人,不能到門口去迎接貴太妃回府,迫不及待的秦氏和小草早就衝出去了。看著清減了許多的貴太妃,秦氏心疼著,「您怎麼又瘦了?」
華淑想拉進與她們的距離,便學著他們一家的相處方式,與秦氏話起家常來,「近來苦夏,吃不進東西去,在宮裡就想著你烙的大餅和炒的苦瓜,總算是盼到了。」
提到苦瓜,華淑便感覺到兒子的胳膊僵了僵,忍不住笑了。
她這一笑,秦氏和小草的心跟著怦怦跳。秦氏立刻挽袖子,「我這就去和面!」
小草拔腿就跑,「我馬上去摘苦瓜!」
哪就這麼急了,華淑連忙道,「明天吃也一樣的,咱們先去看小暖和孩子們。」
貴太妃的話,在秦氏這兒比聖旨還好用,「好,我把您送過去,再去和面。」
小草卻跑出去好大一截了,「小草去摘菜,一會兒就回來。大黃,走!」
直到小草都沒影兒了,華淑也沒看到大黃的影子。待她到了嘉木堂,才發現大黃守在自己的兩個孫女身邊,好像守著它的孩子一樣。
站在床邊的小暖屈膝給美人婆婆行禮,歡迎的話還沒說,就被婆婆扶著按回了床上,責備道,「你起來做什麼,快躺下。」
見三爺也不贊成地盯著自己,小暖小聲道,「兒媳的身子好多了。」
她真心覺得自己的身體好多了,不用天天躺著。而且婆婆回府是大喜事,小暖怎能不起來迎一迎呢。婆婆來了,她開心得不得了!
「好多了也要仔細養著,月子裡千萬不可大意。」華淑叮囑道。
小暖笑著,「這話,兒媳一天聽我娘說幾十遍。」
「聽你娘的,準沒錯。」華淑說完,目光便落在床上並排躺著的兩個小娃兒身上。
小暖指著孩子們,給婆婆介紹,「這是老大小葉,這位是老二小攸。」
小爺……三爺的額角忍不住跳了跳,不管怎麼樣,小爺比老大要強一些。
兩個小傢夥都醒著,就這麼不哭不鬧地躺著,乖巧得不得了,讓人見了就打心眼裡喜歡,華淑的眼睛都移不開了,「安人,這兩個孩子都隨了小暖,一看就是有福氣的。」
秦氏還沒說什麼,大黃就開口了,「嗷~」
這聲音……華淑轉眸,關心道,「大黃嗓子疼?」
大黃搖了搖尾巴,秦氏笑了,「它是怕聲音大了嚇到孩子們,聲音都放低了。」
華淑誇獎道,「大黃越來越懂事了。」
被表揚的大黃忍不住飛快地搖尾巴,三爺怕飛滿屋子的狗毛,連忙擡手把它的尾巴按住,「莫動!」
大黃回頭看了看三爺,便收了勁兒,乖溜溜地趴在地上不動了。
一群人圍著孩子歡聲笑語地說了一會兒子的話,華淑才去看兒子兒媳給她安排的院子。
這院子就在嘉木堂後邊,方便她時時過來看孫女,華淑很滿意。
待擡頭看到院牆上掛的木匾,華淑愣住了。華玉見到這塊木匾,激動得話都說不利索了,「太妃,這是,這是老爺刻的那塊!它還在呢!」
華父將女兒當心肝寶養著,為她的閨閣起名為陶然後,善雕刻的華父又親手刻了這塊匾為女兒掛在牆上,希望女兒此生陶然。
此生還能再見這塊匾,怎不由得華淑不激動,「這是……」
三爺回道,「這是舅父派人送過來的,兒開府便掛在這裡,靜候母妃歸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