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 300章 上墳燒紙
“爹,軒軒考中秀才了,我特意過來給你報喜。”回到山裡,把山洞收拾好了,顧言就帶着一家人過來找顧崇山。
“真的?真考中秀才了?哎呦,我孫子真厲害,我……我得去給你爺爺奶奶燒紙。
讓他們知道咱們老顧家也有了出息人,哎呦,我……我這……。”顧崇山激動的在地上來回走了兩趟,都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的激動。
“我帶了紙錢,也帶了香燭,明天一早就帶着軒軒去給他們上墳燒紙。”顧言對爺爺奶奶的感情可比對顧崇山深多了。
所以回來的時候,就打算好了,他不光買了香燭紙錢,還買了鞭炮,明天再做兩個爺爺奶奶愛吃的菜。
然後帶着軒軒還有恒恒去給爺爺奶奶上墳。
他想告訴爺爺奶奶,他們到死都不放心的孫子長大了,也有了兒子了。
而且兒子還中了秀才,以後他們老顧家也算是改換門庭了。
“你的是你的,我也得去,不行,我現在就去。”顧崇山不管這些,去倉房拿了些紙錢就走了。
顧言也沒有攔着,隻是沖着顧崇山的背影喊了一句:“那我們先回去了,你明天到我家裡吃飯。”
然後也不管顧崇山有沒有聽到,就帶着李婉晴他們回去了。
回到家裡,顧言指揮着軒軒和恒恒把爐子點着,又帶着他們倆去廚房把碗筷都用開水燙一遍。
然後又帶着兩個人做晚飯。
顧言的話說就是不能四肢不勤五谷不分。
他們就是山裡的獵戶,必須要學會這些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别的不說,最起碼得保證自己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能生活。
李婉晴一點兒阻止的意思都沒有,她也覺得讓孩子們學會做飯,不是啥壞事兒。
所以晚上李婉晴就吃到了疙瘩大小不一的疙瘩湯。
還有一盤子厚薄不均的煎餅。
不過李婉晴可不嫌棄,不光不嫌棄,還一邊吃一邊誇:“疙瘩湯好吃,鹹淡也合适。沒想到我兒子還有廚藝天賦。
這煎餅也好吃,雪雪你也吃一塊,這個軟乎。”
“好吃,娘我還要。”雪雪吃了一塊,又伸手要。
軒軒和恒恒看娘和妹妹都喜歡吃,也很有成就感。
尤其是恒恒,更是承諾:“娘,我爹說明天教我蒸包子,我明天蒸給你吃。”
“好,娘等着。”李婉晴笑着說。
“咳咳,我也會幫忙。”軒軒雖然覺得自己是個大孩子了,不應該跟弟弟争寵,可是還是忍不住說了一句。
一家人開心的吃了晚飯,就準備睡覺。
旁邊原來顧言住的山洞沒有收拾,今天他們一家人隻能都擠在一個房間裡。
軒軒和恒恒已經好幾年沒有跟爹娘一起睡了。
恒恒還好,軒軒自覺已經是個男子漢了,就有些不好意思。
李婉晴有些好笑,不過還是說道:“行了,今天先這樣,明天把隔壁收拾出來,你跟恒恒就搬過去。”
軒軒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在炕腳躺下了。
恒恒挨着軒軒,然後是顧言,李婉晴又挨着顧言,最後是雪雪。
一夜無話,第二天顧言帶着軒軒和恒恒一起,去給爺爺奶奶上了墳。
等到他們回來的時候,就看見顧年和顧川正在山洞前站着。。
“大哥,老四。你們早就來了?”顧言打着招呼。
“嗯,軒軒中了秀才,我們肯定要過來的。
你不知道,爹都高興壞了,跟我說的時候眼圈都紅了。
軒軒好樣的,咱們老顧家也出了秀才了。”顧年拍着軒軒的肩膀說。
“軒軒真行,以後咱們顧家可就都靠軒軒了。
這是四叔打的狍子,給你拿過來補補身體。”顧川不是空手過來的,拿了自己打的獵物。
“謝謝四叔。”軒軒道謝。
“這是大伯給你的野豬皮,冬天冷,讓你娘給你做一靴子,冬天穿防水還保暖。”顧年也拿出自己珍藏的野豬皮。
“大哥,老四,你們這是幹什麼?快拿回去。
你們都不富裕,快拿回去換錢。”顧言看他們都帶了東西,趕緊拒絕。
“你說什麼呢?老三,我雖然條件不如你好,給侄子一張豬皮還是給的起的。”顧年不高興的說。
“是啊,三哥,隻不過一隻狍子而已,是我給我侄子補身體的。
他四叔雖然沒本事,一隻狍子還是拿的起的。”顧川也跟着說。
顧言是不想收他們的東西的,他不想跟他們有來往,可是人都拿着東西來了,話也說到這兒了,不收好像也不合适了。
無奈隻能收下,說實在的,他們家真不缺這些東西。
“我沒有别的意思,這不是怕你們破費嗎?”顧言說道。
“這就對了,老三,我們過來也是想跟你商量商量,軒軒考中秀才,是不是得請客慶祝一下。
别的不說要是知道軒軒中了秀才,大舅,大姨他們肯定會過來。
還有小姑,要是知道了也得過來。
既然知道他們肯定都要過來,就不如找一天讓他們都過來熱鬧一下。
也省得來一波客人招待一次。”顧年說道。
顧言倒是沒想這麼多,他就是高興,想請客。
不過顧年說的也有道理,接二連三的招待客人也是麻煩,還不如一次解決了省事兒。
“嗯,請客,我早就想好了,後天都去我家,慶祝我兒子考中秀才。
對了,大舅大姨他們,還得大哥你們幫忙通知一下。”顧言說道。
“行,我去通知,。那你打算在哪裡辦酒?”顧年問道。
這一點很重要,去通知别人總得告訴人家辦酒的地點。
“就在縣城的家裡,到時候大家都去。”顧言說道。
“縣城?去縣城還得找車,不知道大舅他們去了了不?”顧年皺着眉頭說道。
顧言聞言,也皺起了眉頭。
這确實是個問題,縣城離這裡好幾十裡,去着是不太方便。
“要不然這樣,咱們請兩次,分開請,在鎮上請一次,這樣大舅他們也方便。
再在縣城請一次,也省得大舅他們去縣城拘束。”李婉晴正好出來,聽到了顧年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