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與前夫和離夜,将軍在我榻上貪歡

第一卷:默認 第479章 皇上的決定

  滕文甫把陸棄娘的話,原封不動地告訴皇上。

  皇上聽罷,沉默良久,才低低歎了口氣:“她沒有埋怨朕就好。”

  “棄娘深明大義,理解您的苦心。”滕文甫躬身回道。

  “那就好,她帶着四個孩子,也不容易。”皇上語氣帶着一絲不易察覺的憐惜。

  滕文甫斟酌片刻,小心翼翼地将陸棄娘決意随蕭晏同赴瓊州的打算說了出來。

  “這不是胡鬧嗎?”皇上皺眉,一臉的不贊成,“原本朕還打算,看有合适的人,再給她找一個。”

  畢竟蕭晏此生,注定囚于瓊州,不得歸返。

  “老奴也勸了她,但是她性子倔強,認準的事情,怕是九頭牛都拉不回來。”滕文甫察言觀色道,“老奴想着,或許等她去了之後,惦記在京城的孩子,也就回來了。”

  他很擔心皇上不許陸棄娘跟着蕭晏去。

  沒想到,皇上沉默片刻後,有些傷感地道:“……如此說來,朕有生之年,怕是再見不到她了……”

  滕文甫聞言跪倒在地:“皇上,您定然能長命百歲。”

  “起來吧,”皇上面色平淡,“朕現在多的這兩年,也是多虧了棄娘。朕不虧了。朕隻是擔心……”

  他沒有再說下去。

  但是滕文甫卻明白,皇上說的是太子。

  皇上對太子的感情自然不必說,但是他到底不是昏君。

  他已經看出來太子的不妥。

  不說别的事,就蕭晏這件事,太子并沒有表現出來應有的憐憫,甚至迫不及待地落井下石。

  這并非是明君所為。

  “張鶴遙,是不是和太子走得很近?”皇上忽然問。

  “老奴不知。”滕文甫斟酌着道,“但是張大人對太子殿下有救命之恩,便是走得近一些,老奴覺得,也是情理之中。”

  “也不知道,”皇上喃喃道,“這件事,有沒有張鶴遙在其中推波助瀾。”

  别人或許還不明白這話的意思,但是滕文甫跟随皇上多年,已經是皇上肚子裡的蛔蟲。

  “估計是有的。”他說,“否則太子殿下,和蕭晏,也沒有什麼過節。”

  皇上就是想找人甩鍋。

  “張鶴遙也是。”皇上眉頭緊皺,“都已經各自娶妻,還見不得棄娘過得好。倘若不是他确實有幾分本事,朕早就——”

  “皇上,清官難斷家務事。棄娘那麼好,張大人現在,聽說和郡主關系緊張,難免回憶過去,意難平。”

  “棄娘好,是他停妻再娶在前,還有臉去太子面前進讒言。”

  皇上果然轉移了怒火。

  滕文甫心說,他就知道會這樣。

  别的事情上皇上英明神武,寬厚仁慈,但是在太子身上,在一國儲君這件最大的事情上,卻總是犯糊塗。

  ——皇上和先皇後的感情實在太好,所以他想把虧欠先皇後的,都彌補在兩個人的兒子身上。

  不過皇上這個人,公私分明。

  雖然不高興張鶴遙這般做,但是也不至于因此将他罷官。

  畢竟以後,張鶴遙還會是太子的左膀右臂,股肱之臣。

  皇上在自我安慰,太子隻是被張鶴遙蠱惑,且僅針對蕭晏一人而已。

  蕭晏的出身,已注定其再無起複可能。

  此事,怕也隻能如此不了了之,隻是皇上心中終究留了根刺。

  “張鶴遙和鎮北王那個丫頭,現在關系不好嗎?”皇上又問。

  “應該是不太好。前幾天,不是有禦史彈劾張大人養外室嗎?”

  關系好的話,這種事情不會發生。

  “那事張鶴遙不是否認了嗎?難道他還敢欺君?”

  “那倒是不敢。但是,但是外室确實被送出去了,老奴卻聽說,留下個兒子。這大概是郡主所無法忍受的。”

  皇上眉頭蹙起,“亂了嫡庶長幼,确實荒唐。改日朕單獨私下敲打敲打張鶴遙,不看僧面還得看佛面,他這般做,把鎮北王置于何地?”

  “皇上所言甚是。”

  滕文甫附和着,心中暗想,皇上日理萬機,還得操心這麼多事情。

  估計也就是說說,回頭很快就忘了。

  “滕文甫。”

  “老奴在。”

  “過兩天,你再去棄娘家裡看看,别說是朕問的,就當你們私下走動,看看棄娘,有沒有改變主意。”皇上面色複雜。

  倘若陸棄娘真的要跟着蕭晏去……

  那少不得,在她臨走之前,再見一面。

  皇上心裡升騰起一種難言的悲傷。

  為即将到來的離别,很可能就是餘生最後一面。

  他的時間,真的不太多了。

  非但陸棄娘,還有很多很多人,可能餘生都隻能見一面,甚至見不到。

  想到這裡,皇上忽然道:“滕文甫,你說不朕今年,是不是該召燕王他們都進京一趟?”

  便是再不喜歡,那也是他的親生骨肉。

  能見一面,就見一面。

  也正好當面敲打,令其安分守己,盡心輔佐太子。

  “皇上許久未見諸位王爺,骨肉團聚,亦是美事一樁。”

  滕文甫現在什麼都順着皇上的話說。

  因為皇上身邊,不僅有他,也有其他人。

  那些人,不乏太子的耳目。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皇上沒了之後,滕文甫也得退了。

  他隻求一個全身而退。

  “讓朕再想想。”皇上站起身來,“走吧,去龍韬館看看。”

  蕭晏這國子監祭酒的位置空了出來,急需一位正直坦蕩、學識服衆之人頂上。

  皇上行至龍韬館外,卻聽得裡面傳來清晰而溫和的授課聲,正是五公子周逍遙。

  皇上擡手制止了欲通報的内侍,悄然立于門外靜聽。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