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565章 姐妹齊心
三丫也已經收到了蕭晏去世的消息。
劉儉自然也聽說了。
但是區别是,三丫知道内情,劉儉不知道。
——因為他親爹,雖然愛他,但是也覺得他有點不靠譜,所以沒敢和他說真話。
而劉儉呢,隻自己知道那是姐姐,也沒跟他爹說。
所以父子倆吧,“各懷鬼胎”,各想各的。
劉儉聽說蕭晏死訊之後,覺得天都塌了。
一方面,他确實敬重蕭晏,那也是他的師父。
但是更多的方面,他擔心三丫。
他知道姐姐對蕭晏這個父親,有多少孺慕和崇拜。
姐姐的天塌了,他的天也塌了。
尤其姐姐現在的身份還是“隐藏”的,她都不能說自己是蕭晏的兒女。
既不能披麻戴孝,也不能流露出絲毫傷心。
難過,太難過了。
他要去安慰姐姐。
于是,劉儉特意穿了一身白衣,去找三丫。
——姐姐,我和你的心情是一樣的。
三丫正在河邊給她的馬洗澡,見他穿成這樣,還覺得奇怪,“你在軍營裡,穿成這樣沒事嗎?”
劉儉面色悲痛,“姐姐,現在沒有外人,你不用故作堅強了。”
三丫一臉嫌棄:“你丫有毛病吧。走開,少讨打。”
他穿得一身纨绔氣,别和她站一起。
不知道的,還以為他要出去逛青樓呢。
“不是,姐姐,我都知道了。”劉儉眼圈通紅,“你爹沒了。”
三丫:“……這事就你知道。你就假裝不知道好了。”
這樣她也不用裝悲痛了。
她的私生子身份,也僅限于對燕王的交代。
旁人可不知道。
“我知道姐姐難過。姐姐,我——”劉儉哭得情真意切。
三丫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
合着這二傻子,覺得她不能披麻戴孝,不能哭,就替她哭了,替她披麻戴孝?
喂喂喂,你爹知道了,不打死你嗎?
“你别哭了。”三丫無語道。
“姐姐,你哭出來,哭出來就好多了,别都壓在心裡,會生病的。”
“我不會生病的。”三丫道,“你哭得我頭疼。我呢——”
她胡亂組織語言:“人死不能複生……”
哎。
這到底誰死了爹,誰安慰誰呢。
“我呢,要化悲憤為力量,繼承我爹的遺志。這樣我爹在天有靈,也會欣慰的。”
三丫越說越順,甚至還拍了拍劉儉的肩膀。
“好了,不哭了。最重要的是往前看,讓我爹看到我的戰功。”
“對對對。”劉儉連連點頭,心裡忍不住想,不愧是姐姐!
旁人肯定是想不到這麼多的。
“姐姐,你要是實在難過,”劉儉睫毛上還有淚珠,吸了吸鼻子,認真承諾,“不管什麼時候,想哭了,來找我!我的肩膀……永遠給你靠!”
“行行行!”三丫隻想趕緊把他打發走,感覺比打一場仗還累。
這哭包的心意是好的,可她實在消受不起!
天底下怎麼有這麼能哭、這麼會腦補的男人!
求求你快長大吧,眼淚收一收,太鬧心了!
三丫知道自己以後要去西北,已經摩拳擦掌,暗中期待了。
但是爹也說了,讓她耐心等待,等着娘那邊的消息。
要等鎮北王府徹底倒台被清算之後,她再陪着娘扶柩去西北。
眼下她估計還得在這裡再待個一年半載。
那就先跟着去打幾波倭寇再說!
她很高興,爹把所有的計劃都告訴她了,這讓她覺得,她已經是個大人了,可以獨當一面。
她也參與了最重要的事情。
可是劉儉堅定不移地認為她傷心,寸步不離地陪着她。
把三丫陪得火氣蹭蹭蹭往上頂。
但是偏偏也不好說什麼。
畢竟人家是好心。
結果沒幾天,就起了一臉痘。
劉儉:姐姐果然是郁結于心。
他讓王府的廚子做清淡些的飯菜,專門給三丫送。
三丫吃了兩頓實在受不了了。
她想吃肉啊!
忍無可忍,無需再忍。
“劉儉,你讓我,自己傷心一會兒好不好?我想一個人靜靜。”
劉儉:“……好好好。”
他不放心,守在外面。
三丫生無可戀,趴在桌上,内心哀嚎:“爹啊!您快來把我帶走吧!再這樣下去,我還沒去西北建功,先被這哭包弟弟的‘關愛’給送走了!”
或許許願是有用的,很快東海那邊就傳來了“倭寇”的消息。
三丫摩拳擦掌。
她可以去見爹了。
雖然并不能相認,隻是遙遙的見一面,也并不會交手,但是相見總是讓人高興。
劉儉也鬧着要去。
他要去保護姐姐,和姐姐并肩作戰。
他要掃平倭寇,讓姐姐知道,愛哭并不是他的特長,而是他微不足道的一個小缺點而已。
主要眼淚它,不聽話啊。
三丫實在怕這個愣頭青把事情搞砸了,隻能也郁悶地留下。
沒關系,她的戰場在西北。
在西北,她要讓蕭字旗,插遍胡人的疆土!
三丫忙碌,二丫也沒閑着。
她自覺身上背負着,比别人更重的擔子。
因為打仗要什麼?
要人,這個靠她爹。
還有什麼?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要錢啊!
在她能力範圍内,她絕對要力挺爹。
二丫癡迷于賺錢,但是從不吝啬花錢,大事上更不會含糊。
這個她其實,也不太行。
雖然她心比天高,也确實得到了很多的機會。
但是供養軍隊,那也絕對不是三兩年的積累就夠的。
——如果她來錢那麼容易,那人家幾代人的積累,又算得了什麼?
所以二丫一直都很清醒。
即使再給她兩年時間,她最多隻能有個十幾萬兩銀子,也算她天縱奇才了。
更何況,她可能都沒有兩年的時間。
這種情況下,靠自己不行,那隻能找人出錢了。
她運氣比較好。
眼下就有一隻現成的肥羊。
——正是雲庭提起過的宋遇白。
宋遇白今年二十一歲,乃是揚州第一富商宋謙的嫡子。
雖然不是長子,但是作為宋家唯二的嫡子之一,份量舉足輕重。
而且,宋家從二三十年前,就已經偷偷地在下南洋,搞海運,隻能說,富得流油。
别人或許不知道底細,但是二丫在廣州府和他合夥做生意,覺得這小子不太一樣,就用了點心。
結果還真被她查出來了。
要軍饷,還得吃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