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玄塵道途

第一百二十五章 麒麟香爐

玄塵道途 一介殘骸 3886 2025-05-16 11:07

  “道長,請一株青香。”一位白發老人家,把一兩銀子輕輕放在供桌上,恭敬地向裡面一位和善的中年道人說道。

  “老丈人,拿好您的香。仙家有言:心存善念,天遂人願。慈仁勤儉,福壽綿延。平日謹尊仙言,便可得長壽。”

  中年道人收起銀子,随手放入腳下的箱子裡,四方木箱已經被白花花的銀子填滿了大半。随後轉身接過小道士從後面香房中拿來的一株青香,微笑着遞給老人家說道。

  “謝,道長吉言。”老人家雙手接過青香,恭敬地謝道。

  老人家高舉青香,擠出亂糟糟的人群,期間小心翼翼生怕手中的青香被擠斷。這枝二尺青香可花了一兩銀子,都是平日克儉克勤省下來的。

  “爹,這邊。”一位古銅色的青年漢子站在殿外,見老人家擠出人群,忙招手喊道。

  “興兒,道門福地休要大聲喊叫。”老人家走近後,低聲呵斥道。

  “知道了,爹。”青年漢子摸摸腦袋,尴尬地說道。

  兩人快步走向巨大的雙耳麒麟香爐,香爐旁圍着厚厚的一圈人,等了好一會,才排到一處空位置。

  老人家把手中的二尺青香,輕輕扔入香爐裡,隻見青香自動轉動,由上而下筆直浮在香爐内,飄到爐面一處空地,向下直落,插在了香爐中。接着更神奇的事發生了,青香無火自燃,香頭透着紅光,開始冒煙。

  老人家和青年漢子雙手合一舉過頭頂,半彎腰向爐中祭拜,神情虔誠,連拜九下,才停下來。四周百姓也和兩人一樣,都在燒香祭拜。

  老人家名叫魯勇,是生活在撫沙湖旁的一位老漁夫。古銅色漢子名叫魯平興,是魯勇的小兒子。魯勇近五十歲的高齡,婆娘才懷孕生下魯平興,晚年得子,平日自然寵愛有加。

  巨大的雙耳麒麟香爐中插滿了高香,高低大小不同,分為三種。

  一種高香表面青色,二尺高,寬約一指大小,俗稱為青香。一株青香,需向道觀上交一兩銀子的香火錢,大多平民百姓來觀中祭拜,便會請上一株青香。

  另一種高香表面紅色,五尺高,寬約三指大小,俗稱為喜香。一枝喜香,需向道觀供奉百兩白銀,隻有富貴人家來觀中祭拜,才會請上一根紅香。

  最後一種高香表面紫色,一丈高,形如海碗,十分巨大,俗稱為壽香。一根壽香,需向道觀捐獻萬兩白銀,唯有大富大貴,家勢顯赫的人家,來觀中祭拜,才會請上一根壽香。

  此時雙耳麒麟香爐正中,三根壽香并排立着,傲立群香。四周插着上千根紅色喜香,呈合抱之勢,拱衛着三根壽香。爐邊四方插滿了一株株青香,密密麻麻,正在快速自燃。整具雙耳麒麟香爐青煙袅繞,香火鼎盛。

  雙耳麒麟香爐是一件精妙法器,沒有攻擊性,屬于輔助類功能法器。能自動點燃爐内的高香,還能根據爐内高香的數量,控制高香燃燒的時間。

  當觀中到了良辰吉日時,遊客人山人海,祭拜的高香插滿了香爐,排着長長的隊伍祭拜。

  這時觀中的道人,便會加速爐内高香的燃燒速度,一株青香,最快數息間便能燃盡,肉眼可見,十分神奇。如果觀中香客雲集,祭拜香客人數太多,爐内的喜香、壽香也要加快燃燒速度。

  “小道長,小兒到了領取簡月靈佩的年齡,勞煩小道長帶去後殿領取。”魯勇叫住一位面容清秀的小道士,指着魯平興恭敬地說道。

  “老丈人,道長一詞,小子可當不起,在下隻是個小道士,叫小子青雲就好了。”小道士連忙回道。

  “大哥哥,跟小道來吧!咱們去後面的香緣殿。”青雲小道士笑笑說道。

  “好的。”魯平興緊張地應了句。

  “爹,我去了,您在外面等着我。”魯平興向魯勇說了句,便跟上向殿後走去的小道士。

  平日高陽觀,隻開放高陽殿和前院,特殊的吉日才會讓遊客進入高陽殿後面的其它宮殿。魯平興因為要領取簡月靈佩,才能前去香緣殿,老父魯勇隻能呆在前院等待。

  兩人從高陽殿後門走出,走向左側的古色古香的香緣殿。香緣殿比高陽殿要小上一半,也不像高陽殿那樣雕梁繡柱,透着素淨脫俗的氣息。

  “魯大哥,您在這先坐着,等待片刻後自會有師兄來叫。”青雲小道士帶着魯平興來到香緣殿大廳内,指着一排長椅說道。

  “謝謝,小道長。”魯平興謝道,便走到長椅一處空位坐下。

  青雲小道士見魯平興坐下後,便轉身回高陽殿去,他還要幫着招呼其他香客,可不敢偷懶。

  香緣殿大廳擺着一排排木制長椅,可容納百人同時等待。此時因為是清晨,大廳内等待的人并不多,隻有十多人,都是年輕的青年人,都十分拘謹,不敢相互交談,顯得極為安靜。

  魯平興等待期間,不時見有殿内的小道士,叫上比他先到的人,前去兩旁的數間廂房中。

  “這位大哥,請跟小道來。”半個時辰後,一位小道士來到魯平興身旁說道。

  “這位施主請坐,怎麼稱呼?本人姓孟,叫我孟道人就好了。”孟生茗笑着對進來的魯平興說道,擡手示意魯平興坐到對面的木椅上。

  “在下名叫魯平興,見過孟道長。”魯平興坐下後,恭敬地問候道。

  “魯小哥是來領取簡月靈佩的?可否出示官府民牌,貧道要确認一下。”孟生茗按流程問道。

  “道長,請看。”魯平興掏出早已備好的官府民牌,雙手遞給孟生茗。

  “魯平興高陽府高陽城撫沙湖紅岩村村民生于正始三十二年”

  孟生茗接過遞來的長方行小鐵牌,鐵牌正面刻有如上字樣,反面雕有高陽城四方官印。确認無誤後,孟生茗把鐵牌還給魯平興。

  高倉國子民,年滿十五歲,便需到本地官府申領民牌。如無故推脫,達到年齡後,未及時申領民牌,一經查處,便會定下重罪,判服十年苦役。

  魯平興生于正始三十二年,今年為正始五十二年,正始為年号,所以剛好二十歲,達到了領取簡月靈佩的标準。也同時滿足了領取簡月靈佩的另一個條件,就是必須是高陽城人氏。

  比如炎南城平民,同樣屬于高陽府管轄,但并不能到觀中領取簡月靈佩。條件極為嚴格,世俗平民很是不能理解,高陽府其它五城的百姓,怨言頗多。

  每隔一段時間,五城的一些新興望族,便會聯合上書高陽太守,請求高陽觀放棄這極為不公的條件,向其它五城百姓,也能發放簡月靈佩。但每次上書都如石沉大海,渺無音訊,得不到任何回應。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