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越七零,我嫁冷面軍少當國醫聖手

第一卷 第63章 揚名,救人

  鐵铮铮的漢子呢,說完就要下跪。

  于大海趕緊将兩口子拉起來:

  “你們可别折我家二娃,她會盡力,但心髒病你們也曉得,難!”

  是啊,難!

  于知夏這會兒得到了家長的允許可以給孩子做一個更加具體詳細的檢查。

  她把孩子抱到她的床上放好,從切脈開始查體,非常的仔細認真,因為這個時代的CT是非常非常老式的,而且看的也不清楚。

  于知夏想要一探究竟除了靠着多年的經驗外,就是銀針輔助了。

  這就真的是考驗醫術了,畢竟這麼小的孩子根本說不出自己哪裡不舒服。

  他們就發現,于知夏把孩子抱進屋子後除了三妹和陳娟在屋裡幫忙外,其他人都沒跟進去。

  而且這一檢查就足足用了一個半小時。

  等他們出來後都已經十點了。

  “很嚴重!”

  于知夏沒瞞着他們。

  這三個字讓一直還算穩定的老太太都忍不住哭了起來。

  “那還有救嗎?”

  “我隻能我盡力博一把,但也最多五成的把握。

  而且必須手術,隻能手術。

  但如果不做手術,這孩子……不會超過五歲!

  除非你們有非常精良的醫療團隊時時刻刻在他身邊或許還能成年!”

  于知夏的話宛如一記重錘,全家呆若木雞,眼淚更是止不住地流。

  “我給孩子開一些藥想法子讓他喝下去,能讓他暫時安定一些,你們如果不想手術,那就一直吃藥,吃到他吃不下了,我也就沒有法子了。”

  于知夏不是神仙,加上現在的醫療條件給手術也增加的很多的難度。

  “而且手術過程中如果出現突發情況,或許五成都沒有,甚至可能下不了手術台。

  所以,你們回去好好考慮一下吧,娟,對不起,我能力不夠……”

  “知夏,謝謝你,我明白的,我們回去想想,想想。”

  一家子都沉重的很,他們一走,于大海也歎了一口氣。

  大人得病沒什麼,最怕的就是那麼小的孩子生病。

  就連蔣春花也是一臉愁容。

  “海娃才2歲,二娃這孩子如果做了手術了,将來還會犯病嗎?”

  “隻要保養得益活到40歲甚至更多是沒問題的,而且醫術一直在進步,将來的事兒誰也說不準,壽終正寝也是可能的。”

  40歲?娶妻生子也算人生滿足了。

  “哎,去給二娃弄點吃的,她也盡力了,就看陳娟他們怎麼安排了。”

  于知夏吃了一碗面就洗漱休息了。

  卻不想第二天一早,陳娟一家子就找來了。

  “知夏,我們想好了,我們治,做手術!無論如何也要拼一把,我們信你,就是治不好了我們也不怪你!我婆婆說了,孩子爺爺就是心髒病走的,家裡都帶着這個毛病,我們誰也不怪,不怪!”

  “那我去縣醫院安排一下,安排好了通知你們。”

  于知夏佩服陳娟兩口子的魄力。

  要做手術自然需要在縣醫院。

  而這個病例太特殊了,畢竟患者隻有兩歲。

  錢院長聽到于知夏要給這麼小的孩子做心髒手術也吃了一驚。

  “知夏,你可想好了,這治好了當然無可厚非,你的名聲、醫術那絕對能在整個華夏揚名,可是若是出事……”

  “錢院長,我不是為了名也不是為了利,我隻是想救那個孩子,如果我為了名利我就不在鄉下呆着了。”

  這倒是。

  到現在這丫頭還在鄉衛生所呢。

  所以……

  醫者仁心啊!

  “那行,我馬上安排下去,看看誰願意跟這台手術。”

  結果消息一出去,整個醫院都沸騰了,陳大夫肯定第一個報名,可讓于知夏沒想到的是,省城那邊居然也聽說了,甚至還來了兩個專家。

  “這病人隻有2歲,是我所接觸過的最小的心髒病患者了,這麼小的孩子做心髒手術,不說于大夫你有多少經驗,隻說這孩子這麼小能不能挺着下手術台都是難的。

  你可不能拿患者的身體開玩笑,更不能踩着别人的屍體為自己揚名啊。”

  于知夏太年輕了,這些40來歲的專家真的是看不上這個鄉衛生員。

  鄉下衛生所衛生員,再厲害能多厲害?

  縣醫院院長還一直幫着說話,要他們說啊,那就是縣醫院虛假宣傳,想要出名,這些小地方的大夫真是一點醫德都沒有上不了台面。

  錢院長被如此看不起那叫一個氣,可偏偏這所謂的專家還是首都來的,他惹不起。

  隻能對着于知夏道:

  “知夏,你這次手術一定要成功,把他們兩人的臉打腫。”

  于知夏沒想到錢院長這麼生氣,不過她還好,她心态還算平和。

  畢竟哪怕這兩個專家如何指手畫腳如何看不起她這次手術,覺得她是拿人命給自己鋪路,但壓不住病人家屬百分百信任啊。

  陳娟更是當面呵斥那兩個專家,就要知夏救,哪怕死在手術台他們也認了。

  專家還說病人家屬冥頑不靈,可哪怕再反對,這手術還是開始了。

  專家們也換上了手術服在一旁看着,于知夏為主刀,陳大夫為副手,還有一個副手是内科主任,其他的護士大夫若幹。

  他們都是跟過于知夏手術的,于知夏到底有沒有本事他們清楚得很。

  所以這場手術,所有人都嚴陣以待。

  隻是讓于知夏沒想到的是于大海也來了,站在病房外頭和陳娟他們焦急的等待着。

  手術室裡面,麻醉師先為孩子麻醉,然後于知夏開始操作了。

  那兩個專家本來是計算着時間的,想着這個鄉衛生員肯定很快就會将病人治死在手術台。

  可是,當他們看到于知夏在手術之前居然先用銀針行針封穴後就不說話了。

  等于知夏下刀,劃開心口位置後的操作,他們就更加不敢開口了。

  行雲流水,動作又快又穩,最關鍵是,那麼小的孩子,心髒更是隻有成人的一半都不到,她拿起來時所有人都為她捏了一把汗,可是她卻能非常穩的精準的使用着手術刀,剝離,下刀,看的人膽戰心驚。

  還有那些細小的血管,根本就不是正常人可以操作的,可是于知夏熟知每一條血管,即使操作過程中有突然血管出血導緻心跳急速下降的時候,她也一點不慌不忙。

  最最絕的,還是她能在銀針和手術刀之間來回轉換,看的人是眼花缭亂,居然有人将中醫和西醫結合的這麼完美,直到心口處皮膚被縫合上,手術宣告成功,那兩位專家才挪動了一下,之前他們兩人站在那裡硬是沒動分毫。

  大家都在歡呼,可是于知夏知道這才是第一關。

  “接下來72小時隻要成功度過,才算徹底松口氣,我會親自守着。”

  從頭到尾,那兩個專家都不再說話,隻是于知夏親自守護病人看護病人,他們全程都跟着。

  他們就發現,這個于知夏非常喜歡用中草藥,也就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準确說,以中藥為主,西藥為輔!

  這就太少見了。

  這種治療方法簡直獨樹一幟。

  隻要這三天一過,那小孩若是真救活了那可真是了不得了!

  從手術室一出來,遠遠的于知夏對着于父點了點頭,于大海就知道這事兒穩了。

  他幫着安撫着陳娟兩口子,隻等三天之後看娃。

  于知夏親自坐鎮,三天一晃而過。

  一大早,除了陳家人外,那兩個專家也等在了病房外頭。

  8點一過,門打開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