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角大紅隻是一個開始,隔一天,林晏晏就能收到一盆名品茶花,而且不再是一大早送,而是專挑客人多的時候送。封花跟随送花的人,發現第一次是碼頭上的搬運工,第二次是位趕車人,第三次是街頭的混混,第四次是又是車馬行的搬運工。共同點便是他們都不知道誰雇的他們,反正收錢辦事。
送花的人沒找到,但這件事卻是迅速傳揚開。
大家都在猜,這位愛慕林晏晏的公子是誰?與林晏晏身份地位的相當的未婚配的貴公子全都成了懷疑對象。
而且此人每次一送一盆名品茶花,他是不是要集齊十大名品?
連帶着京中盛起一股給心上人送花來表達愛意的風潮,京郊各大花圃的生意火爆的不行。
林晏晏更好奇,這家夥到底是誰?送個花而已,搞的這麼神秘,隐藏的比北狄細作還深。
“晏晏,你真不知道他是誰?”楊琸君關切地問。
“我要知道他是誰,我早把花砸他頭上了。”林晏晏淡淡。
“那可就麻煩了,現在人人都把此事當成一段佳話在議論,等到他公開身份的那一天……萬一對方的身份與你相當,隻怕大家會理所當然地覺得你們是一對。”楊琸君擔心道。
晏晏是京中風雲人物,一舉一動受人關注,加上才子佳人的話題本就是大家津津樂道的,便一發不可收拾。對方若隻是個尋常人,倒也不用怕,怕就怕對方不尋常。
林晏晏何嘗不知任由事态發展下去的後果,不過,她不會如對方的意。
之前收下花,是想看看這人到底是誰,人都有好奇心不是嗎?
“我看,要不就讓十殿下去查,查案是他拿手,他應該也知道這事了吧?”楊琸君建議道。
林晏晏微哂,蕭潛早就知道了,說要幫她查,她拒絕了,這事兒她自己能擺平。
“不用麻煩他,明天我就解決這事。”
“你怎麼解決?你都不知道他是誰。”
林晏晏笑的諱莫如深:“明天你等着瞧便是。”
第二天,同源樓外貼出一張告示,告示上寫着:
感謝這位不知名的公子送花的美意,但本小姐不喜歡故弄玄虛,這六盆花,請送花之人兩日内來取回,不然同源樓便将這六盆花拍賣,拍賣所得将盡數捐給惠民醫館,以後再有不明不白的禮物送來皆以此法處理。
消息像長了翅膀的鳥兒,迅速傳開。
人們紛紛議論,看來這林小姐是看不上這種做派,你真愛慕人家,為什麼不光明正大的追求?是不是因為相貌醜陋見不得人,所以隻敢以這種方式示愛?
晉國公府裡,朱子玉正在畫一幅美人圖,那圖上的美人顯然是林晏晏的模樣。
負責近身伺候的小厮奉承道:“公子畫的真好,小的瞧着不但模樣跟林小姐一模一樣,連氣韻都不差分毫。”
朱子玉自己瞧着也滿意,日思夜想,晏晏的一颦一笑早已印刻在他腦海裡。
“公子,現在大家都在猜送花的人是誰,都在說您和林小姐,那就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公子,等湊齊十大名品,您是不是就該露面了?”
朱子玉哂笑,他一面隐去姓名送花,一面讓人四處散布送花之人如何如何癡情,多麼多麼的風雅,引導輿論将此事當成一段佳話來傳揚。
效果果然不錯。
“不,本公子要等放榜後再露面。”
朱子玉也參加了今年的秋闱,以他的才學,加上關系,上榜是毋庸置疑的,甚至有希望進一甲。
金榜題名後再去找晏晏,才子佳人的美談才算名副其實。
“公子英明。”小厮一臉狗腿笑。
“公子,不好了不好了……”一下人急慌慌地跑進來。
朱子玉眉頭一擰:“何事着急慌忙?”
“公子,那林小姐貼出告示,說她最不喜歡故弄玄虛,讓送花之人兩日内取回六盆茶花,否則,她就要把花拿去拍賣,拍賣所得盡數捐給惠民醫館。”
朱子玉怔愣當場。
小厮急道:“公子,這可如何是好?要不,咱現在就表明身份?”
林小姐這麼一來,豈不是在打公子的臉?讓公子的心血白費?
要知道,集齊十大名品茶花有多不容易。
“不可。”朱子玉回過神來,搖頭。
林晏晏就是用此法逼他現身,但現在現身他的勝算不大。
朱子玉擱下筆,在房中踱來踱去,半響才道:“她要拍賣就拍賣,阿良,等林小姐拍賣之時,你再送第七盆花去,再加十兩金,就說,本公子就欣賞她的樂善好施,願與她一同行善舉。”
叫阿良的小厮忖了忖,一拍大腿:“公子,妙啊,您這招太高明了。林小姐要拍賣茶花,肯定引來大批人圍觀,公子再送花送金子,用實際行動支持林小姐的善舉,必定引起更大的反響。”
朱子玉揚眉,笑的高深莫測:林晏晏,你以為這樣就能解決問題嗎?你這是在給我機會。
與此同時,蕭潛也從關勝那得知林晏晏貼出告示一事。
陸昭南道:“就該這麼辦,你要送花,我就把你的花拿去拍賣,不但公開拒絕了對方,還順道做了好事,我猜那家夥肯定不會要回他的花。”
蕭潛卻是容色嚴峻:“我看事情沒這麼簡單。”
“此話怎講?”
“萬一拍賣時,那家夥再送花來呢?”
“他……不會這麼不要臉吧?”陸昭南錯愕。
蕭潛:“不得不防,關勝,後日林小姐拍賣茶花,你帶兄弟們去附近各個街口守着,一旦發現有人捧茶花來,就給我攔下,決不能讓那人進入同源樓。”
關勝領命退下。
陸昭南啧啧道:“要真被你料中,那我可算服了這家夥,臉皮夠厚,膽夠大。”
“我就奇了怪了,這家夥到底是誰?别又是靖王吧?”
蕭潛嗤鼻:“我不懷疑靖王的臉皮,但我懷疑他的膽子,他還在反省中,敢做這種事,我看他今年都别想出府了。”
靖王現在最迫切的是盡快結束反省,趙王趁靖王反省期間,可是動作不斷,推薦了不少人進了六部,雙方的勢力快要失衡了,靖王哪裡還有閑情談兒女情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