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第八百二十四章 大學生們有禮物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羁中馬 8870 2025-04-28 13:51

  如果說三四年前李龍的目标還隻是想着把日子過好,别再像上一世一樣,混到最後一事無成。

  那麼現在的他就想奔着更好的生活而去。就算李龍再謙虛,他也清楚,現在的自己幾乎算是四小隊的标杆人物。别說全村就是全鄉的首富也不為過。

  他現在是許多人的榜樣,不少人正在摹仿他的發家軌迹。就現在一些沒撈着去編擡把子的人,會去小海子打魚到石城賣,甚至于會大着膽子跑到山裡去挖貝母。

  就目前這個時候,光靠種田想要緻富是很難的,副業才是最大的現金來源。

  大部分模仿着李龍軌迹的人,可能賣魚掙幾個零花錢,可能進山掙點辛苦錢,也有的會被林業隊抓住,兩手空空。

  但總有那麼幾個幸運兒,通過努力賺到了自己想像不到的大錢。

  于是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不能光低頭在地裡刨食,想要賺錢,想要日子過得好,還得找其他路子。

  在地裡幹的話,光種糧食是不行的,得種經濟作物,這個李家已經趟出路子來了;不想地裡幹活的話,就得找對路子,這個李龍也給了榜樣。

  李龍自己也清楚,未來四十年裡,在四小隊想要種地發家,隻有在那是黃金十年。

  那十年裡抓到機會,手能把握着大把的土地,再怎麼着都能富起來。

  就跟後世網上經常有人說的那樣,踩到了風口上,就是豬也能飛起來。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積累前期資本,到風口到來的時候,至少有足夠的現金能夠去購買那些機械,承包那些土地。

  上一世土地的黃金時代到來的時候,不是沒有人能看到這一點。那時候隊裡的鹽堿地被分割成條塊,幾十畝上百畝的被承包出去。

  有人早早的就盯上了土地,但苦于付不出足夠的租金。

  畢竟能夠從銀行裡拆借出大量資金的,隻是少數。

  許多人眼睜睜發财的機會從眼前溜走,卻無能為力。

  李龍不想這樣——那時候剛過二輪土地承包時間不遠,鹽堿地能種棉花,一塊的承包時間基本上都是十五到二十年甚至更遠,承包費也在十幾萬到幾十萬。

  普通農村家庭大都拿不出來。

  所以就算這一次貝母賺了不少錢,李龍覺得還需要更多。現在貝母的這個機會他把握住了,至少目前在這個賽道上還沒有人能比得過他。他也希望在後面,能把握住更多的機會。

  第二天清早吃過飯,楊大姐接手了明明昊昊之後,李龍把吉普車簡單的收拾了一下。車裡的雜物比較多,今天要接五個大學生,後備箱就得放空,不然的話沒辦法坐。

  把吉普車收拾好之後,李龍把那隻五六半自動步槍也放到了家裡。今天隻是在隊裡和縣上活動,不适合帶這個。

  然後他就開着吉普車去到了四小隊。

  老馬号外面,楊老六揚着鞭子把那些牛羊從圈裡趕出來,準備去南面的大渠兩邊放羊。這時候大渠放過兩遍水了,渠兩邊的雜草長的比較好,适合牛羊吃着。

  他看到李龍的吉普車過來,舉着鞭子沖李龍揮了揮手,李龍按了一下喇叭和他示意了一下,然後就把吉普車開進了院子。

  這邊的人也才吃完早飯,大學生們幫着老羅叔他們把飯桌廚房收拾幹淨,說說笑笑的挺熱鬧。

  昨天羅教授已經給他們說了,今天可以去縣裡逛一逛,幾個大學生都很興奮。

  來這個小村子已經快半個月了,天天就是挖土做實驗,吃的雖然很好,住的也很不錯,但時間稍微長,肯定還是有些不習慣的。

  有了許成軍和老羅叔他們的警告,村裡對大學生感興趣的人,最多也隻是在外面圍觀一下,不敢再靠近了。

  這些學生們娛樂活動不多,晚上也就是打打牌,看看書。

  現在能往縣城裡去一趟,他們還是挺高興的。

  李龍看出來這幾個學生都換了新衣服,顯然已經準備好了。

  下車後李龍去和羅教授說了一聲,然後又去問老羅叔他們需要些什麼。

  普通的生活物資,村裡的門市部裡能買到。

  老羅說就讓李龍帶幾包雞蛋糕回來,還有一副象棋。

  他們原來下的象棋,棋盒子早都已經爛掉了,最近又少了兩個棋子——本身就是木頭棋子,幾個老人家下棋的時候動靜比較大,把那旗子往棋盤上拍的時候就給拍壞兩個,一個馬一個車。

  “行,我給你們帶回來兩盒。”李龍笑着說。

  “要那麼多那東西幹啥?又不能吃。”老羅叔擺擺手說,“一副就夠了。”

  五個大學生早就把位置分配好了,何麗娟坐在副駕駛上,朱悅婵,鄭治國,李清源坐在後排,作為組長的胡東風,坐在後備箱裡。

  這時候既然當領導,就得有領導的榜樣作用,小組長也是領導。

  學生們都上了車,李龍和羅教授打了個招呼,便開車離開了。

  “羅教授,其實你也應該出去轉轉的。”老羅叔和羅教授一起在老馬号的門口,目送着他們離開,老羅叔說了一句話。

  “沒啥好轉的,有這時間不如直接再弄點材料和這個土壤拌一拌,我感覺我快研究出來成果了。”羅教授笑着說。

  “嘿,還是你們厲害。說實話,我看到你們給那一片甜菜苗施的一些肥,能感覺到那苗跟其他地方長的就不一樣了。”老羅叔感歎着說,“這個鹽堿地啊,要是能改造過來,咱們四小隊以後能多出來多少土地啊。”

  “我們盡量努力吧。”羅教授也不敢打保票,土地的鹽堿化在全國都存在,這個課題很大,困難也很多,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

  剛上車的時候,幾個學生都不怎麼說話——他們和李龍打交道比較少,不知道該說些啥。

  吉普車行駛在去往縣城的路上,窗戶都被搖了下來,大學生們望着外面快速後退的風景,心情都特别好。何麗娟甚至在副駕駛位唱起了歌,很快其他人就應和起來,一曲歌唱完,車裡的氣氛變得輕松起來。

  因為後備箱還坐着一個人,所以李龍開的盡量平穩,速度沒那麼快。等到達鄉裡,上了柏油路之後,速度就提了起來。

  “李龍同志,從四小隊到縣裡一共多遠?”何麗娟在旁邊好奇的問。

  “十公裡左右,”李龍說,“到鄉政府這一片剛好是一半。”

  路上車很少,偶爾能碰到個騎自行車或者步行的人。

  到了縣城的時候,李龍放慢了速度,他們說道:

  “你們打算逛哪兒?”

  “我們對這邊也不太了解,李龍同志,你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後面的鄭志國說。

  “這是一個小縣城,你們要是買東西的話,一個是去百貨大樓,一個是去自由市場。如果想要看一看文化古迹的話,南面有一座大佛寺,東邊有一個陝西會館。”

  “那咱們先去百貨大樓吧?”何麗娟在邊上說,她需要買好多小東西,零零碎碎的感覺缺了好多。

  “行。”其他人沒意見,李龍便把吉普車直接開往百貨大樓。

  因為是在工作日,百貨大樓裡人并不多,幾個大學生下車後立刻奔往自己的目的地,不同的櫃台。

  李龍澤直接去往文化用品櫃台,買了兩盒象棋,四副撲克。

  這個是消耗品,多買點,沒毛病。

  然後又去櫃台那裡買了雞蛋糕,每個老人一包,給羅教授一包。

  買完之後他就回到了車上,坐在車裡等着其他人。

  何麗娟和朱悅婵一起商量着應該買哪樣東西。女學生買東西,哪怕是一毛兩毛錢的卡子,也會去比較一下是黑的好還是灰的好。

  男生買東西程序就比較簡單,掏出錢直接去目的地,挑了東西付錢走人。目光都不帶斜視的,非常理性。

  十分鐘之後,三個男大學生就從百貨大樓裡出來了。又過了二十分鐘,兩個女生才邊說話邊走出來,手裡拿着發箍,還有擦臉的油,嘴裡讨論着這些東西的優劣。

  這裡的東西,無論是種類還是數量明顯比烏城要少,但并沒有減輕兩個女生購物的欲望。他們手裡林林總總提的東西不少,李龍掃了一眼,發現除了化妝品發飾還有零食。

  上車之後,李龍開往市場。

  相比較百貨大樓,市場這裡明顯要熱鬧的多。今年市場的管理方也進行了靈活的調整,學着石城那邊的老街,商鋪可以做生意,商鋪前面的路上也可以擺攤。

  這一調整之後,人流量明顯大了許多,雖然這個商鋪裡那些租了鋪子或者買了鋪子做生意的人有怨言,但也沒有辦法。

  李龍其實覺得這也是個雙赢的事情。散攤多了,招攬的人就多,人流量大了,交易量才會增加。

  吉普車停在外面的停車場,五個大學生立刻到裡面去轉,他們并沒有分開,有點同進退的意思。李龍想着應該是覺得這樣比較安全吧?

  李龍慢慢的走進去,一眼先掃過那個收購站,想看看這邊的情況。

  收購站門口是有兩三個人在排隊,手裡提着袋子筐子準備賣東西,裡面有個人正在和收貨的人讨價還價。

  聽了兩句都能聽出來,主要價格和品質問題。裡面那個收貨的人顯然在這方面欠缺一些經驗,沒辦法服衆。

  李龍隻是聽了幾句之後便慢慢的往裡走去。

  這個收購站的生意一直不怎麼樣,也不知道為什麼收貨的人就是不改——隻要稍微提一提價,來的人肯定會多一些。

  市場裡的商鋪有八成都在營業,隻是大部分鋪子的主人還相對比較保守,坐等客來。少數幾個會熱情的在門口招呼人,表面上看區别不是很大。

  楊大姐的那個鋪子還在關着,有人在門上寫了幾句話,李龍走過去湊近看了看,上面寫的是問這個鋪子租不租?

  好幾個人在問,有人還留下了聯系方式。

  李龍笑了。這個鋪子的位置很好,想租鋪子的人肯定挺多。這幾個人還比較直接呀。

  他又往前轉了轉,發現市場裡面已經有賣飯的了。不過整個市場裡,開店賣吃的也就一家,生意不是很好。

  現在國營食堂已經不再收糧票了,東西也算物美價廉,除非價格有相當的優勢,或者非常有特色,否則私人開食堂的優勢并不會大。

  反倒是推着車賣小吃的生意不錯,李龍看到幾個大學生買了推車上的糖糕,一人拿着一個,邊吃邊逛。

  市場不算大,走到頭之後,出大門就是馬路,馬路那邊是文化宮,李龍隐約還記得曾經在這裡通過一個小夥子買過各種票。

  也不知道那個小夥子現在怎麼樣了。

  幾個大學生出了市場過了馬路到文化宮那裡去,李龍想着他們是不是會去看電影?

  他就跟了過去。

  幾個大學生上了台階,看着黑闆上寫着的電影消息——這時候還沒什麼海報——至少這裡沒有。等過兩年,電影的海報有沒有不知道,錄像的海報倒是有了。

  就在李龍以為他們要看的時候,這幾個大學生又轉回來下了台階,看到李龍後,胡北風笑着說:

  “李龍同志,走吧,咱們換個地方去看看。”

  “你們不看電影?”李龍有些疑惑。

  “不看,這些片子烏城早就放過了。”何麗娟解釋着,“我們大都看過,所以不看了。”

  李龍恍然大悟。也對,這時候可不是全國同步上映的,也可能同步,但一年拍出來能公映的片子就那麼多,現在隊裡放露天電影,有時候還有六七十年代的戰争片呢。

  正常,這時候的文化娛樂活動非常的缺,不然《少林寺》也不會一下子賣那麼多票,也不會想着引進那麼多的國外影視節目了。

  五個人又從市場裡穿出去,李龍發現他們逛出來的時候,每個人手裡多了一頂帽子。

  那帽子有點老氣,不像是他們這些學生戴了。

  接下來學生們又去陝西會館那裡看了看,沒去大佛寺就準備回了。

  李龍原本是想請他們在縣裡吃中午飯,被學生們拒絕了——他們的說法是,老馬号的夥食感覺更好一些,他們吃慣了。

  好吧,這一點李龍倒是沒想到。

  開着吉普車,把學生們送到老馬号,這裡飯已經快做熟了。

  下車後,學生們提着自己的東西,果然如李龍所想,那些帽子是學生們送給老羅叔他們的。

  “唉唉唉,給我們買這個幹啥?亂花錢,你們還是學生呢……”老羅叔他們既開心又埋怨,“錢留着給你們買吃的補補身體……”

  “我們都是大人了。”胡東風笑着說,“天天讓你們照顧着,我們也不好意思,這是我們幾個學生一起送給你們的禮物,謝謝你們哩。”

  “好好好,那我們收了……這帽子……真好。”

  老羅叔他們就把帽子給戴上了。

  還挺合适的。

  “沒有我的嗎?”羅教授佯裝不滿,“不會把我忘記了吧?”

  “哪能忘記您呢?”李清源笑着說,“看看這個。”

  他拿出來的是一個精緻的筆記本:

  “教授,看您的那個本子都記滿了,我們就想着該用個新的了。您看看這個硬皮本怎麼樣?”

  “好好好,來的是真及時。”羅教授笑了,“你們觀察的還挺仔細的嘛。”

  “李龍同志,這是送給的。”這邊何麗娟拿着一個小相框送給李龍:

  “聽老羅說你和嫂子還生了對雙胞胎,不知道送什麼好些,就這個相框吧,把全家福擺進來,一定很好看。”

  李龍也沒想到會有自己的禮物,真就是意外之喜。

  不錯,他挺喜歡的。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