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被趕出家門,我蓋房囤糧肉滿倉

第305章 打聽一下

   花媒婆在村裡轉了一圈,去了好幾戶人家,看着天色不算早,就打算今兒先這樣了,轉頭去了杜青娘家裡。

   “花婆婆,你可是稀客啊,最近有段時間沒見到你了。”

   “哈哈哈,最近在别處忙活,就沒來村裡,真是不來不知道啊,你們村裡如今這日子是過起來了,聽說好些人家家裡都有錢得很,我之前還當今年秋收的糧食受了災,大家的日子要難過了呢!”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就沒怎麼往村裡跑,哪知道差點錯過賺錢的機會了。

   “村裡人家的日子,确實都過起來了。”

   就算是沒有跟着去做生意的,在村裡都接到不少活兒做,全家老少齊上陣的,賺到的錢也不算少,足以彌補那些受了災的糧食,還能有錢過個肥年。

   “可不是好過嘛,我進村後,就見到好些人都穿的新棉衣,要是日子難過,哪有錢置辦棉衣。”有沒有錢,看裝衣打扮就知道。

   杜青娘聽得一陣笑:“你還真是目光如炬啊!”

   “那可不,幹我們這一行的,要的就是這份眼力,嘴皮子再能說,那也得說到點子上。”花媒婆有些得意。

   “你在村裡走了一趟,可有說成幾門親事沒有,我們村好些小夥子都到年歲了,家裡父母也挺着急的,趕着現在農閑,說成了就能把親事辦了。”

   以前是家裡要麼沒錢,要麼就是别的原因不好說親,現在大家手裡都挺寬松的,說親也出得起聘禮,比以前的成功率更高。

   “去了好幾家,聽他們那意思,也是想快點能幫兒子娶房媳婦回來,隻是說孩子不在家,還得跟他們商量一下,完全沒有自己拿主意的意思!”

   說到這事兒,她也覺得有點奇怪,婚姻大事,向來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雙方說好就行,哪還用詢問當事人的意見,隻需要他們聽家裡安排就是了,現在倒好,因為孩子沒在家,父母做不了主的樣子,還得等人回來,回頭商量好了再與她細說。

   “現在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主意,花婆婆也别急,回頭他們還得找你。”

   花媒婆幫人說親,口碑還算不錯,所以願意找她幫忙說親的人也不少,村裡大多數人都信任她,回頭要說親時,必然還得找上門的。

   “這倒也是,我這人說一是一,說二是二,從來不搞那些虛的,成親過日子,往後的日子長着呢,弄虛作假的,人家回頭不得怨上我不是。”

   杜青娘點了點頭,很多媒婆做事就不地道,為了拿到媒人錢,缺點全都給人隐瞞着,隻拿優點來說事,成親之後的各種問題就出來了,那日子自然過得不太安生。

   “你做事地道,所以大家夥都喜歡找你說親。”

   花媒婆就掩着嘴笑了一下,開口問道:“你就這麼着,真不打算再走一遭了啊,我跟你說,女人家還是得有個男人依靠才好,之前你那是遇人不淑,這事兒交給我,我保管給你說個好人家,以後隻管享福,再不吃半點苦。”

   這大餅畫得。

   杜青娘笑得直搖頭:“我這事就算了,吃過苦頭的人,哪還想再往裡面跳,又不是日子過不下去,再則又有幾個孩子,還是那話,不管去誰家,幾個孩子都難免要受委屈,又何必呢,這話以後就别提了。”

   她現在這樣,累是累了些,但自己過得自在舒坦啊,沒人對着她指手畫腳,賺到手的錢,想怎麼花就怎麼花,不管嫁去誰家,都沒有這份自在。

   “行吧,那我以後就不提了,隻是覺得怪可惜,你這樣通透的人,應該過上更好的日子才對。”

   雖然現在她這日子過得也挺好,但女人家沒有男人,日子再好,也差了些。

   “這樣就已經很好了,做人得惜福,不能太貪心。”男人嘛,可有可無。

   “還是你看得明白。”花媒婆朝她豎了個大拇指。

   随即與她說起八卦來。

   “就在剛才,我來你家之前,那個宋秋花找到我,跟我打聽哪兒有教書先生,想送她那女兒去讀書識字呢!”

   杜青娘聽得眉頭微挑,她與宋秋花沒有來往,不過村裡人時不時會在她面前說上幾句,多少還是知道些對方的境況,宋婆子的親侄女,待遇自是比她這個前兒媳婦好的,當然,她也不在意這些,大家各過各的日子,井水不犯河水最好。

   “她倒是個有見識的啊,知道好生培養孩子。”村裡其他人可做不到這一點,别說是女孩子,就是家裡的男孩兒,也沒有送去學堂的,除了村長家裡,他們家日子寬裕,自然有錢送孩子去學堂,但别的家可拿不出這錢。

   不過現在村裡人家日子好過了,手裡有錢後,也未必不會想到把孩子送去學堂,就說趙氏吧,她就在攢錢,想送孩子去讀書,今年已經快過完,明年開春後,應該就會去學堂了。

   花媒婆就擺了擺手,道:“你是高看她了,她也就是問一問,一聽我說一年要十兩銀子的學費,她就沒再往下問了,她手時是有些錢,但錢不是這麼花,家裡人估計也不會同意。”

   若是男孩子,還是江家的種,砸鍋賣鐵估計都願意送去學堂,但是個女孩兒,還不是江家的血脈,宋婆子他們哪可能同意這事,自己親孫女都能不要,更别提這外面來的,看着宋秋花的面子,能好生養着就不錯,又哪可能給她花這許多錢。

   “我跟你說啊,那女先生教的其實也是一般人學不到的東西,讀書識字不說了,那些大戶人家的規矩,就不是一般人能接觸到的東西,人家會教,怎麼管家啊,怎麼管理下面的奴仆,跟富貴人家的人情往來……這些東西,多少人一輩子都接觸不到。”

   “人家收十兩銀子一年,其實也不算多,主要是她那兒的學生也不少,放在一塊兒教,估計也就沒有那麼精細了。”

   當時聽人說那麼一嘴,她能記住這些,也是在心裡羨慕那女先生很能賺錢,一個學生就十兩,人家那兒有幾十個學生呢!

   聽到她說起這些,杜青娘都不由有些心動起來,她能教導孩子的,隻是她能懂的一些東西,但她隻是個外來者,很多東西也不懂,而原生雖說是土生土長,但也隻是個村婦,見識不多,性子還軟弱。

   她倒也沒想如何,但孩子多學點東西,還是不錯的。

   “花婆婆,不如多幫我打聽一下這方面的事,我倒是有心想把幾個孩子送去學學,就是不知道合适不合适。”

   聽到這話,花媒婆頓時大為吃驚:“你竟舍得花這個錢,不算最小的那個,大的就有四個孩子,全送去的話,那就是四十兩銀子了,這還隻是一年的學費,還不算别的,往後若是繼續學,要花費的豈不是更多?”

   說到這些,她隻覺得這花錢簡直是個無底洞。

   “我就養這幾個孩子,錢自然是要花在她們身上的,倒不在乎是花得多還是少了。”

   花媒婆一想,這倒也對,别人家是為兒子攢家底,她這沒兒子,銀錢可不就全花在女兒身上了嘛,倒也沒錯。

   “行,那我幫你打聽一下。”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