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皇上駕到
除了黎語這些橙江的小吃攤攤主,京城中的王公貴族、大小官員也在注意天元帝的動向。
于是,當天元帝的車駕出了皇宮時,城内的官員也紛紛往橙江邊趕,特别是那些想在天元帝跟前表現的。
有些想走歪路的,甚至把自己待字閨中的女兒和侄女帶了過來。
短短的兩刻鐘,橙江邊的人增加了不少。
*
相比官員們的嚴陣以待,普通百姓又激動又害怕。
他們渴望見到天元帝,卻又擔心自己不小心犯錯,從而引來禍端。
他們惴惴不安,有幾個買了烤腸的一邊緊張,一邊狠狠地咬烤腸,通過這種行為給自己壯膽。
黎語看着想笑。
不過說實話,她也有一點緊張。
這裡不比現代,皇權就是絕對的權威,皇帝說什麼就是什麼,她必須小心。
*
就在這躁動的氛圍中,天元帝到了。
他在橙江的一個入口處下了辇,然後随處走動。
他沒有目的,走到哪兒就是哪兒,随行的戶部尚書想帶着他到特定的地方去,他不為所動。
戶部尚書眼看着他越走越偏,咬咬牙小心地說道:“皇上,臣昨日來逛過,前面不遠處有個點心攤,做出來的點心很是可口,您可要去看看?”
瞥戶部尚書那滿是褶子的臉一眼,天元帝沉聲道:“帶路吧!”
戶部尚書心一松,喜不自勝地領着人過去。然而天元帝到地方後,并不往那家點心攤子去,而是站在攤子不遠處與普通的百姓說話。
說完,他轉身徑首往别處走。
戶部尚書:“……皇上。”
天元帝:“黃愛卿有話說?”
戶部尚書幹笑,指着點心攤子的女攤主道:“那點心攤子您還沒去看。”
天元帝随意瞟了眼,面上沒什麼表情:“那攤子上的點心朕方才遠遠看了一眼,并不合朕口味。”
戶部尚書:“……”
天元帝沒再搭理他,大步離去。
戶部尚書愣了愣,看天元帝都要走遠了,再顧不上其他,趕緊跟上。
臨拐彎前,他回頭看看點心攤,眸中盡是失望。
*
那點心攤的攤主,并非别人,而是他的二女兒。
這個女兒乃是他的庶女,因生母身份低微,自小養在鄉下的莊子裡,去年七月才接回來。
她出身不好,卻長了一張美豔的臉,他琢磨了一陣子,決定将她送入宮,讓她成為他的助力。然而去年剛大選過,宮宴上世家貴女多,皇後又看得嚴,他女兒根本走不到皇上跟前。
多番思慮,他想了這個方法。
皇上最喜歡吃點心,那就讓他女兒賣點心,以此吸引皇上的目光。
誰知好不容易把人引來了,皇上卻看不上。
真是白忙活一場!
*
戶部尚書氣急敗壞地想着,一擡頭,發現皇上越走越偏,不知不覺,竟離橙橋越來越近。
他忽然放下心。除了他,今日其實還有好幾個同僚的女兒在,他們打的是和他一樣的主意。
眼下他沒成功,自然也不希望其他人成功。
而橙橋那邊沒有世家貴女,皇上去那裡,不過跟百姓說幾句話,沒什麼關系。
*
看見身着明黃色常服的人時,黎語立刻提醒幾人。
韓小梅緊張的差點把手裡的五六根脆皮肉腸扔掉,幸好裴明珠看見,立刻托住了她的手。
“别擔心,我們正常表現,不亂說話就不會出事。”黎語把烤腸拿過來,用空着的那隻手拍拍她的肩膀。
韓小梅嗯了聲,緊緊拉住她的衣服。
天元帝離橋邊的第一個攤子還有二十米左右時,随行的太監喊了一嗓子。
百姓們同時喊吾皇萬歲,卻沒有跪。
這是小吃大會的一個傳統,也是天元帝繼位後提出來的,他覺得大會期間火多,怕小吃攤的攤主隻顧給他行禮忘了火從而引發火災,便定下了小吃大會期間百姓見到貴人不用行大禮的規則。
從這個方面來說,黎語覺得天元帝還行,雖然比不上現代,但在這個時代背景下,他能這麼為百姓想,己經算不錯了。
跟他快快地行過禮,黎語一邊繼續烤肉,一邊注意着他的動靜。
*
天元帝先在黎語對面的幾個攤子前看了看,接着轉到黎語這邊。
賣馄饨的老婦人親眼見到皇上,激動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天元帝也沒生氣,嘗了嘗她的馄饨後,轉到了黎語這裡。
“攤主,你家的這三樣東西,一樣給我來一根。”
黎語應下,熟練地翻動烤腸。
天元帝看着鐵闆,問:“這些東西都是你自己琢磨的嗎?”
*
黎語手一頓,倏地擡頭,看清天元帝的面容後又飛快地低下去。
她剛才就覺得哪裡不對,現在終于意識到了,天元帝與昨天的藍衣男人說了一模一樣的話,而且他們的聲音也一模一樣。
所以昨天那個藍衣男人實際上是天元帝?
天元帝西十出頭,蓄着短須,鬓邊有些許白發,面容略顯嚴肅。而藍衣男人也是西十歲出頭,留短須,有白發,不同的是他面色微黑,眼角有些……是了,藍衣男人做了裝扮。
昨天她隻顧做烤腸沒多想,如今仔細回憶,便察覺藍衣男子臉上化妝的痕迹很明顯,特别是眼角處,點的痣有些掉色。
她一時間沒回答,戶部尚書斥道:“大膽刁民,皇上問你話呢,還不快快回答!”
黎語暗自深吸一口氣,穩住聲線道:“啟禀皇上,這些小吃是跟别人學的。”
天元帝點點頭。
接着他不說話了。
黎語也不吭聲,低眉順眼地做自己的活。
*
快烤好時,天元帝忽然道:“你既有嘉甯照顧,又何必做生意,你就不怕哪天嘉甯嫌棄你的身份,不再與你來往?”
果然,他昨天聽到了她對那官差頭頭說的話。
黎語默了默,須臾,一字一頓道:“嘉甯郡主是純善之人,自不會因民女的身份看輕民女,至于民女做生意,普通人生活,柴米油鹽,處處都要銀錢,民女來到京城,必須做生意謀生。
何況民女也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民女希望别人對着郡主談起民女的時候,不會說郡主交錯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