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黎語進宮
黎語和項先生在街上看完熱鬧,便回家做吃食。
蘇先生說了,等惠郡王被抓住的那天,他們要一起慶賀一下。
她打算今日把蘇先生喜歡吃的都做了,讓他老人家飽飽口福。
這幾年,蘇先生私底下也做了不少事,比如利用他在朝堂上的人脈,請那些人在合适的時候幫太子說話。這次出事,蘇先生把家裡的九成護衛都派出去了,讓他們跟着京城駐軍打惠郡王的私兵。
蘇先生的小兒子蘇逸是工部的,這幾年在暗地裡組織人員為太子的私兵制造兵器,也出了很多力。
而今惠郡王不再威脅太子,也不再威脅他們,他們終于可以放心的生活。
家裡食材不多了,黎語檢查一遍,把缺的食材名字寫出來,讓韓小梅帶着人出去買。
剛安排好,天元帝身邊的葉公公突然進門,說皇上召見。
黎語不敢怠慢,即刻回屋用最快的速度換了身稍微莊重些的衣服。
*
宮裡首接派了馬車,黎語坐上去,掏出一個鼓鼓的荷包遞給葉公公,問他是否知道天元帝找自己是因為什麼事。
葉公公感受到荷包的重量,臉上的笑容變大,“黎娘子放心吧,陛下叫你過去是好事。”
黎語見他不像在說謊,一顆心落回了原處。
兩刻鐘後,馬車行到宮門口,黎語下車,剛站首身子,一個人跑過來攬住了她的胳膊。
是嘉甯郡主。
嘉甯郡主拉着黎語往宮裡走,“我知道你要來,特意來接你。”
黎語看向葉公公,這位說什麼都是天元帝身邊的人,她不能當做不存在。
葉公公樂得賣嘉甯郡主一個面子,道:“既然郡主過來,黎娘子盡可以跟着郡主走,隻是莫要與咱家隔太遠。”
黎語道謝,這才随嘉甯郡主快走幾步。
*
嘉甯郡主心情極好,黎語還沒問,她便把天元帝為何叫黎語進宮的原因說了。
“皇伯伯知道太子哥哥有私兵後,問太子哥哥養私兵的銀子是從哪裡來的,太子哥哥知道瞞不過去了,便把與你合作之事講了出來。
皇伯父一聽是你在後面籌謀,就說要見見你。
你不用擔心,這次你和太子哥哥的私兵都立了大功,皇伯父隻會給你獎賞。
除了皇伯伯,皇伯母和太子妃嫂嫂也準備了許多東西。”
黎語心中不安定。
天元帝這幾年給她的感覺太過複雜,他真的不介意她幫着太子算計惠郡王嗎?不管怎麼說,他與惠郡王都是父子,血緣關系斷不了。
黎語思考了片刻,還是摸不準天元帝的意思。
*
天元帝安排葉公公首接将黎語帶到禦書房,結果黎語到時,惠郡王己經被太子帶進了宮,天元帝去了奉天殿審他,于是黎語隻能先在禦書房裡等。
嘉甯郡主怕有不長眼的人欺負黎語,也不離開,就在旁邊陪着。
陪了一會兒,嘉甯郡主的視線不住地往奉天殿的方向瞟,她想看看皇伯伯是怎麼審惠郡王的。
黎語也想看看,但這是皇宮,她不能肆意妄為。
*
兩人就這樣坐着,喝到第二盞茶的時候,嘉甯郡主從椅子上站起來,着急地轉了兩圈。
轉到第三圈,有個内侍推開了禦書房的門,請嘉甯郡主和黎語跟他走。
“皇伯伯不是要召見黎語嗎?”嘉甯郡主警惕道:“現下出去作甚?”
內侍臉上堆笑:“是皇後娘娘和太子妃要見郡主與黎娘子,還請你們二位跟奴才來。”
嘉甯郡主:“?”皇伯母明明說的是等黎語見過皇伯伯後她再跟黎語見面,怎麼提前了?
帶着疑惑,嘉甯郡主與黎語離開禦書房。
*
皇後和太子妃正坐禦花園的亭子裡說話品茶,伺候的宮女和太監都離得遠遠的。
黎語到後,先跟二人行禮,結果剛行一半,就被太子妃伸手阻止。
太子妃言笑晏晏:“黎娘子這幾年幫我們良多,我和母後都感謝你,所以見了我們你不必多禮,快坐下吧。”
說完,她拉着黎語坐到自己身邊。
嘉甯郡主看她态度正常,放心地坐到黎語身邊的空位置上,随即迫不及待地問皇後:“皇伯母,你這時候叫我們兩個過來做什麼?”
皇後笑眯眯地看着她:“你皇伯伯審惠郡王去了,你難道不想知道他們在奉天殿說了什麼?”
嘉甯郡主一臉驚喜:“皇伯母,等會兒有人給咱們傳消息是嗎?”
皇後點頭。
嘉甯郡主興奮地握住黎語的手,“咱們來對了。”
她們說的那麼明顯,黎語己經明白皇後的意思,她有點驚訝,惠郡王之事涉及皇家,不應該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嗎?
知道的人多了,一旦傳出去,隻會丢皇家的臉。特别是天元帝的臉。他以前那麼寵惠郡王,結果惠郡王造反,任誰看都跟他脫不了關系。
黎語思忖着,卻沒把這話說出來。
但皇後看出來了,主動道:“惠郡王行事狂妄,如今出事,說出去也是他自己的錯,本宮并不在乎。”
她也不在乎丢天元帝的臉,這些年,天元帝偏寵惠郡王,對惠郡王做的諸多惡事不管不問,害得她皇兒這些年過得艱難,打心底裡說,她是恨天元帝的,所以就算别人罵天元帝,她也無所謂。
*
此時,奉天殿内,惠郡王癱在地上,憤怒地控訴天元帝。
“父皇既不想兒臣當太子,這些年為何要縱着兒臣?是您給了兒臣希望!”
天元帝咳一聲,面上略顯痛苦。
他這些年為何縱着惠郡王?是真的疼愛惠郡王嗎?
他心裡有道聲音說:不是!
他對惠郡王或許有父愛,但是絕對不多。他最初扶持惠郡王的目的是牽制太子。
前些年,太子名聲過盛,隐隐有勝過他之勢。
他心生不滿,也擔心太子因此生出不該有的心思,于是刻意扶持了與太子年紀差不了多少的惠郡王,用惠郡王來影響太子。
當然,他沒想廢除太子,太子是他親自教導的,隻要太子心裡不糊塗,将來必是明君。
他知道自己此舉對惠郡王不公平,所以這些年對惠郡王及其黨羽的做的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是他對惠郡王的補償。他也認為惠郡王及其黨羽做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們翻不出天去。
事實證明,他大錯特錯。
他沒有控制住惠郡王,讓他害了不知多少人。
同時,他的方式也讓太子與他離心。而今太子對他的态度似乎沒有變化,但他感受得到,太子隻将他當成父皇,而不是父親。
“父皇!”惠郡王等不到回答,嘶聲喊道:“你為何要這麼對我,我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