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這天,村裡的村學開了學,今年村裡的村學多了好幾個孩子。
最主要的其實就是大夥手裡有錢了,自然也就願意花錢讓孩子認幾個字。
之前就算周家包了書籍筆墨,也還有夫子的束脩要自己交,别看隻是幾百文錢,對有些人家裡來說,幾百文錢也是天大的難事。
村學開學的同一天,孫同帶着他母親到了王家莊。
正月裡趕路風大,孫同怕母親受凍,花錢買了車廂,和他自己的馬配成一輛馬車。
孫同母親在車廂裡頭待着,孫同在外頭趕車,王家莊路好,馬車也能在村子裡來去自如,孫同駕着馬車一路行到清荷家門口才停下。
他從車上下來,先朝院子裡喚了兩聲周東家。
他既答應在周家做事,自然不能再叫清荷妹子,還是喚一聲東家更合适。
韓忠和周清波又去了府城,萬氏和楊九娘照舊在作坊裡忙着。
周明遠和苗不離幾人去了地裡,李氏帶着妞妞和元宵出去遛彎了,因此諾大個院子,隻有清荷和金婆婆在。
清荷聽見聲音出來開門,見是孫同,臉上揚起一抹微笑:“孫大哥回來了,大娘接來了嗎?這一路可還順利?”
孫同點點頭,指指車廂:“路上很順利,我娘身體不好,在裡頭躺着,東家别見怪。”
接了母親過來,本是件高興的事,清荷卻沒看到孫同臉上有絲毫喜氣,反倒一臉的沉重,清荷心中納悶。
可她和孫同也不甚熟悉,也不便多問,隻是道:“不會,大娘一路辛苦,在馬車裡待着也難受,家裡收拾了兩間房,你讓大娘到屋裡歇息,舒坦點。”
這時,唐平不知道從哪裡聽到孫同回來的消息,滿頭大汗地跑了過來:“孫大哥,你終于回來了,咱們的房子就差蓋頂了,大娘呢?怎麼沒看見大娘?”
“辛苦你了,唐平,蓋房的事,本來我也該出一份力的,可是我偏偏有事耽擱了。”唐平的打扮,一看就是在賣力做事情。
東家給自己蓋房,自己一分力都沒出,孫同挺不好意思的。
唐平一抹頭上的汗,不在意地擺擺手:“自家兄弟,說什麼外道話,東家請了幫工,我也就是幫着搬點東西而已,你别光站着,快把大娘請出來,我還等着給大娘問聲好呢!”
“好……,我娘她……她在車廂裡,我把她背出來。”孫同苦澀一笑,然後爬上車,從車裡背出個老婦人。
清荷與金婆婆,唐平等人揚起笑臉盯着車廂,正準備跟孫同母親招呼兩句。
可當他們看清孫同背上人的模樣時,笑容僵在臉上,所有的話也都哽在了喉嚨處。
孫同的母親無力地趴在孫同背上,整張臉完全瘦脫了相,隻剩下皮包骨一般,眼窩深陷,顴骨高聳,一雙眼渾濁無神,透露出無邊的絕望。
身上穿的舊棉襖,打了一層又一層的補丁,看不出一塊好地方,搭在孫同肩膀上的雙手幹瘦如枯木。
若不是背脊随着呼吸在微微起伏,都看不出老人還活着。
此時已是快到中午,李氏帶着兩個孩子剛好走到家門口,見到孫同背上人的情況,當機立斷道:“孫同,先把你娘背到屋裡去,她身子弱,别再染了風寒。”
孫同紅着眼跟李氏道謝,跟在金婆婆後邊,背着他娘往屋子裡走。
金婆婆從屋裡出來後,李氏跟她說,讓她熬點稠粥,盡量熬軟和點,孫同母親那個樣子,怕是隻能吃些流食。
“婆婆,你煮好了粥放點糖在裡面,吃了更容易恢複體力。”等李氏說完,清荷又添了一句。
孫同安頓好他娘,從屋子裡出來,正好聽見李氏祖孫說的話,眼淚唰地一下流了出來。
一個在戰場上流血不流淚的漢子,跪在李氏祖孫面前泣不成聲:“李奶奶,周東家,我求求你們救救我娘,我給你們家當牛做馬都願意。”
“還有我,李奶奶,你們幫幫孫大哥,我也給你們家當牛做馬。”唐平看孫同哭得傷心,也跟着跪在一旁。
“哎喲,快些起來,什麼當牛做馬的,快别跪來跪去的,站起來好好說話。”李氏伸手去拉孫同,孫同執拗着不肯起來。
她又去拉唐平,唐平也不肯起來。
孫同流着淚,固執地看着清荷。
這些日子他都看明白了,校尉這個嶽家和别家不一樣,别人是爹娘當家,周家是周東家這個女兒當家。
“孫大哥,你先起來,我答應你,會幫你救大娘的,你先起來跟我們說說大娘出了什麼事?需要我怎麼幫你們?”清荷既然叫孫同把母親接過來,自然不會不管。
孫同如今是她的員工,又與陸承澤一同出生入死過,他的事,她若是能幫,定然會幫。
“謝謝周東家,謝謝李奶奶。”東家答應幫他,孫同大喜過望,和唐平兩人相攜起身。
這麼一耽擱,周明遠等人也從地裡頭回來了。
苗不離見幾人的表情凝重,看出裡頭有事,自覺地回了屋,說要做些記錄,讓姚水生等會把飯菜送他屋裡去。
楊九娘趕着去幫金婆婆做飯,片刻之間,院子裡就隻剩下清荷一家與孫同,唐平兩人。
周明遠讓大夥都去堂屋裡坐着說話,總不能在院子裡說事吧,看着多奇怪,一群人傻站着。
進了屋,清荷見孫同的情緒也平靜下來,詢問道:“孫大哥,大娘看過大夫了嗎?要不要再去鎮上請個大夫回來給大娘好好看看?”
“不用了,周東家,我娘看過大夫了,大夫說我娘就是太勞累又沒吃什麼東西,把身體弄垮了,以後得好好将養着,要連着吃好幾個月的藥。
“可……可是,我……我沒錢了,離開軍隊的時候我領了十兩銀子,家裡的三畝地也賣了十兩。”
“攏共二十兩銀子,除了置辦了車廂棉被這些東西外,其餘的都給我娘買藥了,周東家,你能不能借我點錢?我保證會還的,我給你做一輩子工還錢。”孫同說完這些話,羞得頭都擡不起來。
人家顧他做工,給他蓋房子,他還沒開始上工,就先借上錢了,真是太過得寸進尺。
可是,他不借錢,他娘就熬不過去,他實在是沒辦法。
“可以,孫大哥,先借你一百兩銀子夠不夠?”家裡現在不缺錢,銀子能解決的問題,那就不是問題,清荷答應得很爽快。
“夠,夠了。”孫同傻愣愣地點頭,東家就這麼就同意了?
借錢什麼時候這麼容易了?
還一借就給他一百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