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168章 不怕競争
“張宇航如果是奔着結婚的目的和林美娟談戀愛,以後自然會和她說家裡的情況。”
張宇航沒在部隊發展,也沒上大學,家裡人在事業上是幫不上他忙的,這可能是他還沒和林美娟說家裡情況的原因。
這一點還是讓女孩子自己去問合适。
“那是,畢竟才剛認識,不着急。”梁豔紅認同道。
蘇染委婉道:“我能告訴你的是,他父母為人正直,但是姑娘家還沒結婚前要懂得矜持,要學會保護好自己。”
她聽陸衡說張宇航以前可招惹過不少姑娘喜歡,誰知道他這次對林美娟是不是一時的見色起意或者圖新鮮。
林美娟的溫嬌媚,自帶風情,男人見色起意的可能性很大。
這個年代,談感情失敗,對女孩的名譽損傷更大。
梁豔紅哦了聲,若有所思:“确實,林美娟每次談戀愛都太高調了,要是這次再找個不靠譜的,以後别人可要瞧不起她了。”
“當然,那個張宇航長得帥氣,兩人看着挺般配的,聽她說以前那個科長可沒張宇航這樣的好相貌。”
诶,一個姑娘才談戀愛,就什麼都和外人說,不知道是個傻白甜還是……
“嗯。”蘇染轉開話題:“我下午去工廠,到時候要檢查所有的樣衣,請你們務必把關好質量,這些樣品關系到制衣廠以後能不能創彙成功。”
更是關系到蘇染的分成。
“小蘇,你放心,我和老鄭現在全心投入工作中,一點都不敢馬虎。”梁豔紅笑着保證。
“顧廠長已經許諾了,要是能在招商會中接到訂單,到時候給我們發獎金。”
“好,下午見。”
還全心投入工作呢,一早上就和我八卦,蘇染心裡吐槽着挂了電話。
吃完早飯,有幾個軍嫂過來交重新做好的蝴蝶結,黃秀梅主動過來幫忙驗貨,蘇染當着其他軍嫂的面把工作交接給黃秀梅,讓大家以後找她領布料,交成品,領工錢。
蘇染還拿了一千塊錢給黃秀梅當材料采購資金和手工錢發放款。
大家看有這麼一大筆資金,眼裡冒光,心裡有底了,确定這手工活能長期做下去。
各人領完工錢又喜滋滋地領了材料回家做。
蘇染和黃秀梅交代完相關事宜,便帶着新做好的蝴蝶結和行李箱乘公交車去陽市。
今天已經是周三了,她準備提前去陽市接待外商的賓館入住。
下周一她就要正式投入口譯工作中,這幾天住在陽市可以兼顧服裝廠的工作,以及照料店鋪的生意。
誰知道張宇航會不會因為談戀愛而荒廢事業呢,她這個投資人有必要監督一下。
公交車倒轉了兩輛,蘇染才到店裡。
見她提着行李箱過來,張大爺夫婦很詫異。
“小蘇,以後換你來看店了?”
“不是,我下周要參加招商局的外商交流會,所以提前到賓館住幾天。”蘇染看張宇航不在店裡,猜測問:“張宇航是不是又去服裝廠了?”
“是的,可勤快了,一大早就去了。”張大爺笑呵呵道。
“這小夥子精神頭好,看着像是有對象了吧。”王大娘試探問。
“哦,我不知道。”
蘇染微微一笑,避開話題。
如此,王大娘也不好再打聽。
蘇染把行李箱放櫃台裡面,準備傍晚再去賓館辦理入住手續。
早上店裡沒顧客,蘇染擺放好蝴蝶結就把招商局的那份接待行程資料拿出來研究。
張大爺看她不忙,給她倒了茶水,閑聊起來。
“小蘇,聽說隔壁的醬油店也準備改行賣書和歌唱磁帶呢,說不定到時候會和咱們搶生意。”
“哦,随便他。”蘇染對這種競争早有準備,别人賣同類産品,但不一定賣一樣的。
她的産品有差異化競争優勢。
磁帶簽了獨家經銷合同,大東北區其他人應該進不到貨。
她從陽市出版社采購的書,林主任說一般隻銷給新華書店,給她供貨是因為支持軍屬創業,以及她是出版社的兼職翻譯員。
服裝更不用說了,新穎款式的都是她自己設計的,除了她自己和先進制衣廠,誰也不能賣。
普通款式的,顧常青也不至于為了接訂單賣給她隔壁的店鋪。
看她不在意,張大爺有些急了。
“小蘇,到時候他們要是搶咱們的生意,你們就掙不到錢了。”
“我們還和新華書店搶生意呢,他們也沒找咱們麻煩呀。”蘇染笑着解釋:“隻要我們賣的東西有獨特競争優勢,他們搶不走我們的顧客。”
“我們賣的産品大部分都是有獨家經銷權的,他們進不到貨。”
“哦,原來是這樣啊。”張大爺放心不少。
店裡沒顧客,他背着手出去外面逛了逛,不經意間去了隔壁的醬油店唠嗑,準備打探點情報回來。
到了中午,店裡才陸續來了幾個顧客,都是買書的。
蘇染瞧進對面新華書店的顧客不少,很多人是騎着自行車趁着中午下班休息時間來買書的。
知識分子的求知若渴可見一斑。
“小蘇,中午張宇航不會回來吃午飯了吧?我就不多備一個人的米飯了。”王大娘過來商議。
“他昨晚是吃飯了才回來,剩飯我一個人吃了撐得慌。”
“好,要是他回來真沒吃飯,讓他自己做飯去。”
蘇染隐約覺得張宇航有點樂不思蜀了。
貨沒從工廠拿回來,人和魂都丢那了。
也不知道顧常青會怎麼看他呢。
為了多吸引顧客,蘇染按昨天的模式彈起吉他扮高雅。
這次她唱了首21世紀特别文藝範的歌。
《年少的你啊》
琴弦撥動,清越的女聲唱響,才唱了幾句,頓時吸引了不少人駐足傾聽,更有人循聲進店。
“這是什麼歌啊,太好聽了。”
“歌詞好美啊。”
“老闆娘長得真漂亮。”
“……”
蘇染負責彈唱,張大爺和王大娘則熱情招待顧客,讓他們參觀店裡的服裝和書籍。
不一會,賣了不少書出去。
當然,這家店的高雅形象也深刻記在顧客腦海裡。
粉絲經濟在任何年代都是走得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