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一群毒蛇
金嫂子:“就是夏家人!那咱們還等什麼?現在就讓人去把他們抓起來啊!”
葉舒很冷靜:“然後呢?”
“沒有苦主,怎麼抓他們?現實是保衛科的人現在連門都進不去,他們一家子幾十口人,怎麼确定施暴者究竟是誰?又究竟有幾個?難道要把他們一家幾十口都抓起來?罪名是什麼?苦主是誰?”
“如果這些都不能确定,誰闖進去了,誰就會被反咬一口。”
唐大嫂:“對,不能貿然行事。”
趙金花眼睛瞪大:“所以,就任由這些壞人為非作歹我們也不管不顧麼?”
一時間,她們都不說話了。
現實顯而易見,她們無能為力。
為什麼呢?
因為權限不夠,權利不夠。
而且,人心難測。
或者說,在眼下的法制社會中,他們每一個人都被法律道德所約束,如此一來,反而更加助長了不受法律道德約束的人的嚣張氣焰。
就比如1号院的夏家。
因為他們在外的形象一直都是良民,是遵紀守法的好同志。
别人僅以個人猜測去判斷他們家的惡行,從而要求進他們家裡去搜查,這在當今社會是行不通的。
除非,掌握了确切的證據,并且,能夠一擊即中。
不然就是打草驚蛇,甚至反受其累。
沒法将壞人繩之以法,他們自已還要受到應有的處罰。
所以,在這樣的條條框框之下,隻要1号院内的苦主不主動出來申訴,旁人就拿夏家人沒辦法。
除非,下一次施暴的時候,正好有執法人員在現場,正好可以闖進去抓個現行。
但這種守株待兔式的方法,并不是上選之策。
而且,風險巨大。
因為就沖現在這些受害者都緘口不言的情況來看,他們就算主動闖進去為受害者伸張正義,到頭來都很有可能被反咬一口。
這個可能性非常的大。
怎麼辦?
當真要讓壞人逍遙法外嗎?
葉舒:“等晚上乖乖她爸回來了,我和他說說。”
不是她非要多管閑事,而是家對面就住了一群毒蛇,實在叫人寝食難安。
雖然他們還沒親眼見過毒蛇如何對人施暴,可光聽那動靜就輕不了。
2号院有那麼多的小孩,要是有一天,毒蛇向孩子們吐信子了呢?
這是她絕對不能忍的!
更何況,這也許就是一個突破夏家問題的關鍵啊!
就連軟性子的唐大嫂都說:“等晚上我家老霍回來了,我也和他說說,夏家的情況,絕對不能姑息!”
金嫂子:“對!得和他們說!他們是人民的子弟兵!這種毒瘤就應該讓他們去解決!”
于是都說等晚上了,要把這件事和自家的男人都說道說道!
結果到了晚上,霍亦晟一回來就問葉舒:“你們之前調查的各個院子的家戶信息,整理好了嗎?”
葉舒點頭:“整理好了,怎麼了?”
霍亦晟:“把1号院各家的基本信息給我一份。”
他們一直在調查夏家的情況,現在打算從他同一個院子的其他鄰居入手。
資料她今天白天還看過,當下就手抄了一份給他。
然後又把白天發生的事,以及她們自已的分析和他說了一遍。
霍亦晟聽得若有所思,随即抱住葉舒,狠狠親了一口:“媳婦兒啊,你真是我的福星!”
他有預感,這是一個絕佳的調查突破口!
第二天,到了和鄉下大爺約好的交貨日子。
午後,他果然又挑了一扁擔,兩籮筐的東西過來了。
一籮筐裡是三隻旱鴨,另一隻籮筐裡放的都是雞蛋鴨蛋和菌菇。
這一次大爺進來的大大方方,而且今天沒有下雪,街上不少行人,還有玩鬧的小孩,自然不少人看見了。
有人見他直往駐防區附近的大院走,不由的好奇起來:“你這是找誰去啊?”
大爺就憨憨一笑:“上來走親戚的,正好家裡有些土貨,給孩子們送點。”
這話無可挑剔。
旁人聽在耳朵裡,不管信不信的,都是點點頭。
快走到2号院門前時,有個人忽然從他身邊快步走過,到了1号院門前,左顧右盼,然後迅速拍了兩下門,沒一會兒,裡面就有人把門打開,那人迅速閃進門内。
“砰”的一聲,門又被關上了。
大爺盯着剛剛那道一閃而逝的身影,不禁若有所思。
到了1号院,和葉舒他們交完貨之後,他忍不住和葉舒比劃着打聽起來:
“對面院子裡,是不是住着一個這麼高,瘦瘦的,瞎了左邊一隻眼睛,右邊臉上有個大黑痦子,留着八字胡子的男人?”
一個人的臉上竟然能有這麼多的特征?
這一聽就像是假的,易容的吧?
不過她們都沒真正見過1号院所有的男人,所以都沒法回答他這個問題。
葉舒問趙金花:“你見過對面院子有這樣的人麼?”
趙金花:“沒見過。”
“但其實……我也沒真正見過他們院子的所有人啊。”
金嫂子驚訝:“你來這麼久了?也沒見全過?”
她們沒見全可以理解,因為她們本身就經常主動宅在家裡,有段時間更是躲在院子裡不出門的,外面的人認不全,很正常。
可趙金花來這裡的時間長,本身是烏木區當地人,她又是個非常活躍善于交際的,連她居然都沒見過全部的1号院的人麼?
趙金花很肯定的點頭:“我真沒見過他們院全部的人。”
她伸出手指開始比:
“夏家老爺子我沒見過,夏家的三個兒子我就見過那個圓胖臉的,他們家的媳婦兒我倒是都見過,但是女兒我沒見過。”
“就連那個夏老太,她從前也不出院子門的,也是這一次說要換房子了,她領着小孫女來咱們院子,我才第一次見到了她。”
衆人聽得都很吃驚。
但葉舒知道夏家的真實情況,就覺得他們家深居簡出不在人前露臉的行為很正常。
因為要隐瞞自家真實的身份,當然就要低調再低調,減少存在感了。
大爺沒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明顯有些失望,但也沒再多做糾結,挑上扁擔走了。
不過到了院子門口時,他忽然又轉身說道:
“我們那邊還有旱鴨和老母雞,雞蛋攢一攢應該還有一籮筐,菌菇也有不少,你們還要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