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姜韶華而言,應付寶華公主幾人,委實不算難事。
這一世,她已經跳出了華麗的牢籠,擺脫了金絲雀的命運。
翺翔藍天的雄鷹,豈會和金絲雀一較高低長短。
她真正的對手,從來不是她們。
姜韶華在宮中待到傍晚才離去。
這一回,是趙公公親自送她出宮門。
“郡主行事,很合太後娘娘心意。
”趙公公壓低聲音笑道:“娘娘時常在奴才面前誇贊郡主。
”
姜韶華微微一笑,低聲道:“有勞趙公公時常替我說話,這份情誼,我都領了,以後定會厚報。
”
郡主真是敞亮人。
趙公公心裡暢快,又低聲吐露了一句:“娘娘十分喜愛郡主,似有将郡主留在宮裡的打算。
”
姜韶華眉頭未動:“我肯定要回南陽郡。
如果娘娘提起此事,還請公公替我周旋一二。
”
趙公公殷勤笑道:“那是當然,郡主且放心,奴才一定時時在娘娘耳邊為郡主說話。
”
趙公公一路将姜韶華送到宮門外。
此時,天已傍晚。
數十個親兵在宮門外等候。
姜韶華舒展眉頭,心情輕松了許多,轉頭對宋淵等人笑道:“我們回王府。
”
衆人轟然應諾。
一柱香後,姜韶華邁步進了南陽王府。
親兵孫安形色匆匆地過來,呈了一封書信上來:“郡主,陳長史的信來了。
”
姜韶華略一點頭,接了信順手拆開。
她離開南陽郡這段時日,王府一應事宜都托付給了陳馮兩位長史。
尤其是陳長史,掌管人事,繁忙且壓力沉重。
陳長史每隔七八日,就會寫一封信送來京城。
王府裡大事小事都會一一在信中向她禀報。
“……今年春耕已經開始。
十四縣全面種新糧,并且積極開荒種田。
其中郦縣出力最多,開出了兩萬多畝荒地。
臣已經代郡主發公文嘉許重賞。
”
“湯五帶着糧食去北方販賣,已初見成效。
據臣所知,有五個郡縣已經種起了玉米紅薯。
不過,運糧的車隊也遭了兩回饑民哄搶。
都被親衛們驅趕攆走,親衛營損傷了二十幾個……”
看到這兒,姜韶華眉頭皺了一皺,旋即輕歎一聲。
這些都是預料中的事。
真正發生的時候,還是令她如鲠在喉。
“是不是親衛營出事了?
”一直留意郡主神情變化的宋淵低聲問道。
姜韶華嗯了一聲:“運糧途中遇到饑民,動了刀槍,殺了百餘個才逼退饑民。
我們的人也折損了二十多個。
”
宋淵低聲安慰道:“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他們既然做了郡主的親衛,就有随時為郡主沖鋒陷陣的準備。
郡主不必内疚自責。
”
姜韶華沉默片刻才道:“義不掌财慈不掌兵。
這其中的道理我懂。
就是心裡氣悶不快,在舅舅面前說一說。
”
說完,打起精神繼續看信。
看完信後,姜韶華低聲道:“陳長史給我列了一張名單,讓我私下聯系走動。
”
這張名單裡,一共有十二個人。
官職最高的是從二品的吏部侍郎,官職最低的是位低權高的七品禦史,其中八個文官,四個是武将。
可以說,這些都是大梁朝堂裡有份量的官員。
這也是南陽王府每年花費大筆金銀維持的良好關系網了。
這一層關系網平日不顯山露水,暗中卻一直起着微妙的作用。
譬如姜韶華和王丞相對陣,怒斥張尚書戴尚書,對武安郡王出手等等,并未引起軒然大波。
再譬如,姜韶華去皇陵進金銮殿上大朝會,也沒惹來衆人一片非議。
便是這份名單裡的人,暗中在起作用。
新帝登基是國朝大事,三辭三讓,再到舉行正式登基大典,至少也得三四個月。
也就意味着姜韶華還要在京城待上小半年。
該維持的關系,也該私下走動起來了。
宋淵略一猶豫,低聲進言:“郡主如今風頭正勁,四處走動怕是太過惹人注目,會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
姜韶華思慮片刻:“舅舅說的也有理。
我自己不便走動,就由舅舅代我出面,去各府走動一二。
”
陳瑾瑜和馬耀宗還是太年輕了,資曆也淺。
宋淵是将門出身,正五品的親兵統領,又是姜韶華的舅舅。
由他出面最為合适。
姜韶華将那份名單給了宋淵,低聲囑咐數句。
宋淵一一應下,轉頭便私下吩咐秦虎和孟三寶:“接下來幾日我有事要忙,你們兩個随郡主進宮,要格外謹慎小心。
”
秦虎撓撓頭,低聲問道:“要是郡主先動手了,我們怎麼辦?
”
這是個好問題。
宋淵面無表情地看了一眼過去。
秦虎立刻就懂了:“隻要郡主不受欺負就行。
”
“誰能欺負得了我們郡主。
”孟三寶有于榮焉地一挺胸膛:“論嘴皮子論身手,我們郡主都是一等一的。
”
瞧瞧這得意的勁頭。
宋淵目中閃過笑意,不再多言。
……
接下來一連數日,宋淵早出晚歸,十分忙碌。
南陽王府原本裝滿的庫房,悄然少了小半。
名單上的十二人,一一拜會過後,宋淵又去了一趟宋家。
他是宋家三房嫡出,如今的宋家家主是宋家長房嫡支。
他要稱呼宋将軍一聲叔祖。
宋将軍對宋淵這個侄孫也算客氣。
宋家子孫裡,有能耐有出息的,就那麼幾個。
宋淵正當盛年,是南陽王府的親兵統領,正五品的武将官職。
已經很拿得出手了。
“聽說你這幾日四處走動,”宋将軍性情耿直,說話直來直去:“莫非是替你們那位郡主拉攏人心?
”
宋淵避重就輕:“有些朝臣,是王爺在世時的故交。
總要走動一二,以免失了禮數。
”
宋将軍看着宋淵,沉聲道:“你十五歲就去了南陽王府,差事當了近二十年。
有沒有想過換個地方當差?
”
宋淵想也不想一口回絕:“沒有想過。
我早已下定決心,一直留在郡主身邊。
”
宋将軍不輕不重地提醒:“我看郡主種種行事,絕非等閑之輩。
日後也少不得風浪争端。
你可得想清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