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的喪信送進宮中的時候,天已經亮了。
姜韶華用早膳的時候,陳舍人飛快地禀報:“……鄭夫人用剪刀戳進了胸口,傷口不夠深,又刺了第二回,可見死志堅決。
”
“鄭家人淩晨時設好了靈堂,喪信也沒送幾家。
想來沒有大肆操辦喪事的意思。
”
這也是理所當然。
鄭宸身為逆賊,被朝廷剿滅。
理論上來說,鄭家要等着被處置問罪。
這等時候,恨不得縮着脖子做人,哪有大肆張揚辦喪事的道理。
這樣低調,也有示弱扮可憐搏衆人同情的意思。
大梁第一外戚鄭氏,已經淪落到這等地步。
諸位就請擡一擡貴手,别再窮追猛打了吧!
姜韶華扯了扯嘴角,目中閃過譏諷:“鄭夫人這一死,倒是堵住了不少人的嘴。
”
陳瑾瑜撇撇嘴:“真是便宜鄭家了。
”頓了頓,一臉期待地問道:“臣要不要去一趟景陽宮,将喪信告訴太皇太後娘娘?
”
“不必了。
”姜韶華淡淡道:“狗急跳牆,兔子急了還會咬人。
不宜逼迫得過緊。
”
陳瑾瑜有些遺憾,點頭應了。
姜韶華又道:“鄭夫人是太皇太後的侄媳,太皇太後定會派人去吊唁,給鄭家撐一撐臉面。
”
“你也代朕去一趟鄭家,也算是給景陽宮一些體面。
”
陳瑾瑜拱手領命。
鄭夫人的死訊,也傳進了景陽宮。
噩耗一樁接着一樁。
鄭太皇太後被重擊得多了,幾乎都麻木了:“趙春明,你代哀家去鄭家吊唁。
”
趙公公早料到這倒黴差事要落在自己身上,忙張口應下,還不忘安撫主子:“奴才鬥膽,說句不該說的話。
鄭夫人這時候輕生自盡,對鄭家倒不是壞事。
人死為大,朝臣們總不好再緊逼不讓了。
”
這可是鄭家的當家夫人,是安國公的發妻原配,鄭宸的親娘,太皇太後的親侄媳。
在過去的十數年中,鄭夫人出入宮廷,在一衆诰命夫人中,也是最光鮮最頂尖的那一撥。
鄭宸死了,鄭夫人随之輕生殒命,勉強算是給衆人一個交代。
鄭太皇太後疲憊至極,不想說話,閉上雙目。
趙公公換了素服出宮,去鄭家吊唁。
昔日風光熱鬧的鄭家,如今門庭寂寥。
一堆管事仆婦穿着白衣在門口,卻沒迎來幾個吊唁的貴客。
現在的鄭家,人人避之唯恐不及,誰都不想沾。
趙公公代鄭太皇太後前來吊唁,安國公立刻迎了出來。
鄭家所有老少一并出來相迎。
趙公公忙扶起安國公,長歎一聲道:“國公爺請節哀。
太皇太後娘娘驚聞夫人殒命噩耗,心中悲痛難過。
娘娘不能親來,令咱家來吊唁,也來寬慰國公爺幾句。
”
“有太皇太後娘娘在,鄭家就會安然無事。
”
安國公短短一日間經曆了喪子喪妻之痛,一夜間冒了許多白發,腰身佝偻,滿額皺紋,眼睛赤紅:“多謝趙公公。
請公公回宮後,代我向太皇太後娘娘謝恩。
”
趙公公點頭應了,扶着安國公進了靈堂,在鄭夫人的棺木前躬身行禮。
趙公公在鄭家停了約莫一炷香功夫,便回宮去複命。
趙公公前腳剛走,後腳陳舍人便來了。
安國公一臉惶恐地相迎。
陳舍人待的時間更短,也沒有安慰安國公的意思,吊唁後便走了。
不過,天子肯派陳舍人前來吊唁,也算是對鄭家老少的一大安慰。
至少,短期内不會尋鄭家的麻煩了。
果然,陳舍人來過之後,來鄭家吊唁的女眷立刻就多了起來。
本冷冷清清的靈堂,也終于有了些喪事該有的模樣。
還有些太皇太後黨的官員,也登門來吊唁。
見了安國公,少不得要好言寬慰一番。
“鄭公子誤入歧途,走了岔路。
萬幸朝廷大軍去的及時,豫州已經被平定了。
沒禍亂到他處,也算是不幸中之萬幸。
”
“夫人悲痛輕生,這等時候,國公爺可一定要撐住了。
有太皇太後娘娘,有國公爺,鄭家就沒什麼大礙。
”
生死面前,名利前途權勢就不必提了,好歹沒被送去刑場鍘一刀。
安國公勉強打起精神應對。
到了晚上,王中書令親自登門吊唁。
安國公顫巍巍地相迎。
王瑾忙了整天,匆忙出宮來鄭家,眉宇間還有倦色。
看着王瑾,安國公難以抑制地想起了自己的兒子。
心中驟然一痛。
這場喪事,不僅是為鄭夫人,也是為了鄭宸。
鄭宸是朝廷逆賊,被逐出了鄭氏家譜。
便是日後頭顱送到京城,為了避嫌,鄭家也不能為鄭宸操辦後事。
不能進祖墳,就成了孤魂野鬼。
他口中對鄭宸恨之入骨,心裡卻痛如刀割。
暗中在妻子的棺木裡放了兒子生前穿過的衣服,到時候一并葬入鄭氏的陵墓裡。
好歹也能得些香火供奉。
這件事不大不小,好在沒人會去掀開鄭夫人的棺木細看。
“鄭伯父,請節哀順變。
”王瑾話語不多,句句都切中要害:“太皇太後娘娘因傷心過度,再次病倒了。
這等時候,鄭家不能再出事。
”
安國公低聲應道:“多謝王中書令提點,我能撐得住。
”
王瑾看一眼安國公,又道:“朝堂上,有不少官員上奏折,請天子懲處鄭家。
皇上将奏折一律留中不發。
等左大将軍班師回朝再議。
”
也就是說,鍘刀還是懸在頭頂。
落不落下,就看皇上願不願意高擡貴手了。
安國公當然是聰明人,無需說得太明白。
稍微暗示一句,便足夠了。
隻鄭夫人一條人命,就想過這一關,自然是遠遠不夠的。
想求皇上開恩特赦,鄭家得表露出誠意。
安國公沉默片刻,低聲道謝:“多謝王中書令提醒。
”
……
“王中書令總算回來了。
”
王瑾回府後,迎接他的是王丞相冷嘲熱諷的臉:“怎麼?
替皇上去鄭家傳過話了?
”
“堂堂中書令,竟做起跑腿傳話的差事,也不怕被人笑話。
”
王瑾神色坦蕩:“食君之祿,理當為君分憂。
而且,皇上并未吩咐,是我揣摩聖意,主動前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