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莊?
鄭宸下意識地生出一絲鄙薄輕蔑:“你去田莊能做什麼?
莫非是做管事?
”
崔渡并未動氣:“鄭小公爺誤會了。
我去田莊另有差事。
”
具體是什麼差事,卻是隻字不提。
鄭宸不知是真的好奇,還是故意刻薄,追問了下去:“到底是什麼差事?
崔公子這般遮遮掩掩的,莫非這差事不便說出口?
”
“鄭小公爺要是好奇,就去問一問郡主。
”崔渡很幹脆地将郡主擡出來做擋箭牌:“郡主首肯,鄭小公爺就可以去一趟田莊瞧瞧。
如果郡主不允,那就恕我無可奉告了。
”
說完,拱一拱手,轉身出了王府,策馬離去。
鄭宸在富貴窩裡長大,錦衣玉食,從未操心過一日三餐衣食住行這等瑣事。
在他眼裡,田莊都是管事莊頭之流去的地方。
崔渡臨走前的那兩句,在他看來,不過是在自己臉上貼金之舉。
去田莊當差?
呵,可笑!
鄭宸哂然一笑,轉頭對馬舍人道:“請馬舍人在前領路,今日我們就在南陽郡裡轉一轉。
”
馬耀宗不動聲色地笑着應了,飛速地沖陳瑾瑜使了個眼色。
陳瑾瑜微微撇撇嘴。
這個鄭小公爺,實在眼高于頂自以為是。
将來總有一日,他會知道崔渡的厲害之處。
兩位舍人陪着鄭小公爺在南陽郡轉了大半日,直至傍晚才回。
鄭宸沒有去見姜韶華。
姜韶華也沒見鄭宸的意思,隻召了陳舍人馬舍人前來:“今日你們陪着鄭小公爺去了何處?
”
陳瑾瑜張口答道:“去了東城門,一路走走看看。
”
“鄭小公爺對我們南陽郡裡的民生治理頗有興趣,一路上問了不少。
”馬耀宗接過話茬:“正午我們在東城門處的酒樓裡用的午膳,鄭小公爺還問了南陽郡的兵力礦産稅賦之類。
”
“我們按着郡主的吩咐,九句真一句假,應付了過去。
”
姜韶華略一點頭:“明日後日你們再辛苦兩日。
”
陳瑾瑜笑道:“為郡主分憂,是我等分内之事。
再者,鄭小公爺其實很有風度,對我們說話也客氣,并不難纏。
”
姜韶華淡淡一笑。
那是因為,鄭宸根本沒将他們當做可以平起平坐的對手。
一個久居高位的權臣,有自己的驕傲和風骨,不屑為難兩個乳臭未幹的少年男女。
馬耀宗斟酌片刻,低聲道:“今日一早,鄭小公爺出府的時候,遇到崔公子了。
”
姜韶華挑眉:“仔細道來。
”
陳瑾瑜記性極佳,将崔渡和鄭宸說的話一一道來,連兩人說話時的神色學得惟妙惟肖:“……之前我小瞧崔公子了。
他對上鄭小公爺,不卑不亢,半點不落下風。
”
姜韶華目中閃過一絲笑意:“崔渡本來就很好。
”
陳瑾瑜心裡咕嘟嘟的冒酸水:“郡主對崔渡真是青睐有加。
”
“要是你能讓田莊的糧食增收三成,會培育糧種,我也一樣青睐你。
”姜韶華笑吟吟的來了會心一擊。
陳瑾瑜嘻嘻一笑:“這能耐我着實沒有。
算了,以後我就不和崔公子一較高低了。
”
姜韶華被逗得輕笑不已:“你也不用和他比。
在我心裡,你最親近,無人能及。
”
馬耀宗羨慕地看着這一幕。
身為臣子,誰不想和郡主親近呢?
陳瑾瑜是陳長史嫡親的孫女,和郡主一起長大,情誼深厚。
在郡主面前談笑風生,便是偶爾冒失一兩句,郡主也好脾氣地包容。
他看着隻有豔羨的份。
……
接下來兩日,陳舍人馬舍人陪着鄭小公爺将南陽郡轉了一遍。
就算鄭宸有意挑剔,也不得不承認,雖然遠不及京城繁華,南陽郡也算得上平安富庶了。
百姓們悠閑從容,提起郡主來,滿心愛戴敬重。
那種敬重,不是源于畏懼,而是真真正正地将姜韶華視為頭頂的一片天。
他滿心的怨怼不甘,在不知不覺中消散了一些。
三日時間一到,鄭宸便領着親衛離開王府,啟程回京。
姜韶華做足禮數,親自策馬送鄭小公爺至城門外。
鄭宸胯下騎的是一匹全身雪白的駿馬,唯有額頭處一撮紅毛。
正是寶馬紅雲。
姜韶華騎着自己的棗紅駿馬,和鄭宸并肩同行。
這或許是兩人最後一次并肩策馬。
鄭宸有意無意放慢了速度,姜韶華默默也随之緩行。
秋風飒飒,輕撫臉頰。
就如情人的手一般溫柔。
路程就這麼長,再怎麼慢行,也到了城門外。
也到了離别的時候。
鄭宸下馬,和王府屬官一一辭别。
之後,才站到了姜韶華面前。
一雙深幽的黑眸,定定地落在姜韶華的臉上:“郡主,我最後問你一回,你真的不願和我去京城麼?
”
姜韶華靜靜看他:“你願留在南陽郡嗎?
”
鄭宸目中閃過濃烈的痛苦,眼睛有些發紅,過了片刻,才張口辭别:“今日一别,山高水遠,不知何日才能重逢。
郡主請多珍重!
”
姜韶華沉默片刻,輕聲道:“你也多珍重。
”
鄭宸,希望你我今生各自安好。
鄭宸目中閃過水光,迅疾隐沒在眼底。
他深呼吸一口氣,沖姜韶華拱手作别,然後一刻不停地上了馬,策馬而去。
他怕自己當衆落淚,更怕自己會抛棄尊嚴再次哀求她。
這三日裡,他甚至想過,真得抛下一切留在南陽郡,今生和她雙宿雙栖做一對夫妻。
可是,他實在做不到。
他是鄭家繼承人,是未來的大梁丞相,要輔佐新帝掌控朝政,要讓鄭氏成為大梁最尊貴最有權勢的家族。
豈能為了兒女情長就抛棄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快走吧!
不要回頭!
全速策馬之下,風聲獵獵,溫熱的液體湧出眼眶後,幾乎瞬間被風吹幹。
彭四海等一衆親兵,默默追随自己的主子一同策馬前行。
很快将南陽郡遠遠抛在身後。
姜韶華在原地目送鄭宸遠去,轉頭對衆臣道:“我們回王府。
”
衆臣齊聲應是。
姜韶華策馬回轉,很快進了南陽郡的城門内。
兩人背道而馳,愈行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