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頤忽然又笑了起來:“堂姐這樣看我做什麼?
該不是疑心到我頭上了吧!
這話說出來,滿朝文武都會當做笑話。
”
高涼王年少燒壞了腦子,這些年連藩地都沒去,一直待在京城。
領着宗人府宗正的差事,其實就是擔個名頭。
高涼王世子姜頤,更是出了名的貪玩憊懶,在宮中長大,待在天子身邊,離皇權最近,卻從無作為。
“我剛才随口說笑,頤堂弟不必緊張。
”姜韶華淡淡一笑:“人在做,天在看。
隻要身正影直,何懼之有。
”
姜頤松口氣,咧嘴笑道:“堂姐說的是。
我姜頤沒什麼長處,也就剩熱誠坦蕩這個優點了。
”
姜韶華一笑,繼續策馬前行。
此時,兵部兩位侍郎已經下了馬車,站在兵部衙門外相迎。
姜韶華一改之前去禮部巡查的平易近人和在工部時的溫和,擺出郡主出行的架勢,待兩位侍郎都行過禮了,才下了馬:“汪侍郎丁侍郎請起身。
”
高涼王世子姜頤緊接着下了馬。
兩人身後是數十個親衛,另有宮中兩百禦林侍衛随行。
禦林侍衛個個身着軟甲手持兵器,光天化日也透着騰騰肅殺之氣。
這麼多人,不便都進兵部。
姜韶華一聲令下,禦林侍衛們都守在兵部衙門外,數十個親衛則随她進了兵部衙門。
汪侍郎收拾起心裡的不情願,打起精神道:“我們兵部衙門分了四個職司,分别是武選司職方司車駕司武庫司,每司有郎中和員外郎,另有主事等。
整個兵部衙門,有品級的官員一共四十九人。
”
一衆兵部官員以官職高低排列整齊,一同拱手行禮。
這些官員,沒資格參加小朝會,大朝會都參加過。
都或多或少目睹過姜韶華的威風聽說過她的厲害。
昨夜遇到刺客,今日依舊繼續巡查,這份膽量和氣魄,令人敬佩。
也因此,衆官員行禮時都很恭敬。
姜韶華見慣這等陣仗,随口道:“諸位起身免禮。
”
“臣謝過郡主。
”衆官員一同謝郡主恩典,然後起身。
姜頤這個高涼王世子,在南陽郡主熾烈的光芒下,很自然地就被忽略了。
這也怪不得官員們疏忽怠慢。
姜頤沒有正經的官職品級,平日裡做的就是中書舍人的差事。
今日跟在南陽郡主身後,明顯就是跟班随行。
姜頤心裡如何昨想,無人知曉。
他頂着人畜無害的招牌笑臉,随在姜韶華身側,先去巡查武選司。
兵部四司中,武選司負責将士選授升調襲替功賞等事務。
可以說是兵部最重要的部門。
安國公經營數年,心力大多放在了武選司。
可惜,汪侍郎背水一刺,正中要害。
武選司裡還有一個員外郎,也上了奏折檢舉揭發安國公的賣官惡行。
由此也可見王丞相勢力之龐大,爪牙遍布六部。
姜韶華不動聲色地掃了那位員外郎一眼,然後道:“本郡主要看一看武選司的兵冊。
”
曹員外郎一愣,下意識地看向汪侍郎。
汪侍郎果然皺了眉頭:“郡主,大梁有幾十支軍隊,将士四十萬。
這兵冊有百餘本,堆了半間庫房,不知郡主要看哪一本兵冊?
”
姜韶華淡淡道:“本郡主要看邊軍的兵冊。
”
“邊軍有十萬人,每五千人一本兵冊,一共就是二十本。
這也太多了……”
“如果兵部人手不足,本郡主的随行親衛,可以前去幫忙。
”姜韶華挑了挑眉,毫不客氣:“至于能不能看完,是本郡主的事。
不勞汪侍郎操心。
”
汪侍郎被噎得面色難看,忍着一口悶氣領命,闆着臉孔吩咐下去。
曹員外郎立刻領着人去尋兵冊。
動作倒是快得很,不到一炷香時辰,便将邊軍的兵冊都搬過來了。
每本兵冊都很厚實,二十本摞在案桌上,足有兩尺高。
姜韶華沒有出聲,汪侍郎不便離去,就這麼站在一旁,看着郡主慢慢拿過一本,緩緩翻閱。
“頤堂弟,拿紙筆記錄。
”姜韶華頭也不擡地吩咐。
姜頤之前在宮中做過筆錄,早有準備,拿出紙筆後坐到一旁。
至于記錄的内容嘛,便從這一刻開始,姜韶華和汪侍郎說了什麼,都要一一記錄下來。
回宮後呈給天子。
這十幾日的小朝會,汪侍郎已經領教過這一招的厲害。
此時心中咬牙暗恨,卻也無話可說。
姜韶華在禮部和工部也是如此,不能說是故意針對兵部……事實上,就是在刁難。
在禮部就是随意看看,在工部也沒為難周尚書他們,到了兵部,直接就沖着他來了。
不出所料,姜韶華很快張口問詢:“汪侍郎,本郡主看着這兵冊,頗有些陳舊,不知是幾年前的?
”
汪侍郎心裡咯噔一下:“回郡主,這是三年前的兵冊。
”
姜韶華擡頭看過來,目光明亮:“今年柔然騎兵大舉進犯,邊軍死傷慘重。
為何兵冊不見減員?
”
汪侍郎額上微微冒汗,拱手答道:“統計兵冊頗為繁瑣,邊軍大敗之後,倒是呈了一份戰損的将士名單。
因為近來兵部忙碌,暫時還沒修改兵冊。
”
姜韶華淡淡問道:“那今年撥去邊軍的軍費,還是按着之前的兵冊數額給的了?
”
汪侍郎後背也開始冒汗,強自撐着,擡眼對視,以示坦蕩:“今年邊軍的軍費,在三個月前就撥去邊軍了,是鄭尚書親自撥的軍費。
具體内情,臣并不清楚。
郡主若是想問個仔細,不妨去鄭府仔細問上一問。
”
“何須這般麻煩。
”姜韶華冷然道:“将兵部軍費賬冊拿過來,本郡主要看上一看。
”
“對了,聽聞衙門裡大多有兩套賬本,一套是真的,另一套是專門留給外人看的。
不知兵部衙門是不是也有兩套賬本?
”
汪侍郎臉孔漲紅,不知是惱怒還是心虛:“郡主說笑了。
我們兵部豈會弄虛作假,從沒有什麼兩套賬本。
”
姜韶華哦了一聲:“看來,汪侍郎隻肯拿假賬本給本郡主看了。
也罷,本郡主權當是長長見識了。
”
汪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