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642章 聽說咱們廠要發放年節禮品
“我以為你給陳院士一個教訓,就會回去。
”畢竟沒有人比譚嘉年更在乎那個項目。
譚嘉年:“我也是這麼以為的,但是我遇到了一個人,所以就想再多留一些時間。
”
“什麼人?
能讓你刮目相看?
”
提到這個,譚嘉年興奮的從書桌裡拿出了一沓資料,“錢院士,你先看看這個,看完了我們再說!
”
錢院士雖疑惑,卻還是接過資料看了。
越看越心驚,越心驚越無法平複自己激動的心情。
“小譚,這是你最近想到的東西嗎?
”光看這上面的字迹,分明都是小譚的字迹,所以錢院士也沒往别處去想。
見譚嘉年搖搖頭,“不是你,還能是誰……等等,是你剛剛說遇見的一個人?
”
“對,所有的想法都是他的,我隻是以我的專業角度又重新歸納了一番,其中這個核燃料研究下來,咱們能有幾成的把握?
”
錢院士又仔細看了一遍,十分激動的說道:“少說也有五六成把握,從來沒從這樣的角度思考問題,我們以前的想法太死闆了,你這位朋友的想法就很大膽,很有突破。
”
說的他現在恨不能就開啟這個項目,但是想到國家那邊着急,他又隻能按耐住期盼,暫停這個心血來潮的想法。
“小譚,你能不能介紹你的這位朋友給我認識。
”
譚嘉年搖頭,“錢院士,暫時還不行。
”
“什麼?
”
“我知道你現在進入了一個國家的項目組,三五年内可能沒有時間,所以我不能貿然的将他介紹給你,等你從那個項目組出來後,我願意把他介紹給你認識,但你必須确保你要手把手的帶他。
”
“你願意把這麼有潛力的學生讓給我?
”
譚嘉年點點頭,“除了你,我誰都不放心。
”
“難道你自己就不行嗎?
”
譚嘉年搖頭失笑,“說來也不怕錢院士笑話我,估計我的水平教不了他幾年,他思維跳躍的太快,有些東西我跟不上,真怕再過幾年,有些問題我也無法回答他。
”
見他說這話時,言辭中還藏着深深的驕傲,讓錢院士更加好奇這個人是誰了。
不過依照他對譚嘉年的了解,估計自己什麼也問不出來。
除非是他現在的任務結束,否則他是絕對不會告訴他,那個人是誰的。
“放心,你不在的這兩年,會由我親自的教導,等你回來了,保證給你一個驚喜。
但是前提下,他最後想不想拜你為老師,我可說不準。
”
“什麼?
”錢院士錯愕,“你确定最後猶豫的人是他而不是我?
”
“大概可以确定,如果他一直學下去,難保不會讓你心動到放低底線。
”
這話說的錢院士更加心癢癢了好嗎?
并在心裡暗暗下定決心,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務,争取回來看看他的親親學生。
錢院士離開後,沒多久譚嘉年也是萬分不舍的離開邵家,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約定好每個月都會來邵家一趟,或者二寶在京城的時候,兩人見一面。
孔老得知此事,又開始焦慮的不行,總覺得二寶将來會對更多的東西越來越感興趣,這也就導緻了他的時間不停的被壓縮,壓縮,到最後留給他的時間可能就不多了。
越來越慶幸,他留在這裡陪伴二寶長大的這個決定。
為了能夠擁有更多的時間學習,二寶一般上午去上學,下午回來就陪着孔老去鹭島的研究院,偶爾遇到了難題,可能還會一直請假。
導緻好多小夥伴都在詢問大寶,“二寶哥最近怎麼都不來上學?
”
大寶滿臉糾結,其實他們對外宣稱二寶身體不太好,所以要經常請假回家休息。
可是大寶不太想說二寶身體不好,他怕說的多了,二寶就真的身體不好了。
“大家不用擔心,二寶就是有點小問題,過段時間就會好的。
”
“我們能去看看二寶哥嗎?
”
“等他好了,你們再來我家看他。
”
“那也好。
”
很快就到了期末,面臨着考試,二寶也重新回歸到了學堂,得到小夥伴們的噓寒問暖,莫名的讓他很感動。
硬是帶着他們幾個複習了好幾天,數學語文,英語政治物理樣樣都沒落下。
總之大寶見了都忍不住捂嘴偷笑,真好,受罪的人終于不是他自己了。
大家都怕了二寶,紛紛勸他注意身體,好好休息,至于他們學習的事情,急不來的。
考試那天,試卷發下來,大家很有默契的揉了揉眼睛。
這題……
他們好像都會!
下筆如有神助,其中有那麼一兩個都忍不住笑出聲音來。
考試一結束,廖秋華就請了一位老師到鹭島,為大寶惡補小蘿蔔頭的故事。
此人見過小蘿蔔頭,自然也知道一些關于他的習慣,說話的方式。
大寶入戲很快,親自嘗過母親說的‘糖’後,嘴裡的鹹味化開,使得大寶一個勁兒的吐口水。
一想到小蘿蔔連糖是什麼滋味兒,大寶一度難受到哽咽的說不出話來。
曾經出現在教科書上的小英雄,他何其有幸能夠飾演這樣的角色,大寶埋在媽媽的懷中,“媽媽,小蘿蔔頭太苦了,明明新華國還有二十四天就要成立了,他卻沒有看見希望的曙光。
我有點害怕,怕我自己演不好他。
”
秋一諾摸了摸他的小腦袋,“每一個先輩都應該被後人記住。
大寶,媽媽相信你會演的非常好。
”
那天後,大寶戒掉了自己的糖,開始每天風雨無阻的練習跑步,翻單杠。
在新年來臨之際,錦繡海鮮罐頭廠也開業了,甚至還推出了全家福大禮包的形式,有水果罐頭,肉罐頭,海鮮罐頭湊成一個禮盒,過年過節送禮也有面子。
與此同時,為了迎接新年,雙辰食品廠的餅幹禮盒也問世了。
秋一諾決定發放員工福利時就把這兩樣加進去,每人再發五斤米,五斤面。
禮品沒發放,外面就有傳言了,大家吃飯的時候還聚在一起讨論,“你們聽說了嗎?
”
“什麼事兒?
”
“喜事兒,天大的喜事兒,聽說咱們廠過年要發年節禮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