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農家有女如春暖

第76章 踏臼

農家有女如春暖 恬靜舒心 1271 2025-02-12 10:15

   還有十天,就要過年了。

   榆樹村的家家戶戶,都開始做年料,為過年做準備。

   所謂的“年料”,是當地的土語,泛指除了衣服鞋襪跟肉類之外的,各種年貨。

   榆樹村千百年來,都有這樣的習俗,每到過年的時候,無論貧窮還是富裕的人家,都一定做油糍跟糍粑。

   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後所制成的一種食品,用熟糯米飯放到石臼裡,搗成泥狀制作而成,是南方各族的小吃。
在千百年前,就流行于南方各地。

   而油糍,制作方法也不複雜,就是将糯米磨成漿,倒入布袋壓幹水分,幹漿掰散。
紅闆糖下鍋,加水熬成糖漿,濾去雜質,與掰散的幹漿揉成粘糖團。
每次取糖團劑些許,稍按扁,捏緊收口,放在淨紗布上,用手指稍按成凹形狀,制成油糍生坯。
最後,大鍋内加花生油,燒到四成熱時,放入油糍生坯,用小火炸至浮出油面時改用中火,待油溫升至六成熱時,繼續炸油糍,炸至金黃色時撈起,瀝去油即成。

   起鍋後的油糍,就跟一個個乒乓球似的,圓圓的,象征着團團圓圓。

   富裕一點的人家,還會做江米條、米花糕、油角、花生餅、豆餅。
還有,紅瓜子、向日葵,也是少不了的。

   這些東西,當然不是單純做來讓家人吃的,主要是為了待客走親戚之用。
比如,出嫁的女兒,大年初二回娘家的時候,是一定要帶一籃子的年料去娘家的。
到時候,娘家一般會收下一半,然後再添三分之一自家的年料,讓女兒帶回婆家去。

   這是有來有往的意思,也是交換着,品嘗一下女兒(娘家)的年料。

   另外,臘肉臘魚臘雞,也是少不了要做的。

   回娘家的時候,也是必然要帶一條臘肉的。
到時候,娘家也是會收下半條,餘下半條會讓自家女兒帶回婆家去。
不過,臘肉的話,娘家就不會再添上自家的了。

   關竹的娘,也就是餘小霞,她做的油糍非常好吃。
無論是在娘家那個村子,還是在榆樹村,都是人人誇贊的,是公認做的油糍最好吃的。

   這主要是,餘小霞熬糖漿的手藝,不是一般的好。
可以說,多一分嫌多;少一分,不夠。

   所以,做出來的油糍,甜度剛剛好。

   而且,無論是有餡料的油糍,還是沒有餡料的,口感軟硬,也都拿捏的十分好。
除非極個别太過挑剔的,或者是誠心找茬的,吃過她做的油糍的人,就沒有幾個不贊歎一聲。

   榆樹村的人做年料,都是好幾家一起做,做完一家的,再做另外一家的。
往年,關竹家都是跟隔壁的賀家,以及二伯家一起做。

   今年,也是如此。

   也,也不全對,今年靳家的人,也加入了進來。

   氣氛,十分的熱鬧。

   女的負責做年料,男的負責踏臼,打造糍粑。

   這是腳踏的臼,可以兩人一起踏石臼,還是比較輕松,也比較有意思。
而不是電視上播放的,用手持木棒,捶打糯米。

   古人,還是很聰明的。

   在京城長大的靳開來,頭一回見識到踏臼的樣子,不禁十分的好奇。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