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 回絕
“哪個沈公子?”
“陳閣老收的那個弟子沈睿庭,去年中舉的那位。”
魏老夫人對外頭這些事不在意:“我不知道什麼沈公子不沈公子,你去把他打發走。”
還嫌她不夠煩,盡添亂。
魏老夫人坐回凳子上,看着床上一動不動的兒媳,忍不住歎了口氣。
這得躺到什麼時候啊!
魏管家得了指示,便不遲疑,出了門就往會客廳趕。
陳小桑早上吃得飽飽才出門的,這會兒一點都不餓,放在手邊的點心她也沒吃。
雲苓美眸瞥向屋子四周,連連感歎:“這才是大戶人家呐!”
瞅瞅這桌子,瞅瞅這擺件,沒有一樣便宜的。
“他們在屋子外頭貼了告示,誰能治好他們家夫人,給五百兩的診金。”陳小桑朝着雲苓張開五根手指。
雲苓坐直了身子:“他們會讓咱們給魏夫人看病麼?”
陳小桑便問沈大郎:“你有這麼大的面子麼?”
“若是換了别的大夫,大抵能去看看病人。”沈大郎目光在兩人身上掃了下,落在陳小桑臉上:“你們兩應該不能。”
雲苓不滿:“怎麼到我們就不行了?”
陳小桑歎口氣:“師父,你看着太年輕了,不能取信于人啊。”
聽到小徒弟說自己年輕,雲苓臭美地摸出一副小銅鏡,仔細照了照,果然看不出年紀。
銅鏡還是來京城後陳小桑買給她的,她到哪兒都帶着。
雲苓應道:“醫術這事也不能隻看年紀,你年紀小,可醫術已經超過大部分老大夫了。”
她說的是真心話。
一般的病症,陳小桑都能斷出來,開出的藥方子比她開的還好些。
隻是一些疑難雜症,因着閱曆少,有些沒把握的才找雲苓幫忙把關。
陳小桑搖搖頭:“可我還小,别人不會信。”
雲苓擺擺手:“咱治病又不看年紀。”
很快她就被打嘴巴了。
魏管家過來後跟沈大郎客氣了幾句,便道:“我家夫人最近在吃太醫開的藥,暫時不好找其它大夫看。”
雖然是拐了個彎,還是推辭的話。
“太醫治好你家夫人了麼?”雲苓問道。
魏管家臉色如常道:“還得吃段日子的藥才能知曉。”
不管太醫能不能治好,也總比眼前這兩位大夫值得信任呐。
雲苓扭頭看向陳小桑,陳小桑頓了頓,問魏管家:“是不是你們家不信我們的醫術呀?”
魏管家尴尬地笑了笑:“小大夫說笑了,我們怎麼會平白無故不信你們?隻是吳太醫的藥才吃了幾天,總不好沒見藥效就換藥不是?”
魏管家的話滴水不漏,既不得罪人,也不讓她們看病。
好在這種情形早有預料,陳小桑也不難受。
不過難得來一趟,她不想就這麼走。
陳小桑歎氣:“吳太醫有沒有說過你家夫人醒來的希望越來越渺茫了?”
魏管家一頓,才問道:“為何這麼說?”
“一般長時間昏迷的病人都是腦子有損傷,才會醒不來。腦子裡的病最為複雜,拖得久了,腦子裡頭的血肉都死了,人便再也醒不來了。”陳小桑道。
魏管家幹笑兩聲:“你們沒看過我家夫人,如何能輕易斷定?”
若是将傅太醫說出來,魏管家肯定會信她。
可脈案是病人的秘密,不好往外傳。陳小桑不想讓傅太醫名聲受損,隻能道:“腦子裡的病會導緻病人昏迷不醒,我們也是猜測,具體如何還得先看病人才能知道。”
雲苓擰了眉頭:“我都治過好幾個這種病人了,有經驗。”
魏管家有一瞬間的動搖,可想到剛剛老夫人的态度,他又堅定下來:“兩位還是請回吧。”
雲苓瞥他一眼,起身要走。
陳小桑抓住她的胳膊,連連搖頭,将雲苓安撫下來,她才對魏管家道:“管家,我們要是走了,隻是少一位病人,你家夫人卻是活生生一個人。如果太醫真的能治好,你們家夫人也不會這麼久還沒醒,你們家更不會貼出告示。”
她頓了下,繼續道:“我相信你們家沒法子了,你們為什麼不讓我們看看呢?要是我們治不好,也不耽擱什麼,萬一治好了呢?”
魏管家遲疑了。
沈大郎站起身,道:“這兩位如今在給我先生看病。”
魏管家雙眼一亮,扭頭看向沈大郎:“陳閣老也是她們給看的病?”
“嗯,已經看了快一年了,先生犯病比以前少了。”沈大郎淡然道。
雲苓剛要開口,就見陳小桑對她擠眉弄眼,她隻得又把嘴巴合上。
不得不說陳閣老的名頭很好用,魏管家态度謙和了不少:“兩位大夫稍坐,我去回禀老夫人。”
等他一走,雲苓忍不住道:“我們什麼時候給陳閣老看過病?”
“我看過啊。”陳小桑應道:“我不是還寫信給你商讨他的病情麼?”
雲苓差點翻白眼:“他那也叫病?”
脈象平緩得很,比她身子還好。
陳小桑感歎:“還是得有背景才行呀。”
沈大郎瞥她一眼,道:“你總得有個理由讓人信你。”
這麼小的大夫,換成他也不敢信。
“想要自己闖出名聲可真不容易啊。”陳小桑感歎。
沈大郎“嗯”一聲,道:“寒門難出貴子,是有多方面的限制。”
單單是揚名這事,就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寒門之子哪兒有這些?
“我們醫術都是實打實的,隻要多看好幾位病人,名聲就出去了,有什麼難的。”雲苓不認同他的說法。
醫術又裝不了。
陳小桑不這麼覺得:“要不是大郎哥把陳爺爺擡出來,他們不會給我們看病人,咱們想證明自己都沒機會。”
雲苓想到剛剛的場景,便搖了搖頭:“這些人就是膽小。”
沈大郎道:“來找他們的,不隻你們,應該還有不少渾水摸魚的人,他們謹慎些也是正常的。”
“肯定有庸醫過來碰運氣。”陳小桑點頭。
雲苓雙手抱胸,斜眼看向陳小桑和沈大郎:“你們兩怎麼一唱一和?”
“因為大郎哥說的有道理。”陳小桑淡定應道。
沈大郎“嗯”了聲,别開臉,隻是耳朵尖已經紅了。
或許,這就是夫唱婦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