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流水席2
陳大樹也道:“說的是這個理,咱的流水席擺出來了,便不能讓人說閑話。
”
陳二樹點頭:“我今兒聽他們說起大郎,個個都是稱贊。
”
“供他們吃喝,能不稱贊麼?
”陳四樹不以為然:“要是别人也請我吃飯,我也誇贊他。
”
反正說這幾句話又不要錢。
他們都是辛苦掙錢的人,自是舍不得糧食這麼花銷。
陳小桑得意道:“别人想擺這樣的流水席還沒機會呢,就這十天的流水席,往後十裡八村都知道大郎哥了,這便是揚名,多好啊。
”
大家這才好受些。
舉人是那麼好考的麼?
當然不是了。
陳老漢摸出旱煙杆,在桌子上輕輕敲了兩下,便道:“小桑說的是,咱們大郎有出息,費力考了個舉人回來,咱這流水席該擺。
他往後掙錢的機會多了,不過是十天的流水席,擺了也就擺了。
”
陳小桑驚奇:“爹,你怎麼突然這麼會想了?
”
幾個樹也驚奇,他們爹怎麼突然這麼大方?
陳老漢不滿道:“我這是該省的地兒省,不該省的地兒不省。
”
李氏笑道:“你們爹可是個能幹人,這些道理他還能不懂麼?
”
這話大家都沒意見。
陳老漢可是腦子很好使的,家裡大事小情都得他做主,也帶着一家人把日子過好了。
等他們鬧騰完,大樹媳婦才道:“今兒一天下來,我們都累得不行。
這還是有許多人幫忙,後面九天怎麼辦?
”
陳老漢一眼看過去,大家都疲憊不堪。
今兒這流水席,他們沒有一刻停歇的。
這還是有親戚們幫忙,真要是隻靠他家和村裡幾家走得近的人家幫忙,也忙不過來。
陳老漢琢磨了會兒,便跟沈興義打商量:“要不你再去村裡找幾家商量,多請幾戶人家來幫忙?
”
沈興義道:“行,我這就去請人,順道再去買幾頭豬回來。
”
“菜也少了些,你順道一塊兒買了。
”陳老漢咂摸着嘴囑咐。
沈興義說走就走。
陳老漢便對陳大樹道:“咱的糧鋪不能總關門,明兒你就去縣城把糧鋪開了,晚上回來時,多帶點糧食回來。
”
陳大樹應了一聲。
等他都吩咐完了,才對衆人道:“都早些歇息吧。
”
陳小桑趕忙叫住他:“爹,我們的絹花要多少錢一朵賣呀?
”
陳老漢疑惑:“你要往外賣絹花?
”
“來吃流水席的人多嘛,我就擺在咱家賣呗。
”陳小桑咧嘴:“總不能浪費這麼多人嘛。
”
“這絹花能有人買麼?
”陳老漢表示很懷疑。
陳小桑卻道:“今兒好多人問我了,肯定有人買的。
”
“是呀是呀,今兒我娘家幾位嫂子都喜歡得不行,我還給一人送了一朵。
”大樹媳婦笑道:“她們喜歡得不得了呐。
”
“咱們村的人也問我了。
”李氏笑道。
陳老漢便道:“那你們商量着賣吧。
”
女人們便七嘴八舌起來。
“鎮上的絹花要十二文一朵,我們比他們用的料子好,還更好看,要不就十三文一朵?
”大樹媳婦提議。
三樹媳婦覺得有些貴了:“鎮上的人比咱們村的人有錢,十三文一朵會不會太貴了?
”
“一點都不貴,我還想賣十五文一朵呢。
”陳小桑道。
幾個樹媳婦倒抽口涼氣。
陳老漢忍不住道:“誰會花十五文買這不能吃不能喝的東西?
”
“各個村子都有殷實人家,為了這麼好看的絹花,願意花十五文呢?
”陳小桑道:“嫂子們做絹花多不容易呀,賣便宜了好虧的。
”
二樹媳婦忍不住道:“這個挺容易的。
”
大樹媳婦也點頭:“我一天能做十來朵。
”
一開始她們不知道怎麼做,可學會後,她們越做越順手,還真不費勁。
陳小桑确認真的簡單後,便道:“那就十三文一朵吧,我們還花了好多銀子買這些布料,掙的銀錢還得分一半給大郎哥呢。
”
這事兒大家一早就知道,對此也沒什麼意見。
倒是沈大郎有些過意不去:“我就是出了幾十兩銀子,活兒都是嫂子們幹的,不用給我分這麼多,一成就夠了。
”
老陳家的人可不答應。
“你出幾十兩便是入股了,說好一半就一半。
”
“你還把這些布頭從京城帶回來,這些還不是費力麼?
”
沈大郎道:“趕馬車的是田豐。
”
陳二樹反駁:“若是你不幫着趕我們的馬車,田豐便不能将布頭帶回來。
”
沈大郎覺得自己再多說,老陳家的人能一塊兒來念叨他。
為了自己的耳朵,他隻能不要臉了。
大樹媳婦把前幾天幾人做的絹花都拿出來給陳小桑:“我們做的時間短,隻做了百來朵,今兒又送出去一些,隻剩下七十多朵了。
”
陳小桑接過籃子:“夠了夠了,這價錢不低,買的人肯定少。
”
大樹媳婦想想也是,能賣出七十多朵都算不錯了。
第二天的流水席開得更早,幾乎是大家吃早飯的時候就開了。
于是村裡人早飯也不吃了,全家老少一塊兒來老陳家吃飯。
陳小桑挽着籃子,樂呵呵跟人兜售絹花。
沈大郎則站在她對面招待人。
一擡頭,就發現她已經拿起絹花來跟人介紹了。
村裡媳婦們一看就很喜歡絹花,可一聽到要十三文一朵,又趕忙放下。
十三文啊,若是買鹽,夠一家老小吃一個月了。
沈大郎走到她身邊,看了眼她的籃子,果然一朵都沒賣出去。
他看了眼四周,便跟陳小桑道:“賣給有錢人吧。
”
“今天還會有鄉紳地主來麼?
”
“應該還有,昨天來的是住得近的。
”沈大郎對縣城那些鄉紳地主的名字都已經背熟了,昨天招待的人一減,還有不少。
陳小桑便道:“等他們來了,你就給我使個眼色。
”
沈大郎看了眼她的籃子,道:“你先去吃早飯吧,這會兒還早。
”
陳小桑看看天色,确實還早,她肚子也餓了,便找了個空位子,盛了一碗粥吃起來。
一大早做席面來不及,老陳家幹脆蒸饅頭,再煮粥,又快又好。
村裡人平日可舍不得這麼吃白面饅頭,吃得那叫一個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