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農門小藥娘:将軍,我當家!

第137章 不用羨慕我

   三個柱子越比跑得越快,陳小桑看得有意思,也加入他們,最後還在地上劃了起點線和終點線,看誰跑得快。

   大柱年紀大,一直赢,大家紛紛抗議不公平。

   最後一商量,由大柱背着小桑,跟二柱背着的三柱比賽。

   等屋子裡一小鍋鹵菜出來時,兩個小的笑得停不下來,兩個大的氣喘籲籲。

   大樹媳婦看得好笑,喊了他們進來吃豬下水,大柱二柱背着兩個小的朝着廚房沖。

   等他們到廚房時,大家已經一人端着一個碗吃上了。

   陳小桑湊近陳老漢身邊,陳老漢夾了一塊小的喂她。

   她燙得咬着,舌頭都不敢碰一下。

   “這可不比肉差呀!
”陳大樹驚訝道。

   陳二樹連連點頭:“要是再辣點就好了。

   陳四樹搖搖頭:“不是辣,就是要再加點……”

   加點什麼他說不清楚,但就覺得燒了點什麼。

   三個柱子已經捧着碗吃得歡快了。

   李氏嘀咕:“挺好吃的呀。

   跟以前的紅薯比起來,簡直太好吃了。

   她瞥了眼幾個兒子,覺得他們就是好東西吃多了。

   趕明兒煮幾天紅薯給他們吃。

   陳小桑仰了脖子,那塊鹵大腸掉進嘴裡,她細細嚼着,點頭:“好吃!

   李氏立刻有了理由了:“小桑都說好吃,你們還嫌棄呢?

   陳二樹聰明地不吭聲了,陳四樹還往槍口撞:“是挺好吃的,就是覺得還差點回味。

   “還回味呢,我看你就是好東西吃多了挑嘴了。
”李氏很是看不慣四兒子這不知生活艱辛的樣子。

   陳小桑吃完,細細琢磨了下,附和道:“是少了回味。

   陳四樹指着陳小桑就跳起來:“聽到了吧娘,小桑也說少了回味!

   陳小桑疑惑琢磨。

   明明是跟鹵豬頭肉一樣鹵的呀,為什麼還差點呢?

   她托着下巴想啊想,腦中靈光一閃,高興道:“我知道了,是麻!

   見衆人看向她,陳小桑提議:“娘,你多加點花椒和辣椒嘛,肯定比現在好吃。

   李氏嘀咕:“我覺得挺好吃的呀。

   陳小桑就道:“我們拿去賣嘛,越好吃買的人越多呀。
娘,你就試試嘛。

   “咱們再試試吧?
”大樹媳婦提議道。

   閨女和大兒媳婦的面子李氏是要給的,按着陳小桑提議的多加花椒和辣椒。

   煮好一鍋後,李氏又給一人盛一碗。

   大家一吃,眼睛都亮了。

   二柱吃得兩個腮幫子鼓鼓的,含糊着喊:“好吃,比以前的好吃!

   李氏咬一塊,又麻又拉,弄得她一腦門的汗。

   她想不吃了吧,又覺得還想嘗嘗,就又吃了一塊。

   明明不能吃辣的李氏竟然被刺激地将一碗鹵豬下水吃完了。

   一向嘴巴沒味兒的陳老漢吃得也點了頭:“挺香的。

   看大家都滿意了,陳小桑開開心心吃自己碗裡的豬下水。

   陳四樹驚奇問陳小桑:“為什麼加了了辣椒和花椒,就變得這麼好吃呀?

   陳小桑咧嘴道:“因為豬下水味道很重呀,想好吃,就得用更重的味道壓下去嘛。

   陳老漢放下碗筷,對陳大樹道:“老大,這個鹵豬下水按十文錢一斤賣吧。

   陳大樹也覺得豬下水的滋味不錯,十文應該有人買。

   第二天二樹媳婦就起來燒火,李氏忙着鹵豬下水,大樹媳婦再一旁切片。

   陳老漢帶着四個兒子去挑肥。

   家裡養的雞多,又有不少鹌鹑,兩個兒媳婦每天都要把混了糞的灰換出來堆在坑裡漚肥,陳家的肥料是很多的。

   陳老漢琢磨着種些耐旱的作物,琢磨來琢磨去,覺得該種高粱。

   一來高粱耐旱,二來高粱也好填抱肚子,種起來也不麻煩。

   不過他家好幾年沒種高粱了,家裡也沒留種,就讓李氏去村裡跟人換。

   村裡換種子是經常的事兒,可李氏一換就是三擔種子,這可讓陳家灣的人懵了。

   村裡人來問了,李氏也不瞞着,就把陳老漢的打算給他們說了。

   有些人家起了心思,畢竟麥子收成不好,多種點總是好的。

   壯勞力多的人家也不歇着,跟着又去犁地了。

   有些人家聽得冷笑,覺得這是傻子才幹得出來的事兒。

   錢氏嗑着瓜子跟村裡人唠嗑:“地裡沒水,你種再多還不都得幹死?
我看就是白費力氣,種得越多收成越少。

   有人不贊同:“幹活越多才能收成越多吧?

   錢氏吐了瓜子殼到地上,“想收成好,就得多挑水,把種下的莊稼保住,才能活下去。

   “你瞅瞅我家青山,帶着兩個兒子見天給地裡澆水,不都活下來了麼?

   其他人聽得也覺得有道理,真幹旱起來地裡沒水種再多莊稼也是白瞎啊。

   種一家口糧都累個半死了,再多種,還不得累死個人喲。

   算了算了,去年留的糧食多,他們還是不遭這份罪了。

   錢氏得到村裡人認可後,就到處跟人說陳寶來傻的事兒。

   陳小桑放學回來時,錢氏正端着碗坐在大榕樹下跟人唠嗑。

   見她過來,錢氏陰陽怪氣道:“哎喲,咱也不知這是個什麼世道,女娃娃也能去讀書了。

   陳小桑才懶得搭理她呢,她還着急帶着三個柱子回家幫忙洗豬下水呢。

   錢氏見陳小桑不理她,反倒更惱了,筷子連着敲碗,陰陽怪氣道:“咱們村可得出個女秀才了,見天往學堂跑,也不知道學了個什麼東西回來。

   陳小桑聽得不高興了,頓住腳步,扭頭問錢氏:“大娘也可以把你孫女送去讀書考女秀才呀,不用羨慕我。

   錢氏氣得驚呼:“丫頭都去讀書了,家裡的活兒誰幹呐?

   大柱疑惑了:“你家女孩要幹活嗎?

   錢氏簡直覺得這個大柱是傻子:“丫頭不幹活生出來幹嘛?

   本來就是賠錢貨了,還不得在她們嫁人錢多讓她們幹活補回養她們的糧食,那就太虧了。

   大柱驚奇道:“當然是疼她啦,我小姑從來不幹活,家裡什麼好吃的都給她先吃呀。

   錢氏冷笑:“你們家把個破襖子當寶貝供着呗,你問問村裡誰家閨女不幹活的?
不幹活的丫頭可别想嫁出去。

   誰家說親不得四處打聽,找最勤快能幹性子又好的?

   這陳小桑都七歲了,還十指不沾陽春水,誰會要她?
娶回去當祖宗供着呀?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