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操碎了心
“總不能由着他們說吧?
小桑聽着得是什麼滋味。
”李氏拍着床闆道。
閨女才幾歲啊,就得聽這些閑話。
她恨不能剪了那些人的舌頭。
陳老漢也拿不定主意,一口一口吧嗒着旱煙。
愁啊。
夫妻兩是一點話都沒了。
陳小桑對着門一陣敲:“爹,娘,你們開門呀。
”
陳老漢就往門指了指,對李氏道:“開門吧。
”
李氏瞪他一眼,邊開門邊念叨:“就會指使人。
”
陳老漢咳嗽兩聲,聲音也軟了幾分:“我這不是去縣城跑了一天,累着了嗎。
”
門一開,陳小桑就鑽進屋子,高高興興爬上床,湊近她爹:“爹,明天我們去舅舅家吧,白天舅舅都托人問我們什麼時候去呢。
”
陳老漢吹出一口煙,眯了眼:“我忙着呐,不去。
”
陳小桑很失望:“可舅舅舅娘都想我們了呀。
”
李氏關了門,走到床邊坐下,對陳小桑道:“你爹還得幫着你富貴哥家忙活呐,去不了。
”
“還要多久才能弄好?
”
“今兒入棺了,在家放五天再擡上山。
”陳老漢應道,“富貴也沒個叔叔伯伯的,我得在家幫他張羅。
”
陳小桑歎了口氣:“富貴哥家真可憐。
”
“人年紀大了,都得走這一步。
”陳老漢随口說着。
說完才雙眼一亮,拽着過來的李氏道:“老婆子,你都一年沒回娘家了,大哥二哥三嫂該想你了。
”
李氏“嗨”一聲:“都多大年紀了,想什麼想。
”
才成親那會兒,她倒是想娘家想得緊。
可如今跟老頭子都過這麼多年了,娘家爹娘也早沒了,兄弟間還有什麼想不想的。
老頭子給她擠眉弄眼,“都一年到頭了,怎麼也得回去看看。
”
李氏煩得瞪他:“家裡這麼多事呢,我還得跟家照應着。
”
“有大嫂她們呀。
”陳小桑兩隻腿伸直了,将穿着鞋子的腳伸到外頭,對她娘揚起燦爛的笑臉:“娘,我想大舅他們了,還有表哥們。
”
陳老漢趁機慫恿:“那些糟心事不看不聽不就得了,你帶小桑去大舅哥家住幾天,等回來,那些事兒都淡了。
”
用手在陳小桑腦袋上方指給李氏看。
李氏精神一振,頓時高興起來:“成,明兒我回娘家瞅瞅,小桑你得早些起來,咱可得走呐。
”
陳小桑挺直腰杆子:“放心吧,我不是那個賴床的孩子,我長大啦!
”
原本抑郁的李氏摸摸陳小桑的小腦袋:“去找你二嫂,讓她幫你打水泡腳,一會兒娘就去陪你。
”
陳小桑應了一聲,從床上跳下來,高高興興跑出老陳家的屋子,順道還把門給爹娘關起來。
為了讓大人們安心,她還得自己幫他們出主意怎麼瞞着自己。
她真是為了這個家操碎了心呐。
陳小桑憂傷地仰着小腦袋看着房梁。
正經過的大樹媳婦被她的神情逗樂了:“你在幹啥呢?
”
“我太難了。
”陳小桑雙手背在身後,連連搖頭。
原本大紅色的綢子,已經褪成紫紅色了。
可紮在她頭上,還是好看得緊。
大樹媳婦更樂了,一個小屁孩,能有什麼難事。
她也不細問,牽着陳小桑的手往外走:“你泡腳了嗎?
”
“沒有,娘很爹說事呢,讓我找二嫂打水泡腳。
”陳小桑小短腿一下一下往前探,腦袋上下起伏,紫紅綢子随着她的動作晃悠來晃悠去。
大樹媳婦“嗨”一聲:“找什麼二嫂,大嫂不就在你跟前嗎,大嫂給你打水泡腳去!
”
陳小桑高興地咧了嘴樂呵:“謝謝大嫂。
”
大樹媳婦瞅得滿足,見小姑子牙都換好了,整齊白淨,心裡高興啊。
要是她能生個這麼聰明又好看的閨女就好了。
等她進屋子,看到兩個傻兒子正跟拉着三柱問問題時,才稍稍冷了些。
還沒高興多長一會兒,就聽二柱問大柱:“哥,你說我們是不是比爹娘聰明了?
”
大柱想也不想道:“那當然,我們比他們多讀了那麼多書呢。
”
三柱覺得大哥二哥說得不對,畢竟:“他們比我們大好多,懂好多事呢。
”
大柱擺擺手:“也就比我們年齡大點,等我們長大了,肯定比他們強。
”
大樹媳婦磨牙,這兩小子,真是欠揍。
欠揍的兩小子一點沒察覺,還互相鼓勁:“以後家裡除了小姑和三柱,我們就是最聰明的人了。
”
陳小桑閉了眼,不忍心再看。
果然,沒一會兒就聽到大柱二柱的哀嚎。
等她再睜眼,兩個柱子抱着腦袋蹲在地上,委屈巴巴地瞅着大樹媳婦。
大樹媳婦雙手掐腰,瞅着兩個兒子就氣不打一處來:“誰就比你們年紀大點?
”
大柱二柱哪裡敢應話,一個個縮成一團不敢吭聲。
大樹媳婦氣得點着兩人的腦袋:“幹啥啥不行,就會吃飯吹牛。
瞅瞅你們兩個,坐下一大團,站起來跟竹竿似的,怎麼就光長個不長腦子呢?
”
在娘的淫威下,兩個柱子屁都不敢放。
至于三柱……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他才不敢惹火上身呢。
還是陳小桑疼兩個柱子,巴巴跑過去,抓着大嫂的手晃悠:“大嫂不要氣,會氣壞身子的。
”
瞅着她軟軟的一團,大樹媳婦氣全沒了,帶着小桑就去舀熱水。
等她端了一盆熱水,帶着陳小桑出了廚房,兩個柱子才松了口氣,湊到一塊兒又嘀咕上了。
二柱感歎:“娘越來越兇了。
”
大柱不贊同地瞅了他一眼:“是你長大了。
”
三柱趕忙對他們做噤聲的動作:“讓大娘聽到了,又得抽你們了。
”
兩個柱子脖子一縮,誰都不敢多話了。
還好,他們有小姑。
隻要小姑在,就能護着他們。
可第二天一早他們就得知小姑要去舅爺爺家了。
大柱二柱心痛的不行,一個個拽着小姑就不松手。
“你什麼時候回來?
”
陳小桑想了想,便道:“得住十來天吧。
”
要是村裡流言不停歇,就得多住些日子。
可一瞅見兩個柱子眼淚汪汪的,她就不忍心說,隻能叮囑他們:“你們少說話,多做事,不要惹你們爹娘生氣。
”
說着,又擔憂地瞅着兩個柱子:“我不在,你們可怎麼辦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