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農門小藥娘:将軍,我當家!

第131章 想當姑奶奶

   明明過年該修水渠的,非得修堤壩,弄得大家更慘了。

   沈大郎心頭一動,低頭看氣呼呼的小丫頭,問道:“你聽誰說的?

   “我自己想的呀。
”陳小桑應道,“我舅舅被抓了,舅娘他們都沒糧食吃了,我爹還把家裡好多糧食送給他們了。

   沈大郎瞅瞅四周,見沒人看他們,他把陳小桑抱到懷裡,嚴肅道:“這些話不許在外面說。

   陳小桑扁嘴不說話了。

   沈大郎看小丫頭還生氣了,狠了狠心在旁邊給她買了串糖葫蘆。

   三個柱子眼饞地瞅着他,他咬了牙,又買了三根,分給他們。

   二柱有好吃的,嘴巴可甜了:“大郎叔最好了!

   大柱不樂意了:“為什麼叫叔呀,應該叫哥哥才對。

   沈大郎才比他大兩歲呢,叫叔叔他好虧呀。

   二柱遲疑:“興義爺爺喊爺爺老大哥呀,咱們就得喊大郎叔叔了。

   他怕自己算錯了,還問陳小桑:“小姑,我說的對嗎?

   陳小桑點頭:“沒錯!

   大柱不服氣:“他們又不是姓陳的,怎麼按着我們陳姓算輩分呀?

   一般的村子都是一個姓,比如陳家灣、劉家橋。

   這些村子都是一個祖先過來定居後,生的後代,所以每個同姓的村子扒拉出來都是親戚。

   是親戚就有輩分,見面就是爺爺奶奶,叔叔伯伯的。

   陳小桑的輩分不大不小,可大柱幾個比她小一輩的輩子就小了,見到這個是叔,遇到那個是爺爺。

   前幾天村裡一家剛生的小毛孩,三個柱子得喊叔。

   這事兒對大柱打擊太大了,這幾天正對輩分很在意。

   陳小桑覺得他說的也有道理呀,于是就看向沈大郎:“那你喊我小姑,讓大柱他們喊你哥好不好?

   沈大郎都氣笑了,“喊你姑奶奶不是更好?

   陳小桑越想越覺得不錯。

   她還挺想當姑奶奶的呢。

   陳小桑美滋滋的想着,一扭頭就見沈大郎沉了的臉色,她立馬抱緊了沈大郎的肩膀,調轉話頭去勸大柱:“爹都喊興義叔老弟了,你們要是喊叔,不是跟你們爹一個輩分了嗎?

   大柱有點繞不過來,猶豫着咬了糖葫蘆,問陳小桑:“是這樣的嗎?

   “當然啦,你要是把你爹喊哥,你爹得打你的。

   平日裡都是大樹媳婦管着兩個柱子,大柱媳婦該打孩子的時候毫不手軟,被打得最多的大柱就怕她。

   可他娘時不時要說”等你爹回來收拾你”的話,大柱就覺得他爹打人更疼。

   比他娘還吓人呀,那還是不了:“我還是喊大郎叔吧。

   陳小桑還可惜呢:“你可以抗争一下呀。

   大柱頭搖得跟波浪鼓一樣:“我怕疼。

   陳小桑覺得他靠不住,就把糖葫蘆往沈大郎嘴邊送,咧嘴笑道:“大郎哥吃。

   沈大郎不愛吃甜的,可人家都送到嘴邊了,他也不好拒絕,就咬了一顆。

   恩,又酸又甜。

   幾人亂扯着到了縣學門口,隔得老遠就見大樹和五樹正在忙活。

   陳小桑高興地喊了他們,兩人回頭,看來看去沒見陳老漢。

   “爹呢?

   陳小桑為難道:“爹丢了。

   大柱還加了一句:“我們不是故意的。

   二柱把糖葫蘆往身後藏:“我們走着走着爺爺就不見了。

   三柱堅定地點頭,表示他們說的都是真的。

   陳大樹聽得臉都綠了:“肯定是你們亂跑,讓爹找不着了!

   陳小桑心虛地低了頭。

   陳大樹急得跳腳:“你們走丢了,爹得多着急呀!

   四個孩子大氣都不敢喘了。

   陳大樹氣呼呼指着大柱幾個,咬牙:“回去再收拾你們!

   說完,叮囑了五樹幾句,就急匆匆往陳小桑幾個來的方向去找人。

   陳五樹着急地往他大哥離開的方向看,做生意都顧不上了。

   旁邊的一個婆子道:“你快點吧,我孫子還等着吃呢!

   陳五樹趕忙回過神,抽了張油紙去包鹌鹑蛋。

   陳小桑看他忙不過來,掙紮着從沈大郎懷裡下來,跑到手推車邊上幫忙招攬客人。

   “婆婆家孫子真會吃,我家鹌鹑蛋最好吃了。
”陳小桑笑呵呵道。

   那婆子被她這麼一哄,剛剛的火氣也消了不少,就道:“你們家的肉又好吃又便宜,誰能不喜歡呢?

   陳小桑甜甜道:“謝謝婆婆!

   後頭擠着的人聽她說話,笑着搖頭:“這麼小就會做生意了,以後可了不得喽。

   陳小桑笑得眉眼彎彎,跟他們聊得火熱。

   大柱還被他爹吓得直哆嗦呢,見小姑去幹活了,他也上前幫忙。

   一會兒他爹回來看他這麼乖,應該不會收拾他了吧?

   這樣的想法一起,他扭頭就喊兩個弟弟:“别吃了,快來幫忙。

   兩個柱子也趕忙上前幫忙。

   有了三個柱子的幫忙,陳五樹的壓力小了很多。

   沈大郎看他們忙活地挺起勁兒,過去跟陳五樹說了一聲,就回了魏先生家。

   正是沐休的日子,魏先生在家寫字,聽說沈大郎又回來時,他才放了筆。

   沈大郎将陳小桑說的那些話一一與魏先生說了,魏先生聽得一愣一愣的。

   “你竟是能想到這些?

   他才十一歲啊!

   魏先生激動不已,好似已經能看到沈大郎中進士,封官進爵了。

   沈大郎毫不猶豫道:“并非我想的,我不過道聽途說。

   魏先生心中的喜悅被驅散不少,下一刻看向他時又滿是慈愛。

   難得有大郎這般不貪功勞的孩子呀。

   他對這個學生真是越看越喜歡,恨不得立刻将他收入縣學。

   可惜啊……家境過于貧寒,讀不起書呀……

   想到這兒,他心情又沉重起來,又想到幹旱的事兒,更是連連搖頭:“都大旱了,還能去哪兒找水源呐。

   真要找得到水源,縣令早去找了。

   沈大郎卻不贊同他的話:“咱們縣就有一條大河經過,若是能修水渠将水引到各個村子,地裡的莊稼就能活了。

   魏先生當然知道他們縣的大河,從縣志看那是連着海的,供田地用倒是夠了,隻是……

   “就算想挖也沒那麼多人手。
”魏先生連連搖頭,坐到椅子上。

   想到陳小桑的話,沈大郎堅定道:“若是再招徭役呢?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