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滿載而歸
每個人病情不同,她不會信口胡說。
她這話倒是讓東家心頭安定不少。
他便道:“明天晚上,我帶我家夫人去你們醫館看看。”
“晚上我們要回家的。”陳小桑很為難:“你不能白天去嗎?”
到晚上城門會關,他們出不去,就回不了家。
“我夫人畢竟是一位女子,總不好在大白天當着衆人的面去看不孕症。”東家也很為難。
早就聽說縣城有位神醫,他還派人去請過,想讓神醫去他家給夫人看看病。
誰知道那位神醫傲氣地很,說是不出外診。
他家夫人到醫館門口,往裡頭一看,全是人,又回家了。
這一拖,到現在都沒去看過。
陳小桑不以為然:“身子不好就要看病,這有什麼不好的。”
東家到底拉不下臉,對陳小桑道:“若是你師父願意外診,我給十兩銀子的診金。”
“不成呀,我師傅出外診了,那些來醫館看病的病人就看不了病了。”
酒樓東家擰了眉頭:“二十兩。”
陳小桑歎口氣,擰緊了眉頭看他:“我師父以往出外診,診金要二百兩。”
酒樓東家:“……”
這是哪兒來的富貴人家往外撒錢?
他的酒樓雖然掙錢,花銷也不小,一出手就是二百兩,還是請一個不知道能不能治好病的大夫,他是舍不得的。
酒樓東家歇了心思,跟陳小桑扯起其它的事。
掌櫃秤完牛肉回來,在外頭等着的沈大郎才跟着敲門進了屋子。
陳小桑跟着提着裝滿牛肉和牛肚的籃子的沈大郎,跟東家揮手告别後,高高興興坐上牛車離開了。
酒樓東家看了一會兒,又去招呼客人。
隻是看到酒樓門口經過的孩子,他又忍不住歎氣。
他都三十多了,還是隻有幾個庶子,再這麼下去,怕是生不出嫡子了。
正要轉身離開,就聽到一個男子的聲音道:“你真的全好了?”
“好了,如今是調養身子。雲神醫說了,再過兩個月,我就能幹活了。“
“哎喲,這可真是神了!我記得之前你那個大包快比脖子大了吧?”
“可不是嗎,看了不少大夫,都說我要死了。還好遇着雲大夫了,這麼快就給我治好了。”
酒樓東家忍不住朝着聲音走過去,就見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正跟旁邊的四十多歲的男子閑聊。
“這位小友,那位雲神醫真有你說的這般神?”
長生應道:“我病都被治好了,這還能有假啊?”
旁邊的那個四十多歲的男子插話:“這位老爺不知道,長生當時的脖子,長了這麼大一個包!”
他邊說,邊用手在長生脖子上比劃。
酒樓東家聽得心驚:“你怎麼治好的?”
“雲神醫給我割了,又是紮針又是喝藥,這不,養一養好了。”
長生最近天天跟人說這些話,早就說順嘴了,這會兒說起來還有聲有色。
酒樓東家聽得起勁,也蹲下身子,跟長生聊起來。
長生是醫館最早的病人,見了不少疑難雜症病人來醫館治病。
他把那些人得的病和故事一一講出來,酒樓東家聽得都起勁兒。
越聽越激動,晚上回家就找了夫人說這個事兒。
他夫人還是不樂意當衆去看病。
酒樓東家便勸她:“他們醫館有後堂,若是不行,你讓她帶你去後堂看。”
看他夫人還在猶豫,他問她:“你不想有自己的孩子?”
夫人猶豫了。
兩人一商量,決定還是先去醫館試試。
陳小桑還不知道這事兒。
她和沈大郎坐着牛車到醫館門口,把李氏給吓了一跳。
問完知道是怎麼回事後,她才松了口氣。
正好家裡沒有盤子碗,這些拿回家就能用。
不過瞅着手頭的牛肉,她還是心疼:“牛肉貴,你買這麼多咱家怎麼吃得完呐?”
“今天吃不完,明天也能吃嘛。”
李氏就道:“明天也吃不完。”
二十斤牛肉牛肚啊,除非不吃糧食光吃它。
李氏想了想,拿出一斤牛肉一斤牛肚,送去不遠的吳家。
吳家聽說是鹵牛肉,吓了一跳。
吳家老嫂子驚了,說什麼都不要。
李氏就道:“小桑前些日子還找你們幫忙了,我們回些牛肉不過分。”
話說到這份兒上,吳家老掌櫃就讓吳家老嫂子收下了。
等李氏走了,吳家老嫂子埋怨吳家老掌櫃:“這東西不便宜,怕是得一兩銀子了,你手下了,咱拿什麼還禮呐!”
聽說要一兩銀子,吳家幾個兒子兒媳也呆了。
老陳家也太闊綽了,一出手就是一兩銀子的東西。
他們哪裡知道陳小桑是便宜買來的。
吳家老掌櫃應道:“她都送來了,你好意思往外推?”
“可是這……這也太貴了!”吳家老嫂子嘀咕。
一扭頭,幾個孫子正對着她手裡的油紙包流口水。
吳家老掌櫃道:“前些日子,我不是托人從柳州帶了好幾壇酒回來嗎,讓老大拿一壇子給老陳家送去。”
吳家大哥傻眼了:“爹,那酒你自己都舍不得喝的。”
那酒比這些牛肉牛肚還貴呐。
“咱的回禮要是不比老陳家多,他們看輕你妹子了怎麼辦?”吳家老掌櫃擺擺手:“送去送去。”
就算送走一壇子,家裡也還有兩壇,夠喝的了。
吳家衆人一想,對呀,他們妹子怎麼說也是縣城嫁出去的姑娘,沒道理娘家比婆家摳搜。
吳家大郎抱着一壇子酒送去醫館。
李氏以為是普通的酒,沒在意就收下了。
村子裡的陳老漢今兒一個勁兒打噴嚏,幹活也不利索。
他好不容易熬到傍晚,琢磨着小桑他們要回來了,便留下一大幫正幹活的人,自己扛着鋤頭回家。
村裡人一見到他,就道:“寶來伯,你家小桑把縣城都買回來了!”
陳老漢眉頭一跳,就擺擺手:“她有錢買還沒力氣拿。”
“她沒力氣拿,有大郎拿,你還不知道大郎的力氣?”
陳老漢心慌了。
閨女昨天才掙了二百兩,不會今兒全給花光了吧?
村裡人還不罷休,非得給他比劃:“也不知道買的什麼,牛車都堆成小山了,你家的牛都拉不動,她還是包了個牛車把人拖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