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相遇 第100章 大哥算計姜笙
姜笙想吃糖葫蘆了,雖然上次才吃了沒多久,但大哥覺得糖葫蘆太甜會導緻牙齒壞掉,所以禁止她經常吃。
沒辦法,姜小姐雖然懷揣三哥給的巨款,但誰讓她最聽大哥的了呢,隻能每次望着糖葫蘆流口水。
如果可以,她希望糖葫蘆能懂事點,在自己張嘴的時候掉進來。
遺憾的是,糖葫蘆一直都不太懂事。
馬車疾馳,紅彤彤的甜果果就這麼擦肩而過,姜笙吸了吸口水,坐回馬車裡,卻發現五個哥哥全都盯着自己。
嚯,這可是五雙大眼睛,還都透着意味深長,姜笙要不是膽子大點,估計能吓尿褲子。
隻是還不等她氣呼呼地責問他們,大哥許默就開口了,“小姜笙,你想不想吃糖葫蘆?
”
想啊想啊,做夢都在想。
姜笙咧開嘴笑了,但自小養成的警覺讓她很快收起笑容,警惕地看着許默。
老話說得好,事出反常必有妖,大哥自己不允許經常吃糖葫蘆,現在又主動提糖葫蘆,肯定是要出幺蛾子。
老話又說了,以不變應萬變。
所以小姜笙繃着嘴,用同樣堪比燭火的大眼睛盯了回去。
一時間,馬車裡六雙大眼瞪小眼,誰也不眨眼。
好大會,鄭如謙第一個受不了,揉着太陽穴嚷嚷,“你們在幹什麼,王八跟綠豆比賽嗎?
”
溫知允輕吐一口氣,眨眨眼皮,隻覺得淚水快要溢出。
方恒和長宴亦是低下頭,輕輕按摩眼眶。
隻有許默定定地望着姜笙,良久才歎出一口氣,“我覺得這樣不太好,姜笙畢竟太小了。
”
話落,垂下眼睫。
這下輪到姜笙好奇了,她抓心撓肝地看着許默,“大哥怎麼了?
出什麼事情了?
”
難道是要再給她點錢?
這沒關系啊,給多少她都裝得下,兌成銀票就好了。
姜笙美滋滋地咧嘴笑了。
可沒想到許默還是搖頭,“不行,你做不到的。
”
姜笙的笑容定住了,她幾乎是手腳并用撲到許默膝上,瞪着大眼睛認真道,“不會的大哥,我會做到的,我真能做到。
”
“真的?
”許默還在質疑。
“真的。
”姜笙用力點頭,“其他幾個哥哥也都看着呢,姜笙可以的。
”
其他哥哥忍着笑沒說話。
許默揉了揉太陽穴,輕笑出聲,“既然這樣,那接近喬雨荷的任務就交給你了,我會讓老三和姜三姜四保護你,隻需要讓她心甘情願跟我們見面即可。
”
喬雨荷,就是那員外家新婦,也是孫玉的第三位小妾。
這件事情并不算難,有方恒和姜一姜二保護着,基本上是安全的。
姜笙雖然意外,但也會答應。
唯一的問題是,她的性子狡黠,許默如果主動提出要求,姜笙勢必提出幾十串糖葫蘆作為交換。
可是糖葫蘆吃多了真的傷牙齒,為了保護妹妹那一口小白牙,許默挖了個小陷阱,小姜笙也呆,直接跳了進來。
這下好了,事情有人辦了,糖葫蘆也不必買了。
許默攏着衣袖,清風霁月地回了小院。
徒留姜笙立在原地,苦思冥想,總覺得哪裡出了點問題。
嗯,好像失去了點啥。
幸好,任務不算太難。
喬雨荷頗得孫玉寵愛,納入孫府以後連生一子一女,雖然比不得正室夫人,但也算過得不錯的。
根據姜三調查,喬雨荷最喜出入府城的成衣店,每每帶着女兒都要購上三五套才肯離去。
而她最愛去的那家成衣店,叫玉珍坊,平均一套成衣就得十兩銀子。
十兩銀子啊。
姜笙想起來自己第一件灰棉襖,才十幾文一個,雖然用的是最差的棉絮,走線也歪歪扭扭,但已經幸福到讓她不肯脫下。
真不知道十兩銀子一套的衣裳,得好看成什麼樣。
姜笙一邊嘀咕,一邊讓張姑姑給她挑衣服。
玉珍坊算是安水郡最大的最華麗的成衣坊,裡頭出入的都是富貴人家,姜笙想要過去偶遇喬雨荷,總不好穿的太寒酸。
可她才幾件衣服啊,挑來挑去,就是挑不出一件好的,能拿得出手的。
張香蓮有些後悔,“這些時日竟忙着做臘肉了,都記不起給小姜笙做兩件衣裳。
”
可現做也來不及了。
隻能勉強挑出一件月白色棉布長裙,搭雪青色棉布長襖,再紮兩條小麻花辮垂着過耳朵上方,配着姜笙圓潤的小臉蛋,乍一看過去也是個幹淨讨喜的小姑娘。
到了首飾,姜笙更是寒酸可憐,别說金銀飾品,連個頭花頭繩都沒有。
張姑姑也沒有,隻能為她别上一隻小野花,輕聲道,“我們小姜笙啊,就像野花一樣,生機勃勃,誰都吹不滅。
”
這寓意好,姜笙高興地連連點頭。
等裝扮結束,跳到哥哥們跟前,小姑娘還扯着衣擺轉了個圈,“好看嗎?
”
“好看。
”毫無審美的哥哥們全都點頭。
隻有溫知允微微蹙眉,覺得妹妹頭上太素了。
“那我出門了。
”姜笙顯擺完,蹦蹦跳跳往外走。
方恒戴上錐帽,帶着姜三姜四,遠遠地綴在她身後,看着她走出簪花小院,看着她走近玉珍坊。
原本哥哥們謀算的是,讓姜笙在門口等待喬雨荷,或裝作偶遇,或求救幫忙,避免在玉珍坊内出現其他麻煩。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姜笙剛到地方,就看見喬雨荷帶丫鬟進玉珍坊的背影。
沒辦法,姜笙也隻能跟着進。
卻在門口被人攔住。
攔路的是個婦人,眉眼還算和善,“哪家的小丫鬟,可有預定?
”
姜笙一愣,才發覺自己是因為打扮太素靜,被當成取衣裳的丫鬟了。
她有心順勢編造一個身份,卻又怕被發現,隻好乖巧道,“是姜家的。
”
姜笙,姜家,簡直天衣無縫。
她正美滋滋,守門婦人卻聽成了“江家”,忙不疊打開大門,“姑娘快請進。
”
又高喊了一聲,“江家三小姐來取衣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