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豐京 第353章 又一新年
姜笙果真趕在大年初一去了趟江家,天都還沒亮,她就開始敲門。
門房揉着眼睛,迷糊着打千兒,“姑娘新年快樂。
”
大戶人家圖喜慶,都愛在新年前後給點随年錢,姜笙今年富有,摸出顆金瓜子遞過去。
門房當時就清醒了,捏着金瓜子又聞又咬,像是在确定真假。
等反應過來主家不可能給假的,他跪在地上磕了個頭,“姑娘萬福。
”
這樣的頭,持續到進入德仁院。
江老夫人已經醒了,正在梳洗,看到她露出笑容,“昨兒可吃餃子了?
”
“吃了,羊肉餡的。
”姜笙依偎過去,“也給祖母帶着呢,羊肉溫熱,适合您吃。
”
沒有那麼多寒暄,也沒有什麼客氣,祖孫倆終于有了獨屬的默契。
她們相伴吃了新年的第一頓餃子,第一頓飯。
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安排,廖氏與江承歡沒有出現在她們的視線裡,安靜到不像話。
倒是江承瑜聞着香味過來,啃了半隻大羊腿,直呼美味。
“這羊肉可比之前的好吃多了。
”她是二房嫡女,從來不缺羊肉吃,說的話也就更有信服力,“膻味輕肉質嫩,姐姐在哪裡買的?
我也要去買兩隻給爹娘吃。
”
姜笙捂着嘴笑。
當然是在她的三哥哥在邊疆偷偷留的啦。
大渝王朝與鞑虜多沖突,繳獲羊肉時有之,通常被饑腸辘辘的戰士們分食,少有能夠留下來的崽苗,還能運到遙遠的豐京來。
就這兩頭,已經快要見底,再買無門。
江承瑜直呼可惜,“要是悠然居能用上這樣的羊肉,生意絕對更上一層樓。
”
不止悠然居,哪怕是肉販攤上換成這種羊肉,客人品嘗過也會回頭。
說到底,好吃才是真谛。
姜笙心神微動,原本支持二哥壯大羊群的話隻是戲言,這會倒讓她真的萌生出念頭。
“好好吃哦,真的好吃。
”江承瑜還想吃,奈何肚容量有限,隻能遺憾地揉搓肚皮。
姜笙回過神,大方安慰她,“别擔心,晚上還有。
”
“真的嗎?
”江承瑜高興起來。
晚上确實有,不止羊肉餃子,烤羊排,還有盛大的煙花。
去年她尚且在二進小院裡仰着頭遙觀,今天就能站在煙花下近距離欣賞。
巨大的焰火在空中爆開,絢麗的顔色紛紛下落,江承瑜在旁邊手忙腳亂地躲避,還不忘拉一把姜笙。
遠處是喧嚣的熱鬧,近處是含笑的祖母。
哥哥們應該也在二進小院觀看吧,是議論大哥的會試,還是讨論二哥的生意,又或者四哥停滞的醫術,還是五哥沒出息玩木頭。
但不管怎麼樣,這個世界真美好啊。
姜笙想起來自己在佛祖跟前許下的誓言,想起來奢求過的溫暖,如今都近在咫尺,觸手可得。
“新年了,姐姐有願望嗎?
”江承瑜在炮竹聲中扯着嗓子問。
姜笙再次合上手掌,抵于唇前。
她的願望是,這一刻的幸福,永遠延續下去。
所有人都好好的,不要生變。
三哥除外。
姜笙希望他回家,待得天下太平,不要有人年背井離鄉。
豐京的繁華染不到北疆。
豐京的煙花北疆也看不到。
但幸好,新年是每個大渝王朝人最神聖的節日,是他們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好好圍聚的時光。
“嘭,嘭,嘭。
”
三聲槍響過後,方恒收起火铳,回到熱烈的帳篷。
戰事吃緊,他們沒有煙花炮竹,也不能燃放煙花炮竹,但沒關系,隻要有聲響,那就是過年。
從十幾到三十幾歲不同年齡的男子舉起大碗,仰天同敬,再咕咚咚咽下。
“隊長,你要不要也來點。
”姜五正在給别人倒酒,晃着半空的壺問。
軍隊規矩森嚴,也就這個時候能喝兩口了。
方恒擺擺手,回到自己的位置。
“隊長明明是年紀最小的,卻非要裝出最老成。
”姜六在旁邊嘀咕,“難得那麼開心,喝點怎麼了。
”
“也不能這麼說。
”姜一不虧是年紀最大的,把手裡的酒換成茶,“你我知道這是新年,鞑虜也知道,若是他們算着新年的時候警惕低,直接駕着馬兒過來了,你要怎麼辦?
”
到時候一群醉漢,還不是任人宰割。
姜六語塞,趕緊将手中的酒水潑掉。
再仔細看看,喝酒的盡是些毛頭小子,真正年紀大的手裡則都是茶水,還不忘支棱着耳朵聆聽動靜。
等到第一批的人吃好了,需得跟外頭的人換崗,巡邏四周。
戰争就是如此,即便在最歡喜的節日,也要随時警醒,随時戰鬥。
方恒撚起一杯茶,品上兩口,又夾一筷子羊肉看了看,到底沒有進嘴。
“隊長怎麼了?
”姜五倒完酒,席地而坐,“可是擔心鞑虜夜襲?
咱們防禦做的挺好,即便是夜襲也無所畏懼。
”
數十年的仗可不是白打的,雙方早就無比熟稔了解。
好處是各有提防,壞處是誰都打不滅誰。
方恒沒接話,将就喝了口茶,才淡淡道,“不是擔心這個。
”
“那就是擔心大公子會試?
”姜五拎起茶壺續水,“您不是早就想好了,二月請個探親假嗎?
”
大渝王朝也是有人性的,知道戰士想念親人,規定在邊疆兩年即可休三個月的探親假。
方恒參軍時間不多不少,正正好兩年。
三個月的時間,撇去趕路,足夠許默從會試到放榜了。
“也不是這個。
”方恒擺擺手,示意她不要添了,“大哥會試的時間不太好。
”
坐在附近的姜一姜二姜六全都愣住了。
會試時間可是天家定的,據說是綜合了氣候溫度時節各個方面,選出來最适合舉人趕考的時間段。
怎麼在方恒這裡就不好了呢。
隻有姜五蹙起眉頭,試探着問了句,“隊長是不是擔心北疆?
”
這次方恒終于點了點頭。
衆所周知,鞑虜是因為食物不夠才會燒殺搶掠,夏季通常休養生息,也是将士們最常探親的時節。
可許默的會試在二月,放榜在四月,正正好是北疆戰事最嚴重的的時候。
方恒放不下豐京的兄妹,也擔憂着北疆的百姓,隻恨自己分身乏術,竟難以兩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