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相遇 第116章 一泡狗尿
張啟全深吸一口氣,眼圈罕見紅了,“爹娘,我是你們奶大的,但我對得起這個家,是你們看不得我好,認為我無後,一分錢都不願意給我留,你們偏心眼子偏到十裡山後頭去了,憑什麼怪我不孝?
”
“你還想說你爹娘不對?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啊。
”張老太太嚎啕大哭,既有虛假,也真有幾分害怕,“你說,你是不是不想管我了?
我可是你娘啊,你能不管我?
你個不孝的東西,生你不如生條狗。
”
村口的老太太總是如此,說不過你,就開始不講邏輯。
張啟全雖然不怕,但總歸是委屈的。
倒是劉翠再按耐不住,瘋了似的沖過去,擋在相公身前,沖着張老太太就是一頓輸出,“你說你是娘,你可有疼惜過他兩分?
誰家孩子十三歲送出去當學徒,憑什麼不是其他兩個?
憑什麼拿捏最孝順的孩子,你這是當娘的嗎,你這是轉挑軟柿子捏。
我告訴你,你可不是我娘,你再欺負我當家的,我跟你拼命。
”
有些話不說,不是沒長嘴,而是出于孝順。
偏偏當爹娘的人,總是挑着孝順的那個捏。
但孝順的人也總有被逼瘋的時候。
一向溫和的劉翠發瘋似的罵出這番話,張老太太驚住了。
村裡其他人議論紛紛,有同情劉翠的,有偷偷咒罵張家的,還有忍不住站出來主持公道的。
錢村正更是皺着眉頭大喝,“張家的,你們過分了啊。
”
張老太一屁股坐在地上,好久發不出聲。
張啟全倒是恢複過來了,吸了吸鼻子,正要趁機宣傳下買地的事兒。
冷不丁有人在身後抻拽。
他一回頭,就看見姜笙帶笑的眉眼。
“張叔,看那。
”她指了指對面。
張啟全再扭頭,就看見鄭如謙騷包似的走過來,手裡甩着個折扇,有點像府城見過的貴公子,但又覺得哪裡缺了點什麼,怪别扭的。
“咳咳。
”鄭如謙剛一站定,就甩開折扇,故作風流道,“你們就是張家人?
正好,張啟全跟我簽了個書契,說一年幫我賺五十兩銀子,結果沒賺到還賠了,今兒就是跟他回來要錢的,既然你們是一家人,就把五十兩銀子還了吧。
”
他打開一張紙,上面寫了一大堆話,末了有張啟全的名字,上面印着紅彤彤的指紋。
張家人全都吓了一跳。
他們不識字,但是認識張啟全的名字,更知道紅手印加紅印章都是過了官府明路的文契。
也就是說,這五十兩是賠定了。
張家兩兄弟吓得不輕,對視一眼,拔腿就跑。
他們隻是哥哥與弟弟,并沒有太多幹系,不管也沒事。
張家父母也想跑,被鄭如謙攔住。
“你們是他爹他娘,他賺了錢你們要享受,他賠錢你們也得承擔啊。
”鄭二爺陰笑,“五十兩銀子,一分都不能少。
”
剛才還唾沫橫飛的張老太吓得不輕,連聲道,“不不不,我們沒有關系了,他不是我兒子。
”
“真的?
鄭如謙持懷疑态度。
“真的真的。
”張老頭指着四周,“鄉裡鄉親都看着呢,錢村正也瞧着呢,以後老三就不是我們兒子了。
”
所有圍觀的百姓全都往地上吐了口唾沫。
以為人家賺錢了,就黏上去要錢,現在要賠錢了,就腳底抹油地溜。
這種家人,誰攤上誰倒黴。
錢村正也為張啟全心寒,扯着嗓子道,“既然這樣,就寫斷親書吧。
”
本身,在村裡想要跟父母劃清界限,有村正以及鄉親的認可足矣。
但姜笙和鄭如謙不放心,兩個人一合計,拿張啟全簽的分成文契出來,成功吓唬走了張家人,還要到了斷親書。
等過了明路,去官府衙役中做了備案,張家父母的死和活,真正與張啟全無關了,告上衙門都沒人管的那種。
張啟全與劉翠心底感激,賣力吆喝起了買地的事兒。
“這是鄭二公子,來咱們村裡買田,将來種豆角,會優先雇傭賣地的人家,按照天結算,要是簽長工的更優待。
”
錢村正也幫着說話,做擔保。
村裡人放下戒備,缺錢的紛紛意動,最開始是有一家賣地的,很快變成了兩家,三家,五家。
不多會,就買到了六畝地。
按照市場價格五兩銀子一畝,這就是三十兩。
鄭如謙動作快,當場就讓錢村正幫忙,拟了合約,一手交錢,一手簽文契。
等過了明路,這些地就會更疊到鄭如謙兄妹名下,成為名副其實的小員外。
村正門口。
鄭如謙正在跟張啟全商量,要優待買地的百姓,從而吸引十裡鎮更多的百姓賣地。
才得到消息的周志強罵罵咧咧地跑過來。
姜笙湊在張姑姑耳畔嘀咕,“原來廢物就是,連找麻煩都比人家落後。
”
張香蓮原本還有些緊張,聽到這話失笑,最後一絲情緒也都抛之腦後。
她有什麼怕的呢。
夫婿而已,早就和離過了,甚至沒有養育之恩來威脅她。
所以周志強剛一站定,張香蓮就冷臉看過去,單吐出一個字,“滾。
”
溫柔的人冷硬起來,最讓人害怕。
曾經挨打挨罵都忍辱負重,躺在身畔熟悉到骨子裡的人,此刻如此陌生。
她漂亮了,年輕了,疲憊與困苦消失在眉宇,恍惚又和出嫁時一樣溫婉明媚。
周志強後退了好幾步。
姜笙趁機抱出錢村正家的小狗,往他跟前一推,又學着哥哥的樣子吹了吹口哨。
小狗非常配合的在地上尿了一汪。
周志強低頭,看見自己的倒影,他再忍不住,轉身逃跑。
劉翠挽着張香蓮的臂膀,悄聲詢問,“姐,你是怎麼變得如此堅強的?
”
她輕輕一笑,“難道你想過從前的日子?
”
劉翠立馬把頭搖地像撥浪鼓。
那不就得了。
張香蓮淺淺微笑,面容溫婉且姣好。
買地的事兒進行的如火如荼,鄭如謙動作特别迅速,隔天就簽了好幾戶賣地人家的壯年漢子來負責種地,五文錢一天。
十裡鎮有兩個員外,他們雇人種地,通常隻給兩文或者三文錢一天,還會因為做的不好而克扣工錢。
鄭如謙大方給五文,而且當天結算,沒有任何克扣。
這個消息一經擴散,立馬引起了動容,原本給臉色的人全都熱情起來,賣不賣地另說,主要是想領五文錢一天的工錢。
鄭如謙對此不置可否。
十裡鋪村的地簽就簽了,其他村子的田他想買聚在一起的,地勢好的,土壤豐沃的,自然要拖一拖。
拖到百姓迫不及待,拖到他們舍得把連在一起的地賣出來。
逐漸有了奸商的味道。
隻是還不等鄭如謙兄妹高興,十裡鎮原本的兩家員外不高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