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撿了五個哥哥後,京城無人敢惹

第二卷:豐京 第232章 姜笙渴望的煙花

  河南郡的闆栗的确又大又飽滿,但也因為個頭太大難熟,不如河北郡的小栗子更好開口,也更香甜軟糯。

  尤其以遷西縣的品質最為優越。

  “你們是不知道那滋味,剛撈出來的闆栗燙燙的,上頭有個小尖尖,用手一按就能剝開,裡頭的闆栗肉光滑幹淨,放進嘴裡就是一股香甜味兒,再品上兩口,軟糯甘甜在舌尖抿開,真是讓人欲罷不能。
”鄭如謙描述時,仿佛聞到那股味,連吞咽了好幾口唾沫。

  張姑姑睜大眼睛,滿臉稀奇。

  就連許默都好奇地翻動書籍,似乎想再古人的描述中尋找相關美味。

  溫知允和長宴更不必說。

  隻有姜笙“咕咚”了下喉管,圓溜溜的大眼睛咕噜一轉,插着腰道,“我不信……除非,你給我嘗嘗。

  鄭如謙失笑,走過去捏了捏他的小臉蛋,“嘗嘗就嘗嘗,我這次可不僅買了闆栗,還帶來了炒闆栗的砂子。

  他一個眼神,汪小松就竄了出去,不大會,扛出來一袋砂石。

  張姑姑過去幫忙淘洗,再擦幹淨水分,放進鐵鍋裡翻炒至沒有任何水分。

  加入兩大勺的糖攪拌均勻,再潑上兩勺油,最後放進去一斤的闆栗,翻炒至熟透。

  “這怎麼還加糖和油啊。
”姜笙嘀咕。

  鄭如謙撥弄她的小丸子頭,“糖炒栗子,糖肯定是少不了的,油是化糖的。

  姜笙怕了他了,趕緊捂着自己的兩顆小丸子,躲到許默身後,“可糖都附着在殼上,殼又不能吃,加了糖豈不是浪費。

  這個疑問鄭如謙也有過。

  當時遷西縣的老闆回答,“因為糖在炒的過程中會逐漸焦化,焦糖的味道飄揚十裡,能夠吸引來更多的客人,也能讓栗子看起來更美味,更有食欲。

  聽起來很有道理。

  随着張姑姑的炒制,焦糖的味道逐漸飄揚出來,附着在每個人的口腔裡,讓他們對接下來的品嘗愈發渴望。

  約莫小半個時辰後,大汗淋漓的張姑姑盛出來一顆闆栗,在衆目睽睽下剝開,塞到小姜笙嘴裡,讓她嘗生熟。

  炒到噴香的闆栗雖然沒有沾到一點焦糖的味道,但本身的甘甜與軟糯還是瞬間占據了口腔,又沙又綿的口感簡直勾人魂魄,讓人欲罷不能。

  姜笙才咀嚼兩三下,就一擡脖頸,咽了下去。

  “怎麼樣怎麼樣。
”哥哥們全都跟着問。

  張香蓮也笑意盈盈地看過來,“熟了嗎?

  姜笙有點羞赧地繞着手指頭,實話實說,“沒嘗出來……”

  軟綿可口的栗子實在是太好吃,以至于她忘了品嘗生熟。

  哥哥們全都扶額。

  隻有張姑姑點了點頭,把闆栗盡數盛出,“應該是熟了,沒熟小姜笙不會咽下去的。

  個頭均勻泛着油光與焦香的闆栗被轉移到桌面,大家一擁而上,也不管什麼主仆,什麼東家與長工,隻管抓手裡幾個,剝皮品嘗。

  如果說剛才聽描述就已經口水長流,那麼真正吃到以後,他們就明白鄭如謙為什麼非要把河北郡遷西縣的闆栗運回來了。

  “這東西一定會受到豐京百姓的歡迎。

  “比糯米棗糕還要賣地好。

  “豐京百姓有口福了。

  衆人或點頭品嘗,或議論出聲。

  姜笙也不說話,就埋着頭剝殼。

  炒制過糖炒闆栗稱得上好剝,但畢竟還是得親自動手,前幾次還好,剝到後頭容易失了耐心。

  就在姜笙剝殼剝到疲憊,準備甩甩手再繼續的時候,一隻白皙的掌伸了過來,上頭放着剝好的四五個闆栗。

  她剛接過來,還沒擡起頭,又有一隻手送了五六個闆栗過來。

  緊接着是一隻纖細偏小的掌,一隻幹淨無繭的掌,全都送了五六顆完整的剝皮闆栗。

  也就眨眼的功夫,還在跟殼兒較勁的姜笙就收獲了一大捧闆栗肉。

  她撚起一塊塞進嘴裡,又捂住剩下的闆栗,偷笑起來。

  旁邊的汪小松則剝上十餘個後,揣進懷裡,朝着後院跑去。

  那裡,有他正在挑揀藥材的妹妹,汪小竹。

  所有人都很歡喜。

  隻有張香蓮欲言又止,想到今天是大年初一,又咽了下去。

  有些話,不适合在這種團圓的日子說。

  等到闆栗被分吃完畢,天色也黑透。

  大家夥熱熱鬧鬧開始準備晚飯。

  餃子是早就包好的,肘子羊肉也早就斬切成塊,隻要下鍋炖爛即可,其他的燒雞啊,小菜啊,早就撕開擺好盤了。

  要不說人多力量大呢。

  平常就張姑姑一個人做飯,加上小竹幫忙,簡簡單單五六個菜就得半個時辰。

  而今全家老小齊上陣,那竈台裡的火就沒停過,一直在妖娆地舔舐鍋底,傳遞溫度,煮沸湯汁,炖爛美味。

  等到天色徹底黑透,所有的菜品全都被端到了正廳的大圓桌上。

  所有老的小的,長工家仆,全都團坐在一張桌子上,不分尊卑,沒有彼此。

  他們沒有家,沒有父母,沒有回去的地方。

  随着豐京焰火的奔騰,他們舉杯暢飲,舉筷同品。

  姜笙年紀最小,抱着個茶盞小口啜,餘光瞥見天空的五顔六色,當即甩下杯筷,高興地跑到院子裡。

  在十裡鎮,他們見過牛馬兩家員外放煙花。

  在斜陽縣,他們見到賺錢的商人們放煙花。

  在安水郡,他們見到王家等世家大族放的煙花。

  從短暫的幾個呼吸,到半盞茶時間的煙花,再到足足一炷香的煙花,繁華程度逐漸遞增。

  如今到了豐京,在這揮金如土,繁華昌盛的城池,她見到了整個大渝王朝最漂亮的煙花,也體會了人生最長的一場煙花秀。

  絢爛的光芒在黑夜中綻放,讓所有人都目不轉睛,為之贊歎。

  也讓姜笙忍不住喃喃,“什麼時候,我們也能放一場煙花。

  當然,這隻是說說罷了。

  曾幾何時,兄妹倆讨論着賺到錢就要過年放煙花,可等他們真正有錢了才知道,煙花的價格高昂到他們無法接受。

  哪怕是牛馬兩位員外家放的那短暫的小煙花,也得幾十兩銀子。

  王扶風亦親口說過,王家每年的煙花,都要至少千兩銀子。

  如今豐京這樣絢爛的美景,大概得上萬兩銀子了吧。

  懂得越多,才越知道煙花的昂貴,也更明白,煙花并不是現在的他們所能擁有的。

  所以姜笙也隻能在鞭炮聲竹中悄悄念叨一句,再雙手托腮,豔羨地望着天空。

  “看,那邊好像是江家放的煙花……”姜三指着東南方向嚷嚷。

  那裡,有一顆超大超美的弧形煙花,正徐徐綻放。

  亦有一位高大筆挺的兒郎,對身畔的妹妹淺笑,“承歡,喜歡嗎?
送你的煙花。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