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豐京 第366章 質問廖氏
行至法門寺。
江家衆人已經在馬車裡等了有一會,姜笙跳下馬車的時候,檀月算準時間,扶着江老夫人走下來。
“祖母。
”她歡笑着撲過去,“讓你們久等啦。
”
“不久不久。
”江老夫人摸摸她頭,“父親呢?
”
姜笙忍着笑意,指了指正在撩車簾的白面中年人,原來不止她會認錯,身為母親的江老夫人也會認錯兒子。
“這……”江老夫人瞠目。
檀月瞪圓眼睛。
并着後頭的廖氏,江承歡,和二房四口人,全都傻在原地。
誰能想到滿臉絡腮的江将軍,居然也有面白無須的那天,不僅原本的魁梧逼迫感消失,還多了幾分儒雅氣息,與江繼宗相似度高達六成。
“大伯刮了胡子有種不輸爹爹的英俊。
”江承瑜在旁邊驚呼,疑似馬屁。
江家人全都忍着笑意,隻有廖氏心底滋味難名。
兩人最初成婚時,江繼祖也曾這樣儒雅英俊,深深俘獲了她的心。
後來數次戰敗,他白皙稚嫩的模樣惹來軍中質疑,也為江家的名頭蒙羞,出于憤恨,也為了掩去稚嫩,他蓄起絡腮胡,二十年不曾刮去。
廖氏雖然沒有說什麼,但誰不盼着自己夫君英俊潇灑,誰不喜歡白面書生,隻可惜當時廖家身份低微,她便沒有多舌。
真沒想到,二十年過去了,她還能見到夫君白面儒雅的樣子。
“大哥可是嫌棄絡腮胡子吃起飯來麻煩。
”江繼宗難得調侃,“每次飯畢都得洗臉。
”
江繼祖失笑,摸了摸腮邊,“囡囡不喜歡。
”
原來是為了閨女啊。
江繼宗了然點頭,其他人跟着淺笑。
隻有廖氏握緊拳頭,冷冷地盯了眼姜笙,再垂下眼睫。
身後的丫鬟随着主子,也發出不屑地輕哼。
姜笙的笑容消失,不自覺依偎近江老夫人。
“好了好了,去上香吧。
”江老夫人眼底閃過冷厲,單手攬住孫女,“我們家囡囡也要見見祖父喽。
”
“姑娘還不知道老将軍是怎麼樣的人吧,我雖然也沒見過幾次,但總聽老老夫人說,也能跟你講講。
”檀月機靈岔開話題,“聽我來講……”
一群人慢慢地往上走,哪怕是年紀最大的老夫人也沒有喚轎子。
他們越過台階,輾轉泥濘,終于抵達半山腰處的寺廟。
和恭親王世子金屋藏嬌的小廟不同,法門寺是豐京世家最常來的大廟,裡頭放着數百位世家長輩牌位,由數十位和尚念經祈福。
世家們則捐些香火錢,逢年節清明前來思念往生的親人。
今天由于不年不節,香客幾乎沒有,整個法門寺像是隻為江家敞開。
“阿彌陀佛,施主來了。
”待客的小沙彌雙手合十。
“來了。
”江老夫人寒暄,“小師傅可好。
”
“一切常安。
”小沙彌低着頭,“所有該來的人,都來了。
”
“那就好,那就好。
”江老夫人颔首,“那就進去吧,許久沒見主持了。
”
小沙彌複聲佛号,在前頭引路。
江繼祖面無表情地跟上,偶爾瞟一眼姜笙,見她隻顧得好奇,小腦袋左搖右晃,便又把心放回了肚子裡。
一行人穿過青石闆路,越過濃密竹林,又踏過三層階梯,終于抵達寺廟正殿。
須發皆白的主持睜開眼,“恭喜老夫人,恭喜将軍,重拾千金,血緣歸位。
”
又看了看姜笙,露出淺笑,“姑娘是個有福氣的人。
”
面如滿月,四肢渾圓,沒有福氣哪能吃成這樣。
後頭的哥哥們在心底嘀咕。
“主持還可以看面相?
”同樣渾圓的江承瑜來了興緻,沖到最跟前,“看看我,我是不是也很有福氣?
”
老主持當真打量了番,認真點頭,“面圓有福氣,齒龅易多舌。
”
江承瑜趕緊閉上嘴,遮住自己不夠整齊的牙齒。
“那我呢,那我呢?
”江承烽也湊了過來。
老主持失笑,“額闊面方,福氣綿長。
”
既然已經看了這麼多,也就不差剩下幾個了。
老主持的目光掃過江承歡,看到她單薄的身形,尖瘦的下巴,輕輕搖頭歎息,“過薄難擔福啊。
”
廖氏有些不悅,但她來不及說什麼,興緻勃勃的鄭如謙就扯着弟弟們跟上前。
“您看看我們。
”四個男孩子揚起下巴。
主持當真挨個點評起來,“面闊嘴大,四方來财。
”
這個是鄭如謙。
“眉挑英姿,天生武将。
”
這個是方恒。
“男命女身,心細如發。
”
這個是溫知允。
當看到長宴的時候,老主持明顯怔住了,反複端詳幾次,面色從凝重到微變,再到歎息。
“主持主持,我哥哥怎麼了?
”姜笙擔憂地撲過去,“他沒事吧?
”
主持斟酌,“性命無礙。
”
可也隻是性命無礙。
姜笙沒聽出來話外音,高興地不得了,“能活着就行,管那麼多幹什麼。
”
“要是能活着還能吃飽點,那就更好了。
”
大家失笑,為這個女孩子淺顯的人生目标。
“阿彌陀佛。
”主持終于應對完孩子們,單手号佛,“禅房已經收拾妥帖,所有閑雜人等都已離開,諸位有請吧。
”
他微微側身,讓出通往禅房的小門。
姜笙沒來過不理解,興緻勃勃的往前走。
稍微懂些的人就會疑惑,牌位在偏殿,上香也在偏殿,他們去禅房這種休憩的地方做什麼,還清理了閑雜人等,像是要做什麼嚴肅的事情。
随着抵達後院,方才的門被小沙彌關閉,這種感覺就更嚴重了。
法門寺依山建立,禅房位置也是錯落有緻,中間有道青石闆路蜿蜒而上,直到伸出來的懸崖峭壁為止。
周圍是九尺高的牆院,既擋住了深山陡峭,也圈住了禅房内外紛擾。
沒有外人,沒有閑雜視線。
檀月搬來藤椅,扶着江老夫人坐下。
江繼祖也終于轉身,直視枕邊人,“我已經求過皇上,将廖家的荔枝生意交給九珍坊。
”
百無聊賴地鄭如謙突然精神起來。
“皇上也應了我,革去廖家所有人的仕途。
”
“其餘幾大世家也得了消息,不會再跟廖家做任何生意。
”
不出手則已,一出手驚人。
如果說江承願隻是毛毛細雨,那江繼祖就是雷霆暴雨。
“為什麼?
”廖氏震驚失聲,“廖家怎麼得罪你了,你要絕了廖家的生路!
”
“做了什麼你不清楚嗎?
”江繼祖笑了,“你真的不清楚嗎?
”
換掉江家嫡女,抛掉江家嫡女,漠視江家嫡女。
樁樁件件,條條款款,哪個不是得罪?
江家人不是紙老虎,也不是爛好人,他們隻是在找證據,隻是等待真正發号施令的人歸來。
現在,他回來了。
不僅僅是為了找回父女親情,更是為了還姜笙一個公道,給她十二年孤苦生活的交代。
“為了外甥女,扔掉親女,讓她乞讨七年,瀕死挨餓七年,被人辱罵毆打七年,你到底是不是母親,你怎麼會有這麼狠的心?
”
“廖氏,回答我,你為什麼這麼狠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