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重逢 第401章 三女争夫
榜下捉婿,乃前朝遺留文化,原是富裕家庭攀不上官位,索性在進士放榜的時刻捉來幾個女婿,以此期盼階層升遷。
到達狀元榜眼這個地步,普通富戶攀夠不着,遂成了世家與大官的角逐場。
在天家忌憚世家的緊要關頭,真正清流的世家都放棄聯姻,将目光對準貧寒卻有潛力的學子們。
不光這裡,隔壁榜眼已經被四個家丁扛起來了,不知道塞進哪位世家的馬車裡。
其餘的進士們也都遭到哄搶,你拉你的,我拽我的,生怕錯過将來朝中哪位重臣。
姚家齊家和窦家還算斯文,隻是笑眯眯地詢問意見,但三位大人眼底的勢在必得,還是讓許默背生冷汗,額前直流。
雖然已經時年十六,但他并未想過成婚娶妻,更沒有生過任何绮念。
三位姑娘他哪個都不喜歡,哪個也不想娶。
“各位大人。
”許默咬咬牙,抱拳铿锵,“學生尚有心願未完成,還不到時候考慮終身大事,請恕學生無法給予大人回應。
”
說完,鄭重躬身,幾乎貼地。
這已經是莫大的歉意了,再嚴重隻有下跪。
可誰又舍得讓狀元郎下跪呢。
窦威名歎了口氣,“也罷也罷,這種事情不能強求,講究的是個緣分,倒是你小子有空多來窦府走動走動,我也好教你些心得經驗。
”
嘴巴上說着不強求,實際還沒死心,想讓兩個年輕人自己相處出感情。
果然世家都是老狐狸。
齊共振對着窦家父女的背影瞪眼睛,卻沒有模仿,而是意味深長地看了眼呆愣的親閨女。
相較于幾乎不了解的窦家女,數面之緣的姚家女,齊悅跟許默的交集稱得上豐富。
最初錯認登徒子,一腳下去,讓弟弟妹妹以為長兄遭了劫難。
也曾女扮男裝幫忙,曾尖叫着與敵人對毆。
再後來對着父親下跪,隻為幫他找出真相,央求長兄無私分享經驗,目送他入皇城。
她做了那麼多事情,到頭來隻感動了自己。
父親的眸光在側,像是同情又像是嘲笑。
齊悅氣不過上前兩步,咬着牙問,“你的心願到底是什麼?
”
許默有些怔愣,微頓道,“天下太平,海晏河清。
”
齊悅,“……”
“你怎麼不希望飛天遁地,三頭六臂!
”她再繃不住情緒,狠狠踩了許默一腳離去。
齊共振跟着啧啧搖頭,滿臉玩味。
看戲的齊淮更是不忍直視,單手掩面。
齊家父女走了,隻留許默一個人忍着趾間的疼痛,用深呼吸緩解。
榜下捉婿的三家就隻剩下姚家父女,姚家矮胖的家主兩眼微轉,既沒有意味深長,也沒有質問玩味,而是跟姜笙說起了話。
“囡囡,近些日子可沒找思卿玩耍了,你們兩個年紀相差不離,沒事出來逛逛,讓思卿給你買點喜歡的東西。
”他笑眯眯道。
江姚兩家為姻親,江家老夫人是姚家的姑奶奶,仔細推算起來,姜笙還要叫聲表伯伯。
許默是姜笙的長兄,四舍五入七拐八繞,跟姚家也得有那麼點關系才對。
要不說家主都是些老狐狸呢,劍走偏鋒什麼的,簡直信手拈來。
隻可憐還沉浸在狀元糕裡的小姜笙,瞪着大眼睛不知道該不該接話。
不接,憑江姚兩家關系,不夠禮貌。
接話,她也不能把親大哥給賣了呀。
還是姚思卿笑着過來解了圍,“這些天不是在忙事情,待得空隙了,女兒一定會帶妹妹出去玩耍的。
”
路過許默跟前,還不忘用眼神緻歉。
姚家家主臉上寫滿“怒其不争”,無奈長歎口氣,“女大不由爹,那就不管了,你們年輕人且随心意。
”
說完,悠哉悠哉轉身離去。
所有長輩離開,剩下的同齡人随之神情舒展。
姚思卿掩嘴輕笑,“讓大家見笑了,本來是許公子大喜的日子,竟鬧出來這樣多的笑話。
”
“誰讓許兄優秀呢,隻恨我老娘沒給生個妹妹,哪怕牙牙學語也得定下許兄。
”趙元在旁邊摩拳擦掌,與有榮焉。
得虧趙夫人不在旁邊,否則高低要打斷個新木棍。
“那當然了,我大哥是最厲害的。
”姜笙又開始驕傲,像個開屏的小孔雀,“大哥最棒了,大哥獨一無二,大哥文采斐然,大哥出類拔萃,大哥品學兼優,大哥卓爾不群……”
要不是為了謙虛,她能吹到天黑。
許默在旁邊聽到耳朵通紅,心底是又暖又無奈。
“好好好,你大哥是最優秀的。
”姚思卿忍着笑意,“優秀的狀元郎,回家準備受封翰林院撰修吧,還有進士遊街,叩謝親長,不少的事情呢。
”
她跟姜笙道别,又沖衆人盈盈施禮,轉過身聘婷離去。
論起落落大方,姚家女堪當稱首。
“我若是許兄,必定娶了這位姚家姑娘。
”安浚看地入了迷,“既大方從容,又略懂官場,姿容纖細美麗,内外兼具的解語花啊。
”
“我還是覺得窦家的姑娘更好。
”趙元托着腮,“論家世,窦家可是不次于江方兩家的存在。
”
“為什麼沒有我妹妹?
”齊淮忍不住了,“我齊家姑娘也不錯啊。
”
理是這麼個理。
但許狀元不解風情,再美的姑娘也都是紅粉骷髅。
三人面面相觑,看了眼正在跟妹妹說笑的許默,發出羨慕嫉妒地感歎。
幾人沒能在貢院門口繼續停留。
誠如姚思卿所說,金榜題名并不是終點,接下來還要準備叩謝聖恩,受封領職,以及在豐京城内進行兩個時辰的遊街。
衣袍是放榜當天趕來量制的,數百繡娘夜以繼日,裁剪縫合進士們合身的衣袍,鑲訂出專屬的進士帽。
一甲三名當場受封,狀元為六品翰林撰修,探花榜眼做七品翰林編修,意味着同期還得趕出來三件更細緻的朝服,不知道要消耗多少個繡娘。
和慶十二年,五月。
備受矚目的進士受封如期展開,制造局緊趕慢趕送來了進士服與烏紗帽,當初那個孱弱到需要弟弟妹妹供養的少年,終于站在了嶄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