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不知道呢?
她前世就是嫁到這個溫家的啊!
“原是咱們老太爺與溫家老太爺是同窗,兩人關系非常好,還一度要把咱們家姑太太嫁去溫家,婚事都在議了,結果出了岔子,這婚事便沒有作數,但是兩家還是有往來的,隻是後來溫家老太爺和咱們家老太爺都過世了,才不大走動。
”
說着又指了指賬冊上,“如今也就是一年三節還有點兒來往罷了。
”
喬玉言輕輕點頭,臉上不動聲色,按照往年的份例安排了要送去溫家的禮。
這是喬玉言主持中饋以來,遇到的第一個節,當了家才知道這裡頭的事兒多得很。
各家各府的走動要遵循往年的例不說,還要看這段時間各家有沒有什麼事情發生。
總不能人家家裡剛過了白事兒,你送一堆花團錦簇的東西過去吧!
還有些生了小孩的,娶了新婦的,與往年又要有些不同。
還有府裡上上下下的端午分例,丫鬟小厮各要添一身新衣,按照等級不同,料子也有所不同,更上一層的,比如各房的一等二等丫鬟,另有賞賜。
分發各處的粽子也要廚房下采買準備起來。
各個主子房裡,也要艾草菖蒲五蝠絡子。
若是有親近的人家過來走動,整治席面又是少不了的,這便要和别家通氣兒,不好撞了時間。
有些田莊鋪面是約定了一年三節送東西和賬冊過來,也要安排人對接。
如此繁雜忙碌着,便也沒時間多想其他,等徐家那邊打發的人過來,離端午就沒兩天了。
徐家也是來送節禮的,按道理應該是喬家先給徐家送,但是一直以來,徐家都比較主動,總是早早地就打發了人過來,這邊的禮再順道帶回去。
這次徐家外祖母跟前的李嬷嬷親自來了,還帶了兩個約莫十七八歲的女子。
大戶人家的姑太太有了身孕,娘家看重的也多會安排兩個妥當的婆子前來照料,一來顯得對女兒的重視,另一個也是叫做母親的心裡放心。
隻是徐氏送來的這兩個未免也太年輕了,喬玉言便偏過頭去打量。
一個容長臉兒,眉目溫和,說話的時候,嘴角總噙着一絲淡淡的笑意,叫人心生好感。
另一個卻截然相反,神色嚴肅,不苟言笑,但眉眼間卻有一股在尋常丫鬟身上看不到的傲氣。
李媽媽便笑吟吟地給喬玉言介紹,先指着那容長臉兒的,“這個是紫鸢,是給姑娘的,她自小學着管賬理事,也能幫襯姑娘一把,這位是蟬衣姑娘。
”
說着對喬玉言使了個眼色,後面的便不用再介紹了,喬玉言連忙笑着帶她們一道去芙蓉館。
紫鸢長得溫婉和氣,為人也很大方,雖然是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可一點兒都沒有局促,走在喬玉言身邊,尋了個機會便對她道:“奴婢是溫-公子派過來跟着姑娘的,姑娘若有差遣,隻管分派奴婢去。
”
喬玉言驚訝了一下才反應過來,随即啞然笑道:“還是溫叔叔穩妥。
”
溫停淵與徐家的關系外人并不了解,他若是大喇喇地送一個丫鬟給喬玉言,總歸不大好,這随着外祖母的人一道送過來,就不打眼了。
畢竟之前喬玉言來喬家的時候,外祖母也給她帶了十幾個丫鬟。
除了這兩個人,徐家自然也送了許多東西過來,光是滋補的藥品,就足足裝了兩車,什麼人參肉桂燕窩靈芝不要錢地塞。
李媽媽又自奉了命,單準備了老太太及二房的禮,便和喬玉言一道去見了。
老太太似乎跟徐家外祖母有些過節,對于李媽媽的到來,臉上淡淡的,不過李媽媽似乎也在意料之中,臉上的笑容絲毫未變,然後便去了二房送姚氏的禮。
徐氏也是多年沒有見到李媽媽,拉着她的手細細地說了大半日的話,又說起徐老太太關心她肚子裡的胎,便将蟬衣引薦了過去。
“咱們老太太說姑太太畢竟多年未孕,如今這一胎還是要多慎重些才好,她老人家不能過來,便特意叫了蟬衣來,别看她年輕,卻事事妥帖的。
”
徐氏便紅了眼眶,李嬷嬷便接着道:“老太太說了,姑太太好好保重身子,便是對她最大的孝敬,她老人家若是有機會,還要上京城來看您呢!
到時候給她親手抱抱外孫就好了。
”
喬玉言在一旁看着徐氏哭,心裡隐隐明白,她在徐家住了多年,隐約也知道徐家外祖母對自己母親這個女兒并不甚滿意,具體情況她不知道,但是此時徐氏的心情,倒是能理解幾分。
李嬷嬷便又拿出徐家外祖母專門私底下給母女兩個人的禮,送徐氏的是一尊一尺多高的羊脂玉觀音像,一架翡翠炕屏,另外還有好些料子。
那觀音像玉質細膩,雕工精湛,大士面帶悲憫,俯瞰衆生,一看就知道并非凡品,怕是有價無市的東西。
那翡翠炕屏用的是整塊的翠,雕着錦鯉戲荷圖,難得的是那錦鯉竟是天然的紅白色,不但設計巧妙,更兼活靈活現。
送給喬玉言的是兩匣子寶石,一盒紅寶石,一盒碧玺石。
李媽媽笑着道:“老太太知道姑娘主意大,心思又多,說送了你現成兒的頭面,怕你不喜歡反倒壓箱底了,便叫把這個送了來,姑娘喜歡什麼樣式的自己打去。
”
徐家外祖母一向對喬玉言寵愛無度,這些東西估計就是徐家的表姐妹們都是沒有的,心下一時間有些泛酸。
等李媽媽要回去時,便也裝了滿滿兩車東西回去,剛好碰到姚氏的丫鬟過來說話。
原來姚氏接了姚家的信,說是她侄子要納吉,叫她回去過端午節,喬玉言聞言便将要送去姚家的禮直接送去了二房,好叫一起帶過去。
姚氏檢查了一番,倒是比往年多了兩成,心下有些滿意,忽然又問道:“那徐家的人回去了?
”
“回去了,奴婢去大姑娘跟前回話的時候,正碰上大姑娘叫人擡送去徐家的禮出門呢!
”
“哦?
那你可有看到大姑娘送了多少去徐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