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王妃每天想和離

《王妃每天想和離》第一卷_第1378章  為國為家

王妃每天想和離 逐月姑娘 2272 2024-12-20 14:37

  葉歡顏派子辰盯著他,是真的讓他很麻煩,他每次來見上官鐸都得花不少心思,謹而慎之都怕哪裡不夠小心而被子辰察覺,如此就麻煩了。

  自然,也不能消失在視線太久。

  上官鐸頷首:“嗯,你去吧。

  榮隨之起身,作揖之後才離去。

  他走後,上官鐸坐在那裡看著棋盤靜思許久,站起來往門口去。

  自從上官穎去世後,鎮國公喪女之痛大受打擊,便驟然病倒,反反覆複也不見好,加上自那以後大啟諸多風波,不免為大啟各種憂心,尤其是最近知道了朝中異動,恐生大亂,他便更憂慮了,病情也就更加嚴重了。

  因為需要精心養著,又湯藥不斷,一天到晚大半時間都是睡著的,且沒什麽規律,有時候白天大多是睡著的,晚上才會有精神,這不,如今已經是深夜,可是他過來時,鎮國公就醒著。

  上官鐸一進鎮國公的屋子,就看到他病重的父親正拿著一些密報在看。

  雖然他做的事情還瞞的滴水不漏,可郢都的動靜上官鐸沒有阻撓隱瞞,任由鎮國公派人去打探,若是隔絕消息,鎮國公必定會不滿,而且可能會適得其反的讓鎮國公有其他疑心。

  上官鐸走進來瞧著,問:“父親怎麽這個時候在看這些東西?
可吃東西了?
可喝藥了?

  他一個多時辰前過來時,鎮國公還睡著,這時候醒著,估計也醒來沒多久。

  鎮國公這會兒沒心思搭理他。

  倒是旁邊的中年隨從回話了:“回世子,國公爺隻吃了幾口膳食墊腹喝藥,因著擔心外面的局勢,沒什麽胃口。

  聽言,上官鐸眉頭擰得更緊,忙吩咐:“去再讓人準備些清淡開胃的膳食送來。

  男人領命退下。

  上官鐸才走到鎮國公旁邊,拱了拱手,坐在鎮國公邊上。

  淡淡道:“如今外面的事情,自有公主和景王他們處理應對,父親病著也做不了什麽,又何必關心這些徒增煩擾,影響自己養病?

  鎮國公沉聲道:“你不管,老夫若再不管,就這麽冷眼旁觀?
便是公主能應對,此次亂子隻怕也血流成河大傷根基,上官家蒙受兩位先帝大恩,若是有負臣子之道,他日老夫是死了,也無顏去見太上先皇他們。

  上官鐸一時沉默。

  父親的固執和愚忠,他沒什麽好說的,在這些事情上,他們父子意見相悖,誰也不服誰。

  見兒子沉默,鎮國公擰著眉語重心長道:“你也不要再對你妹妹的事情耿耿於懷,逝者已矣,她在天有靈不會希望你因此對皇室心懷怨懟,對如今的危局冷眼旁觀,她雖是你妹妹,可也是大啟的皇後,終究是希望大啟江山穩定的。

  “你也不能真的因為這些事情就認定太上先皇和先帝委屈了你姐姐,皇室之中,有些事情沒有那麽簡單,你所以為的,也不一定就是事實,這麽多年,你妹妹該有的,何曾少過?

  鎮國公和上官鐸想法是不一樣的,他雖然痛惜女兒就這麽去了,可心中卻不會懷有怨恨不滿,說到底,自殺殉情,終究是女兒自己的選擇,何況,他一生為國,其實對女兒罔顧大局為情而亡的做法不認同的。

  至於其他的,他始終不會相信,這麽多年來所有的事情,真的是姬沉和姬珩罔顧上官穎做的,或許也有無奈,可他以為,這些都隻是上官穎心甘情願的,既是女兒的選擇,又能怪誰呢?

  就像這次上官穎的死,上官鐸可以怪璿璣公主,怪皇室,怪兩位先帝,可是他不怪,因為他作為父親,知道女兒對先帝何等癡心,自殺殉情,終究是上官穎自己選擇的,沒有人能逼她。

  上官鐸淡聲道:“父親,這些話我們此前說過太多了,每一次都免不了爭執,如今就不要說了,您有您的想法,兒子也有兒子的認知,既然誰也說服不了誰,又何必多費唇舌?

  “何況,兒子再心有怨懟,也隻是如今遠離紛爭不摻和那些事罷了,您想讓兒子出面幫助璿璣公主平亂,可知心有不忿的情況下,兒子就算去幫忙了,行事也難以周全。

  “既然璿璣公主也一直沒有讓兒子做什麽,隻讓兒子避居府上,想必也是知道孩兒現在不宜摻和,如此,想來璿璣公主有把握平亂,父親又何必著急?

  說起這個,上官鐸雖然樂得如今清閑,又精力籌劃他的計劃,可也有些納悶。

  雖然他不想摻和,可是璿璣公主一直沒讓他幫忙也是十分奇怪,要知道,以他和上官家的威懾力,若是他出面,對平亂助力不會小。

  可她好像可以將上官家革除在平亂助力的名單上,可是據他所知的,姬珩臨終前的遺命安排之中,他是關鍵助力。

  或許是當初因為上官穎的死,他興師問罪得罪了這個璿璣公主?

  鎮國公道:“公主沒有叫,不代表上官家就能置身事外,為人臣子,自當為君主分憂,掃除一切危害大啟的隱患,若是就這麽冷眼旁觀,焉知公主和陛下不會對上官家不滿?

  “何況,兩位先帝對上官家恩重如山,若非太上先皇的庇護挽救,上官家早就淹沒在當年奸臣的謀算之中了,若非先帝進一步重用,上官家也不會有今日的鼎盛,如今大啟風雨飄搖,上官家豈能偏安?

  “這個時候正是需要上官家助力的時候,上官家若真的避之不及,待此事一了,公主和陛下隻怕也對上官家生有嫌隙,便是不為忠君之心,為了上官氏一族的將來,你也不能獨善其身。

  鎮國公忠君體國是真,可也得為偌大的上官氏一族考慮,做的事情,自然也顧全大局。

  上官鐸的心思早就不在忠君護國之上了,所以對鎮國公的這些說法,心中有些不以為意。

  若是以前他還會認同,也會為了穩住君心和上官氏的將來而盡力維護大啟的太平,可是現在,他已經不甘於做一個忠臣守將,大啟自然是越亂越好。

  嫌隙有什麽打緊的?
他若反客為主,這些嫌隙就是過眼雲煙一般的存在。

  隻是他的想法,現在還不想讓鎮國公知道,更不能露出端倪。

  便順著話問:“父親說那麽多,是有事情想讓兒子去做麽?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