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妃娘娘寵冠後宮》第332章 天倫之樂
第332章 天倫之樂
可這些,不是湛王妃這種久居後宅的人所能想到的。
聽了女兒的話,她也深深感動。
“直到此時此刻,我才放心下來,你後半輩子有這麽個人疼著愛著,便是我立刻死了,也心安了。
”
“母親說什麽混話呢, 你才幾歲啊,起碼還是幾十年的活頭,等你和弟弟跟著我們去了季城後,咱們一家子好好的過,到時候啊,給弟弟選一門合心意的親事, 你可還要做祖母呢。
”
這些日子,是從前湛王妃並沒有想象過的。
她一直以來能撐著活到現在,都是為了能看到兩個孩子成家。
可現在,女兒宇文婕的出現,給了她另一種活法的可能性。
湛王妃說不心動都是假的。
可一時間也不好立刻就答應下來。
畢竟軟弱了幾十年,便是一朝翻身做主,也會有些退縮的。
宇文婕知道自己的母親被打動了,隻不過還需要些日子再想想。
所以她沒有繼續咄咄逼人。
想最多的反而是要在山莊裡頭好好的孝順一下母親,讓她也過過舒坦日子,享享天倫之樂。
到時候說不定她都無需怎麽勸慰,母親就能明白過來。
往後的日子該怎麽過了。
馬車隊伍朝著城外的莊子慢慢行去,於湛王妃來說,似乎是苦盡甘來的通天大道。
盛京城自入了冬以後,日子就過得慢了起來。
一日日的熬著, 也沒什麽去處。
除了那些還需要討生活的百姓,他們仍舊穿梭在鵝毛大雪之中, 為年節過得松快些而努力。
王公貴族們基本上都縮在家裡頭不願外出。
皇城之中也如此。
隻不過今日慈寧宮上下倒是熱鬧。
這日, 二皇子下學之後,便去了太後宮中聆聽受訓。
他倒是愛去的很。
從前隻覺得太後遠而不可攀, 如今卻覺得她既有尋常人家祖母的慈愛,又有預籌帷幄的眼界。
有時候他苦思不得其解的疑惑, 被太後輕輕一句就給點透了。
這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實在是讓他舒服,所以每回去他都高高興興的。
不僅僅是聽訓,更多時候也是陪著太後,多盡盡孝心。
內殿之中,太後手裡拿了一本經卷在看,漫長的冬日就是靠著這些東西來打發日子的。
因此一頁頁的看得極為認真。
文嬤嬤掀簾而入的時候,帶了些寒意進來。
“什麽事?
”
還沒等文嬤嬤開口呢,就聽太後用醇厚的聲音,問了一句。
文嬤嬤眉眼帶笑的說道。
“回太後,是二皇子來了。
”
“哦?
不是告訴他們這幾月都不用過來了嗎?
雪天風大地滑的,沒得凍裂了手腳。
”
說著話呢,就見她立刻指了指那炭火盆,便說道。
“二皇子不喜用碳,撤了吧,讓他們多燒幾個湯婆子過來,給他暖手腳。
”
“是,奴婢明白。
”
祖孫二人也相處過幾個月了, 因此互相的習性還是明白些的。
因此二皇子進門之後,除了淡淡的檀香,倒是沒有聞到一點點銀絲碳的味道。
用熱水浸了帕子, 二皇子自己擦了擦臉和手。
一路走來,確實是冷的很。
但他心裡頭卻無比的激動,隻因今日在學堂上新學了一篇文章,所以特意跑來慈寧宮向太後請教。
等洗漱好了以後,文嬤嬤手裡的湯婆子已經攏好了放在他平日裡愛坐的位子上。
早早的給他暖了起來。
“孫兒見過皇祖母,請皇祖母慈安。
”
“嗯,起來吧。
”
太後對這些小輩,從來沒什麽架子。
尤其是大雪天還過來的二皇子,她心裡頭也是越來越喜歡了。
因此說話的口吻都帶幾分輕松。
“這大雪天的,你來做什麽?
不是早就跟你和三皇子都說過了嗎?
等開春再來便是。
”
“太傅今日教的是《白圭謂新城君》,孫兒覺得甚是有趣,所以特來請教皇祖母。
”
太後聞言,便笑著說道。
“可是:夜行者能無為奸,不能禁狗使無吠己也。
故臣能無議君於王,不能禁人議臣於君也。
”
“對對,皇祖母可真是博聞廣識。
”
而後二皇子便一字一句的分析道。
“太傅說了,這意思是指夜行的人能不做奸邪的事情,卻不能禁止狗對自己的狂叫。
所以我能夠做到在王那裡不議論您,卻不能禁止別人在您這裡議論我。
便是要讓我們都做個坦蕩蕩的君子。
”
他說的一闆一眼,讓太後瞧著有幾分逗趣。
別看二皇子入學晚,但每每學起道理來,可是有自己一套方法的。
從不是死記硬背,而是融會貫通,到後面甚至可以舉一反三。
這就不得不誇誇林晚意的教導有方了。
不是強壓些學問入他的腦子,而是教會他如何正確看待問題,並深刻理解。
這一點,太後很是喜歡。
“嗯,太傅說的不錯。
但你可知這人最後成了什麽嗎?
”
二皇子搖搖頭,對此他確實一無所知。
“成了商祖。
”
“商祖?
這是何意?
”
二皇子提了疑問,太後也不厭其煩的與他解釋道。
“棄政從商,成了當時洛陽有名的商人。
”
聽到這裡,二皇子瞪圓了眼睛。
太傅隻說過這人是相府之才,卻從未說過後者。
大約是覺得這部分經歷,並不“光彩”吧。
於是端了好奇的態度便開口問道。
“這是為何?
”
“人的一生並非隻有在朝堂上建功立業才是正確的活法,反而應該是百花競放,才有意思。
於朝政上無用,不代表於其他地方也無用。
反而是要利用自己的長處,在其他地方也能發光發熱才對,不是嗎?
”
說完此話,太後便讓文嬤嬤取了筆墨紙硯過來。
而後在上面寫下了四個字:智,勇,仁,強。
二皇子不解,太後就一字一句的解釋道。
“別小看了這經商之道,從古至今的王朝都是重農抑商,這裡頭可存了不少愚弄百姓的心思,比起腦子精明活絡的商人,他們覺得老實巴交的農戶更好統治罷了,所以才一直將商人貶得不能再貶,不過是為了自己王朝永固罷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