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名聲
翌日一大早,楚玄遲與墨昭華一同入了宮。
楚玄遲是要與太子辦差,墨昭華則是為昨日生辰的賞賜,入宮謝恩。
帝後與太後以及德妃宮裡,墨昭華是可正大光明的去,寧妃處則不好去。
畢竟寧妃給她送壽禮都是找了嘉善公主代勞,她又怎好明著去毓秀宮道謝?
然而等她來到長樂宮,卻意外的發現寧妃赫然也在,她覺得這應該不是個巧合。
果不其然,待她向兩位宮妃行了禮落座,與德妃閑聊了幾句後,寧妃便笑著開了口。
她是最年輕的妃子,貌美傾城,「知你今日必會進宮,本宮特意來等著,也免得你為難。」
昔日她能入宮,便是因著外貌出眾,後續能上妃位,雖不乏宋承安的戰功,但自己也有本事。
文宗帝即便不會沉迷於女色,對美貌女子卻也來者不拒,寧妃這才有了機會,懷上了龍裔。
後來成功生下小皇子,她的地位越發穩固,可把賢妃淑妃純惠貴妃等人,著實氣的不輕。
墨昭華由衷的道謝,「多謝寧母妃為臣媳考慮。」
寧妃卻搖了搖頭,「並非是本宮為你考慮,而是知你定會為本宮避嫌。」
她既然特意私下託人送賀禮,墨昭華又豈會不知她所憂,還去跑她宮裡道謝?
德妃淡淡的開口,「昨日本宮也想出宮,可惜身不由己,隻能羨慕奕兒與嘉善了。」
墨昭華哀嘆,「姨母定是想念外祖父與舅父,他們與母親和舅母不同,不能時常入宮。」
外男不便入後宮,莫說是德妃,便連元德太後,想要見輔國公與容海一面都不容易。
德妃眉頭微蹙,「可不是,本宮與寧妃妹妹一樣,難得見一次娘家外男,隻能念著父兄。」
寧妃神情略顯悲傷,「德妃姐姐至少還能在宮宴能見到容世子,妹妹卻多年未得見兄長一面。」
她說這話時,餘光一直關注著墨昭華,想看看對方聽到宋承安會是什麼反應,可知當年事。
墨昭華雖對自己的身世有疑,卻並未太過在意,因而對於宋承安之名,也沒太大的反應。
倒是德妃因此想到了容瀟,「本宮的兄長一年是能見上幾次,可弟弟卻也是多年都不曾見過。」
容瀟是小小年紀便隻身去了西陲,還不靠父兄,悄悄從小兵開始做起,成長為如今的大將。
墨昭華安慰她們,「姨母,寧母妃,你們莫難過,如今西陲形勢大好,興許他們很快便會凱旋。」
後宮不得幹政,但西陲大捷之事,普天同慶,德妃自是也知曉,「借昭昭吉言,願他們早日凱旋。」
寧妃換了個話茬,「本宮聽母親提過,兄長在家書中交代要為禦王妃送生辰禮,不知母親可有做到?」
墨昭華笑著點頭,「昨日臣媳已見過伯夫人,夫人還給了臣媳很好的祝福,禮物臣媳也喜歡。」
寧妃看她滿意,也展顏一笑,安下心來,「如此甚好,兄長在外也可放心了。」
***
午時,安江旁,臨江仙。
一群客人在大堂用膳,議論起了昨日墨昭華生辰之事。
客人甲道:「禦王妃太過厚此薄彼,生辰請輔國公一家,卻沒請墨老夫人與墨尚書。」
客人乙附和,「可不是,即便墨老夫人久病在床,不方便出門,但墨大人可賦閑在家。」
客人丙猜測,「會不會是正因墨大人如今處境不好,而容世子受陛下重用,才區別對待?」
客人丁道:「不是,禦王妃不想興師動眾,出閣後的第一個生辰,壓根就沒辦宴會。」
客人甲又道:「沒辦宴會卻請了輔國公一家,聽說八皇子殿下與嘉善公主也去了禦王府。」
客人丁:「禦王府未曾發柬,輔國公一家和八皇子兄妹,都是自己過府去慶王妃生辰。」
客人乙:「那他們豈非不請自來?」
客人丁:「話是如此,可這也是人家的一份心意。」
客人丙贊同,「倒也是,畢竟隻是自家人一起用個膳,又非大擺宴席。」
隔壁桌的客人聽著,也加入了議論。
一人道:「聽聞禦王妃要將昨日所收壽禮,折算成銀兩,給南疆陣亡的將士發放撫恤金。」
另一人接話,「並且禦王妃還不邀功,而是以所有送禮之人的名義,這多難得啊。」
客人丁連聲附和,「沒錯,我也聽說了,禦王妃不願辦生辰宴,便是不想鋪張浪費。」
客人甲瞭然,「難怪陛下會對禦王妃另眼相待,禦王妃與其他親王妃本身就不很一樣。」
客人丁點了點頭,「可不是,禦王妃定是心疼禦王殿下,由己及人想到了陣亡將士的家眷。」
這兩桌人並未特意提高聲音,但周圍桌的人也能聽到,引的他們也跟著議論起此事。
疏影坐在不遠處,聽著他們的談論,喝完了一壺酒,這才心滿意足的回了禦王府。
墨昭華提醒過楚玄遲,定要將輔國公一家過府慶生的事處理好,疏影便正是負責此事。
休養了這些日子,他的身子已然好了很多,雖不便動武,但動嘴皮子的事可隨意做。
他與霧影道:「今日過後,王妃的名聲將更好,祁王庶妃能拿什麼跟我們王妃相提並論?」
霧影不屑的冷嗤了一聲,「她本就跟我們王妃無法比擬,你可莫要拉低了王妃。」
「說得對。」疏影擡了擡下巴,「去看看花影,我們恢復的這麼快,我得去炫耀一下。」
「你就不怕等她好了,再把你給打躺下?」霧影嘴上這麼說著,人卻早已跟了上去。
疏影無所謂的道:「不怕,她又打不過我。」
霧影笑著問,「那你捨得打她?」
疏影回頭揶揄的看他,「為何不舍,你以為是月影麼?」
「月影怎麼了?」霧影若非知他心悅沐雪嫣,真要懷疑他要跟自己搶女人。
疏影打趣他,「月影有某人護著,我不敢真下手,畢竟我可打不過兩人。」
霧影面色微微泛紅,「八字還沒一撇的事兒,別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