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245章 回省城
對于那喬文進,她自然在心中,已考慮了許久。
不可能任由他如前世那般,發展的順風順水,一路高歌猛進。
她不可能容忍踩着他爸的屍骨往上爬的人,活的那般滋潤。
她得等等。
等到他去了省城制藥總廠,風頭正盛時,到時再行處理。
想來那時,也才更有意思。
她想看看,那時的喬文進是否後悔他的選擇。
曹學雅一路思慮萬千,想到到時候那喬文進的表情,一定十分的有意思。
嘴邊不由的含着一抹冷笑。
可以說,上輩子她家的慘狀,陳倩的頂替她上大學之事,是摧毀這個家的最後一根稻草。
畢竟,原先父母再如何,心中總是有一絲希望。
要知道,九十年代的大學,可是能徹底改變一個人,甚至一個家庭的命運。
更何況,以曹學雅當時的成績,不要說大專,本科都是有把握的。
以她後來所了解的,那陳倩可不就是上的本科學校。
但陷他們家于萬劫不複之地的,卻是這喬文進。
他們家一切悲慘的源頭,可以說就是從她爸的車禍開始。
若是沒有車禍,雖說也被爺奶家壓榨着,但到底日子可以過的下去。
爺奶看在她爸能掙錢的份上,面子上也是一碗水端平。
但自從她爸車禍、失去勞動能力,接着她媽因照顧她爸,失去組長等等,可以說不幸正是從那車禍開始。
而曹學雅心中最恨的,自然也是那喬文進。
那是一刻也不敢忘。
但她并不甘心現在就出手,她要讓那喬文進在享受到衆星拱月般的待遇後,再一朝失去,跌落谷底,甚至遠遠不如在鳳口縣時的情況。
想來雲泥之别,更能讓那喬文進感觸深刻。
就這麼一路回到了旅社。
回到房間後,曹學雅開始簡單的收拾行李。
畢竟,來到了鳳口縣已經有一段時間。
該處理的事,已都完成。
而且,她知道她爸媽在省城,可是對她望穿秋水了。
若再不回去,父母還不知如何擔憂呢。
第二日一早,曹學雅如期坐上了回省城的火車。
火車照例是悶熱難耐,好在火車并沒有晚點,約摸也就是中午時分,火車就準時抵達了省城火車站。
下了火車後,因人多嘴雜,火車站裡,那是十分的吵嚷。
但她行動敏捷,動作迅速。
很快,就擺脫了人群,迅速坐上了回家的公交車。
隻是,在她身後,她隐隐聽着不停的有人在高聲的疾呼:
“姑娘,姑娘......”
曹學雅隻覺得這聲音并不熟悉,因此也沒在意。
這也讓她很好的逃過了一劫。
回到家後,父母見她回來,自然是喜不自勝。
女兒去了鳳口縣已是許多日子,曹德明與程丹琴夫妻倆在家中,自然是頗為擔心。
雖然女兒已長大成人,處理事情,也是頗有章法。
但一個女孩子出門在外,兩人仍是不能放心。
每日裡都要念叨個幾回。
好在這日總算回來了。
回到家後,天氣熱,程丹琴打了些冷水給女兒洗漱一番,十幾分鐘後,一家人才坐下來,閑聊這次她去鳳口縣的經曆。
曹學雅自然撿着能說的說。
曹德明夫妻倆對女兒這次回去如此順利,也是大感意外。
曹德明臉上,更是隐隐露出了感慨之色。
畢竟是自己的父母,如今這般,實屬無奈之舉。
曹學雅對爺奶及叔伯的情況,并沒有過多隐瞞,大多如實以告。
也是給她爸爸一個警醒。
畢竟,以她爺奶那一大家子的情況,若是知道她家在省城的生活水平,那可是少不得要爬上來吸血。
這是她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畢竟之前那麼多年,父母的付出,已是足夠。
不過好在她爸,也隻是略微有些感慨,并無更多的表現。
她心中這才松了松。
很快,将鳳口縣之行交代完後,曹學雅很快發現,她媽的臉色略有些不同尋常。
雖說對她的回來,她媽很是高興。
但她注意到,她在說到鳳口縣之行時,很多次都在出神。
并沒有全神貫注的聆聽着她的說話。
這就十分不正常。
畢竟以往,不管她說什麼,父母總是最好的聽衆。
更何況這次是事關老家爺奶那邊的事,她媽不可能如此态度。
想到這,她連忙停了鳳口縣的話題,而是看向她媽,張口詢問:
“媽,我不在的這段時間,是發生了什麼事嗎?”
聽到女兒詢問,程丹琴一愣。
沒想到女兒如此敏銳,這麼快就發現了她的異常。
她頓了頓,看了眼曹德明。
曹學雅見此,頓時明白了,這是一定有事發生了。
連忙催促道:
“媽,我都回來了,還有什麼好隐瞞的?”
程丹琴想到這,也覺得是這麼個道理。
畢竟,隻要女兒去了店鋪,自然就能發現其中的異常。
這才有些垂頭喪氣的開口道:
“雅雅,是店鋪的事。”
接着,三言兩語的,就将女兒離開省城這段時間,店鋪所發生的事,告訴了女兒。
曹學雅聽完,臉色也肅了肅。
沒想到她才走了這麼些天,竟就發生了這種事。
說來事情也是巧合的很,就在她離開省城回鳳口縣的第三天,店鋪就被人查封了。
工商管理局的辦事員上門,說是有人舉報,店鋪裡的食物不幹淨,讓他們歇業整頓。
接着,就不了了之了。
她舅舅等人,已是去跑了那工商管理局許多趟,給出的答複都是等着。
等處理好了後再定店鋪開業的事。
但具體等到什麼時候,沒個準話。
曹學雅聽到這,就知道,他們這店鋪是被有心人給盯上了。
不過想來也是,生意如此說,不遭人嫉妒眼紅,那是不可能的。
更何況,自從他們店鋪開業後,聽說附近街道的面館生意,可是肉眼可見的差了很多。
雖說他們店鋪的價格已是高了許多,但架不住口碑好,一傳十十傳百,很多吃客,甯願攢着兩頓的錢,也要來嘗嘗這裡的面。
吃完後,自然對面館贊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