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律都是紅色的上衣,黑色的褲子,脖子處還圍著一條黑色的長方形的稠巾。
在胸口打了一個好看的蝴蝶結。
這東西既美觀好看,在出汗的時候,還能用來擦汗,一舉兩得,可比那些在肩膀上搭個毛巾的姿勢可帥氣多了。
那搭在肩膀處的毛巾還容易掉,時不時地還要往上拽一下,很是麻煩。
那些個夥計,一個個都是十六七歲的半大的孩子,穿上這麼一身衣裳,喜慶不已,看著就讓人賞心悅目。
上了二樓的包廂,門口都各自貼著雅間的名字。
這雅間的名字也是顧筱婉取的。
臨江仙、碧雲天、西江月、浪淘沙、醉花陰、浣溪紗、如夢令、沁園春等等,做成一個個雕花木紋的木牌子,釘在雅間的門外,又有雅興,又能讓人一目了然。
當時顧筱婉取出這麼多名字的時候,驚的那李凡下巴都要掉下來了。
連連說好詞好詞。
不過即使偷盜現代和古代人的博學與智慧而已,還真的不是什麼值得炫耀的事情。
進了雅間,裡面也都是準備好了的,有些桌子特別的大的,顧筱婉當時就準備每位客人面前,給他們準備那種單獨的小鍋,辣的不辣的,一應俱全,他們想點什麼就點什麼。
大轉盤架在桌子上面,想要吃什麼,轉動下面前的轉盤就行了,很是方便。
顧筱婉滿意地點了點頭。
二樓和三樓的迴廊處都懸挂著大紅燈籠,等到夜間便會被點亮,煞是好看。
因著燈籠布置的又密實,怕是到時候整個酒樓裡面照的很是透亮。
看完了包廂,緊接著,李凡就帶著顧筱婉去了最重要的廚房了。
這吃火鍋,高湯很關鍵。
還未進廚房,就有多種香味撲鼻而來。
廚房很大,除了前院的大房子,後院過了天井之後,就是一溜的三大間平房。
因著菜肴和高湯都在廚房,離大堂還有些距離,顧筱婉怕到時候下雨或者下雪,
靠著院子的平房那面,鑲嵌著格子窗,上面也都糊著最好的窗戶紙。
這好的窗戶紙與不好的窗戶紙,自然有區別。
好的窗戶紙,明亮,雖然是紙,可是還是能透出大部分的光亮來。
所以,有錢的人家都喜歡那昂貴的明紙,照的家裡亮亮堂堂的。
因著裡面在做飯,每間平房的窗戶都打開了,熱騰騰的熱氣從窗戶裡散發出來,帶著濃濃的香氣。
誘人撲鼻。
站在一間平房的外面,朝裡面看去,就見除了窗戶的這面,其餘的幾面都砌起了整整齊齊的竈台,竈台上面也都磨的溜光的。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各類的大框子,大框子裡面也都滿滿地裝著各類的蔬菜葷菜。
還有幫廚的男男女女,有的正在切各種肉類,有的正在清洗蔬菜,還有的在殺魚。
更有的還在用鑷子把菜裝盤,然後放在一個帶輪子的
裡面的廚師和夥計也都有條不紊地忙碌著。
最靠近邊上的一間平房,裡面靠近牆邊的位置,一水兒的四五個竈台,有一個夥計正在那裡生火,有兩個廚師正在那裡仔細地熬制著湯底。
廚房裡面一派繁忙景象,卻是忙而不亂,有秩有序。
顧筱婉在門口靜靜地站了片刻,就走了進去。大傢夥也一路跟著。
顧筱婉最關心的就是這高湯的熬制,走進了廚房,看了看那鍋底熬的東西。
顧筱婉當時給了李凡幾個配方。
這高湯的熬制好壞,直接就影響著涮火鍋的口感。不能鹹了,不能淡了。
那五口鍋裡面,分別熬制著雞湯、骨頭湯,這種湯是不愛吃辣的小孩子或者老人準備的,還有一鍋辣湯底,用的是辣椒等等辣口的東西,喜歡吃辣的,就可以用辣湯。
顧筱婉很是滿意,不停地點頭。
那兩個廚師自然是從瑞縣被李梵谷薪挖過來的,原來顧筱婉來看的時候,自然也是見過的,又見李凡對她這麼客氣,自然知道這小丫頭身份不簡單。
也一個個都不敢怠慢。
顧筱婉之後又過去看了看準備的食材。
一個個都分的很清楚,碼的很整齊,一看就很有食慾。
隻不過,魚片、肉片、魚丸、肉丸,豬肉、牛肉、羊肉、豬肝、豬血等等豬內臟很齊全,品種很多,再加上蛋類等等光是葷的加起來就有二十多種,隻不過,這素菜卻是少之又少,關鍵是現在又是冬天,除了一些耐寒的菜,真的是品種不多。
這吃火鍋,除了吃葷、更重要的還有素啊!
隻是這馬上就要下雪了,啥綠色的東西都沒了,到哪裡去尋這蔬菜去。
顧筱婉想到了前世的大棚,也不知道到時候能不能自己來弄個大棚來試種一些蔬菜,若是能夠成功的話,到時候一年四季都能夠吃到新鮮的蔬菜了。
顧筱婉有些激動,過完了年,到了冬天,她就開始試種,把這個時代所有的蔬菜都拿來種一種,反正自己已經收回了好幾畝地了。
等到從廚房裡面出來了之後,小勝子就快步跑了過來,激動的喊道:「掌櫃的,顧姑娘,吉時到了,咱們要開張了!」
聽了這話,顧筱婉激動不已,眾人就齊刷刷地湧向大堂。穿過大堂。訓練有素的兩個小二立馬就打開了大門,李凡率先走了出去。
剛開始的時候,顧筱婉和李凡都已經商量好了,這個火鍋店雖然暗裡是顧筱婉和李凡合夥的,可是這明面上卻是李凡一個人的。
顧筱婉年紀還小,就怕自己太過招搖了,到時候又要出個什麼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