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收購站,藥材四等
咳咳。
秦晚晚也是第一次見這種情況,一下子沒反應過來。
好一會,才咳嗽了幾句,把這個青年喚醒。
「啊?你說什麼?」青年回過神來,臉色有些紅暈泛出,顯得有些不好意思。
實在是他也沒有見過這麼好看的女人。
第一次見,有些害羞。
秦晚晚其實也忘記了,前身本來就長得不錯。
加上她穿越過來後,每天不斷的喝靈泉,將原本就很細膩的皮膚,變得更加的光滑。
用一句吹彈可破來形容,都不為過。
之前一直都是方曉東跟在身邊,就算是有人驚艷,也沒有上來搭訕的。
之後又是和方振漢以及村長爺爺一起,秦晚晚也沒有注意別人。
這會兒一個人進來詢問收購站藥材的事情,就發生了這個意外。
好在這青年反應過來後,雖然還是有些臉紅,倒是沒有遲疑。
「我們這裡收一些草藥,但數量不會太多。
而且品相要好一點,像是金銀花和車前草這一類的,新鮮的我們都不收。
乾的,大概是兩毛錢一斤。」
兩毛一斤,不算貴了。
新鮮的草藥裡,富含水分,一般是三四斤才能曬出一斤的草藥來。
而如果是吳茱萸之類的,可能還要到六斤左右,才能曬出一斤來。
加上之前還得採摘,必須要小心,不能將草藥弄破。
之後要清洗,炮製,再曬乾。
一斤才兩毛錢,應該說比較便宜才是。
不過秦晚晚知道,這不是一個固定的價格,又問道:「如果是品相好,炮製好的藥材,應該不止這個價格吧?」
這個時候,一個中年男人走過來,他先是對秦晚晚的樣貌,也是一陣驚艷。
不過好歹也沒有和之前的青年一樣發愣。
他看著秦晚晚說道:「當然是不一樣的,炮製好的,按照品相,也分為幾個級別。
以本地比較常見的金銀花為例。
四等的,隻有一毛五。
三等的,價錢是一毛九。
二等的價錢就到了兩毛五了。
一等的價錢比較貴,三毛三。」
藥材分級,秦晚晚是知道的。
她前世雖然沒有親自去採摘炮製過中藥,但有時候也會用到。
當然,是學做一些葯膳的時候。
中藥房的事情,她也有所了解。
當即,秦晚晚詢問怎麼評級,中年男人有些好奇。
他本來就是隨口說一句,誰知道說話間,這女孩好像對草藥還頗懂?
一下子,他就來了興趣,還考教了一番。
誰知道,秦晚晚還真的對答如流,聽起來,似乎並不隻是對草藥頗懂。
對中醫也不陌生。
方振漢等了好一會,都沒有看秦晚晚出來,有些好奇,也有些擔心的進來找了一下。
就發現秦晚晚和一個中年男人在這邊說什麼。
走近了,才聽清楚,是在討論藥材。
有時候也討論一下中醫。
「那個,晚晚。」
等了好一陣,等到兩人說話的空隙,方振漢連忙打斷了兩人的話:「該回去了。」
秦晚晚一怔,然後才反應過來,對方振漢道:「好的,爸。你等我一下,馬上就好。」
然後,秦晚晚對那中年男人道:「應晨大哥,那我回去後,就組織人手上山採藥。回頭,就帶他們來這裡啊。」
應晨點了點頭,不過看方振漢,又覺得這人雖然老了一點,但年輕的時候,應該還不錯。
就是覺得有點眼熟。
一時之間,又想不起在哪裡見過。
雙方告辭,秦晚晚和方振漢才走出去不久。
又有一個中年男人走進來,看著應晨道:「你也是,怎麼還有心思和這裡的老鄉說的那麼開心?」
應晨笑著搖頭,將腦海裡的疑惑去掉。
對來人笑道:「那怎麼辦?都已經下鄉了這麼多年了,你還沒適應?」
說到這裡,兩人都是苦笑。
都是苦中作樂罷了。
應晨又道:「不過說起來,這女娃子不簡單啊。年紀輕輕的,中醫的理論倒是很紮實。
對於中醫藥也很了解,我剛才和她聊了一陣,發現她的功底不弱啊。
也不知道師承何人。」
醫生都是要有師承的,中醫更是如此。
沒有好的老師,單憑自學,是很難學成的。
這是一門很講究師承的學科,很講究經驗。
沒有人帶,想要靠自學成才,基本沒有可能。
秦晚晚可不知道應晨他們在說什麼。
出來後,就上了馬車。
村長爺爺趕車往回走。
路上,方振漢有些好奇的問道:「晚晚,我剛才聽你和那位先生說話,是想要採藥來賣?」
村長爺爺也是一愣,沒想到秦晚晚會有這樣的計劃。
秦晚晚也是點頭:「是啊,我琢磨著,咱們不能隻看著地裡的那點糧食。
一年到頭,也賺不到多少,大家分不到多少錢。
家裡用的,還有以防萬一要用的錢。
這能留下來的,少之又少。」
何止是秦晚晚,村長爺爺更是著急。
可再著急也沒有用。
就像是這一次的流感一樣,也就是以防萬一。
要是沒有秦晚晚,村裡人都要來市區,或者去鎮上看病。
一進醫院,這錢就好像是流水一樣的花出去。
兜裡就好像是爛了個洞,根本就留不住啊。
秦晚晚又道:「我之前上山看過了,咱們後山草藥還是不少的。
像是車前草,益母草都是有的。
而且如今是春天,金銀花,蒲公英等,都是有的。
我們上山採摘了,下來好好地炮製,曬乾後,收購站是收購的。
最低的四等都是一斤一毛五呢。
最高的一等,可以賣到三毛三。」
看似不高的價錢,可這是無本的買賣。
不農忙的時候,村裡人也沒有其他的事情可幹。
有的男人會外出找點活幹,賺點錢,貼補家用。
但這個時候,又不準經商。
活計不是那麼容易找到的。
女人們要顧著家裡,還要打豬草養豬等。
可以說,基本沒有外出的可能。
「但如果嬸子們在上山打豬草的時候,可以順便采點藥材回來,炮製後,可以拿到收購站來賣。
多少也能貼補一點家用。」
村長爺爺點頭:「這倒也是啊,如果勤快一點的,賺的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