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0章弟妹懷的是雙胎嗎?
「我見你從兵部出來時面色不好,可是出了什麼事?」易王吃了幾口茶湯,先開口了。他在此處等了一會兒,自然見到三弟出兵部出來時的模樣。
三爺點頭,「定北軍大元帥的摺子送到了,被北軍圍困的黑山叛軍毫無突圍之意,也未見軍心渙散。烏桓幾次佯攻,他們也隻龜縮防守不出,定北軍中不少將士已生急躁,烏桓請示,半月內黑山叛軍仍無動作,就全力攻破山口,擒拿反賊。」
此等大事,兵部尚書自然無法決斷,才請了三爺到兵部與部內的官員詳商。
按說,事關二十萬大軍的行軍作戰部署,閣老參議後應送聖上禦覽,不過此君非彼君,呈給柴嚴景看,也不過走個形式罷了。
閣老合議之事,柴嚴景說不出個子醜寅卯來,是推不翻的。
易王也覺得事關重大,疑惑道,「圓通想幹什麼,他究竟有多少存糧?」
三爺搖頭,「叛軍行徑蹊蹺,其意不明。」
易王又問,「蔣常勝和仁郡王那邊可有消息?」
「前日送來折報,丟失軍糧已全無蹤跡,仁郡王與蔣將軍在西北安撫各方,掃除姦細,黑山叛軍派出的蠱惑人心的姦細已大部分被擒。」三爺沒瞞著二哥,徑直講了。
「如此說來,西北局勢尚可。」易王嘴裡這麼說,心裡卻總覺得哪裡有些不對勁兒,不過這也不是一時半刻能分析得出頭緒的,待後頭他再跟舅舅商議。此時,他還有要事要問三弟。
不過在此之前,他需要有個突破口,「烏羽近來如何?」
三爺面帶憂色,「自皇祖母病重時父皇召他回京,他們一行在關外遇到契丹人劫殺後,便失去了蹤跡。我先後派出去三撥人,甚至不惜動用小暖的關係,請上清宮的幫忙,還是一點消息也沒有。」
易王眸光微轉,「會不會是烏羽的身份洩露了,契丹人或黑山叛軍將他擒住,想以烏羽要挾烏桓,令他撤軍?」
三爺擔憂的,也是這個,「若真如此,烏羽定會在陣前自盡,鼓舞定北軍的士氣。」
易王沉默片刻,低聲道,「烏羽流的是烏家人的血,他很可能這麼做。」
這是二哥第一次開口承認烏羽是烏家血脈,三爺擡頭看著他,徑直問道,「二哥今日約我至此,所為何事?」
「我去找劉嬤嬤問過,卻還是有些拿不準,所以想親口問你。三弟,」易王似乎有些難以開口,又似下了很大決心,「三弟妹腹中有幾個孩子?」
「噗——」正在吃面的玄散被易王這句話驚得噴了一桌子的麵條。
性喜整潔的兩位皇子同時皺眉,又不約而同地瞪著他。
玄散覺得脖子涼颼颼的,他掏了半天沒找到帕子,隻得心疼地拿出尚好的的擦刀皮子把麵條清理乾淨,站起身想躲,「屬下去門外守著。」
「你留在此處,以免惹人生疑。」易王見玄散驚成這樣,便知他對此事毫不知情。
玄散是三弟的貼身侍衛,他都不知道,那小暖腹中是雙生子的可能性便小了許多,易王心中稍安。
三爺問得更為直接,「二哥是想問父皇是不是我殺的吧?」
易王面帶苦澀,「二哥不信你會下手殺父皇,隻是想知道你在這過去的半年中做了什麼。」
乖乖……這哥倆真是一個比一個敢說……玄散筆管條直地站在旁邊,這下連頭都不敢擡了。其實,三爺什麼也沒幹,他隻是撤回自己的人,袖手旁觀來著……
三爺輕聲道,「小暖懷孕五個多月時,秦安人便說她的肚子大,可能是雙胎。」
二皇子心頭猛地一跳,認真聽著。
「事關重大。我秘請名醫為她診脈,卻無一人敢斷定她腹中是雙胎。過了六個月後,我又請穩婆為她摸胎。與劉嬤嬤一樣,她們都說是一個。但有一個穩婆提出另一種可能:小暖腹中可能有兩個孩子,不過它們一前一後呆在母胎中,所以摸不出來。」
對隻能摸到小暖腹中有一個孩子這件事,三爺也覺得差異。這是老天在冥冥中助他們夫妻,還是師無塵和張玄崖都看錯,小暖腹中真的隻有一個孩子?
三爺繼續道,「不論如何,我不得不為小暖腹中是雙胎而籌劃。所以我在天章閣日夜辛苦,母妃也在宮中努力討父皇歡心,求的就是小暖一旦生下雙胎,孩子也能多一份安穩。」
「竟是為此。」易王豁然開朗!
他就說嘛,在宮裡當了二十多年冷美人的華貴妃,這幾個月怎忽然殷勤出入宜壽宮,纏著父皇不放手了!
三爺哪是加倍辛勞,他是加倍使喚盧正岐吧!玄散默默為天章閣內日夜辛勞的盧大人,掬了一把心酸淚。
三爺點頭,「二哥,且不論我難以觸及父皇的丹藥,便是我能,也會先讓母妃避開,以免她直面血腥。」
雖然府上的江埕說父皇駕崩時華貴妃在宜壽宮中,是三弟反行其道:正是為了洗脫弒父的嫌疑。但易王更信三弟對華貴妃的孝心,「這一點,二哥信你。」
三爺苦笑,「若說我之前還有幾分擔憂,在父皇賜下雙鹿角後,我心中已有八分把握,又何須冒死行此大不韙之事?」
父皇親獵親割的雙鹿角,吉瑞之極。三弟妹在得父皇賜的雙鹿角後生下雙生子,也屬天降祥瑞。易王將這兩件事放在一處,立刻想出數套可行的計謀。
他能想到的事,三弟不隻能想到,還能做到。
如此說來,三弟確實沒有謀殺父皇的動機。
二皇子消除了心中的芥蒂,笑容也真切了許多,「得知封江兆叛主之後,父皇心底已不再信他的解夢虛話。骨肉連心,三弟的孩子便是父皇的孫子,若是父皇還在世,就算三弟妹真的生下雙胎,父皇也不會讓她們母子分離的。」
三爺微微點頭,心中卻跟明鏡一樣。
建隆帝待二哥確實有骨肉之情,但對三爺就不一樣了。
在建隆帝眼裡,李皇後是正宮,二哥是嫡子;而自己的母妃是「玩物」,他無論怎麼努力,在建隆帝眼裡也不及二哥。
所以,建隆帝放在牆內錦盒中大行遺詔上將皇位傳給二哥,而不是他柴嚴晟。還留下那樣,能將他柴嚴晟置於死地的遺詔!
三爺收斂胸中肆虐的憤怒,嘆息道,「不瞞二哥說,小暖前幾日暈倒後,小弟便心慌得厲害。恨不得寸步不離地守著她,生怕她腹中的孩子不足月就想出來。」
已經是三個孩子的爹的易王,對三弟的緊張,完全不能感同身受。孩子在弟妹肚子裡,你守著她,能有什麼用?
他早就知道三弟在意三弟妹,竟不知他已到了如此瘋魔的地步。易王看著三弟,竟生出幾分憐憫來,「三弟妹的運道極好,吉人自有天相,定會母子平安的。」
三爺點頭,又低聲問道,「二哥有什麼打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