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154 章 又沒堵到人
顧言和李婉晴并不知道下午顧崇山和張大花他們來過了。
兩個人高高興興的挖了幾竹簍的竹筍回來,又忙着把竹筍切片,焯水,拿到外面曬着。
“媳婦兒,這一片竹林竹筍挖的差不多了,明天咱們去後面山坡那邊吧,那邊也有竹林,而且比這片大。就是離的比較遠。”顧言一邊切着筍片一邊說。
“行啊,那咱們中午就不回來了,正好明天再曬一天,藥材也就差不多了。”李婉晴正在忙活着給筍片焯水。
兩口子一頓忙活,直到晚上八點多,才把所有竹筍弄好。
“終于弄完了,累死我了,明天再挖了竹筍不曬筍幹了,就放到空間裡吃新鮮的。”李婉晴捶了捶腰,說道。
“要不然明天咱們就不出去了?好好在家歇着?”顧言也心疼李婉晴辛苦,可是讓她歇着她又不聽。
“不用,我明天少挖點兒就是了。”李婉晴說道。
“那你可記得你自己說過的話,可不要看見竹筍就收不住。”顧言說道。
被顧言揭了短,李婉晴也不惱,笑着說:“那麼多筍子長在那裡,不挖多可惜。”
這可真不怪李婉晴,這挖竹筍跟撿蘑菇一樣,真的是越挖越上瘾。
挖了這根還想挖那根,而且李婉晴總感覺白得的東西不趕緊弄到自己家裡,就好像吃虧了一樣。
兩口子說了幾句話也就睡下了。
第二天一早,起來吃了早飯,把藥材和昨天焯好的筍片都晾出去,就又出門去挖竹筍。
等到顧崇山和張大花帶着顧北過來迎接他們的又是鐵将軍把門。
“爹,你說老三是不是在躲我們?要不然怎麼每次我們來都不在家。”顧北氣惱的說道。
顧崇山也想到這兒了,不管顧言是怎麼知道他們要來的?
不管是不是提前知道了,也不管顧言是不是在躲着他們,現在是他們有求于人,也隻能裝作不知道。
“行了,故意躲着咱們又怎麼樣?還不是你沒出息,要是你把銀子把好了,不讓你丈母娘哄了去,咱們何至于這樣。”顧崇山沒好氣的說。
這下顧北不說話了,他也後悔了,後悔不該把家裡的财政大權交給李迎睇。
後悔自己不該被丈母娘的幾句好話說的找不着北,任由像丈母娘去鋪子裡拿東西。
後悔小舅子成親,他為了面子,出了大頭兒。
後悔……
他後悔的很多,可是再後悔也晚了,現在隻能想辦法看能不能跟老三借點兒錢,再開一個鋪子。
其實他也有點兒怨顧崇山當初不肯幫他跟顧言借錢交租金。
當初要是顧崇山跟顧言借了錢,他能把租金交上,哪裡有現在這麼多事兒?
不過現在還得指望着顧崇山從顧言這裡弄銀子,他不敢說罷了。
他不敢說,不代表張大花也不敢說。
張大花其實一直對當初顧崇山把她攔下,不讓她過來找顧言要養老錢耿耿于懷。
“哼,你現在還說老二有什麼用?
說起來這事兒還不是怪你,要是當初你幫老二借銀子,老二的鋪子也不至于關門。”張大花抱怨。
“借銀子,借銀子,跟誰借銀子?你們還不是打老三的主意?
還是聽你的跟老三要養老錢?”顧崇山沒好氣的說。
“要養老錢怎麼了?我是他娘,跟他要養老錢天經地義。”張大花梗着脖子道。
“是,跟你兒子要養老錢确實天經地義,可是你不是隻有一個兒子。
你讓老三給你養老錢,那老大,老二,老四你要不要?
還是隻讓老三給,老大老二,老四不用給?”顧崇山反問。
“老大他們哪有錢,老大家三個孩子,全靠老大打獵,生活本來就捉襟見肘。
老二就不用說了,鋪子都關門了,家裡還有一個幾個月的孩子。
老四才成親,他媳婦兒也馬上就要生了。
現在跟他們要養老錢,不是為難他們嗎?”張大花嘟囔着。
顧崇山一聽,這合着就顧言一個人日子過得好,該給他們養老錢。
要說兒子過得好,給爹娘一點兒養老錢也應該。
而且各家的條件不一樣,正所謂各盡各的心,條件好的多孝敬一點兒也無可厚非。
可是這一切有個前提,那就是兒子發自内心的孝敬。
而不是當父母的壓着,強制他孝敬。
就像是顧言,他要是想要孝順他們,平時拿些吃的,喝的,給些銀子,那當然很好。
可是他要是不想,就比照着兄弟們來,那誰也說不出什麼來。
也就是老婆子,一直想要老三拉拔其它三個。
當然了,這要是關系好,不用他們說,老三也肯定會的,畢竟上陣父子兵,打仗父子兵,這句話還是有道理的。
親兄弟之間,平時即使再有矛盾,真出事兒了,生死關頭也比别人強。
可是這不是老三跟他們關系不好,沒有什麼感情嗎?
顧崇山想了很多,不過他不想跟張大花多說了,這個老婆子執拗的很,說了她也不懂。
“既然老三他們不在,咱們就回去吧。”顧崇山說道。
“爹,你看這曬的是竹筍吧?我估摸着他們去挖竹筍去了,要不咱們去竹林那找找?”顧北不甘心就這麼回去。
“行,過去看看吧,離的也不遠。
也不知道一天天的出去幹什麼?帶着個孩子還往外跑。”張大花不滿的抱怨。
“你以為誰都跟你一樣閑呢?快别叨叨了,不是去竹林嗎?還不快走。”顧崇山呲哒一句。
張大花看顧崇山不耐煩了,也就不再嘀咕,加快了腳步跟上他們爺倆。
不過讓他們失望的是,在竹林裡并沒有找到顧言和李婉晴。
“他們也沒在竹林,咱們還是先回去吧。”竹林裡又沒找到顧言他們,顧崇山就想回去了。
“走吧,回去,老頭子你再去轉一圈打隻野雞啥的,老二媳婦兒說她奶不夠孩子吃,我給她炖點雞湯。”張大花心裡是時刻想着顧北一家。
對于張大花說的,打隻野雞給兒媳婦兒炖湯喝,顧崇山還是沒有意見的。
回到家拿起工具就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