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黑白買太平(2)
一副棋盤一局棋。
黑白對峙。
女帝微笑道:“太平令素來善弈棋,今日可是要給朕做一盤推演?
要朕與你一同走在這江山之上?
”
老儒生沒有回答,等那些一絲不苟汗流浹背的女官太監都悄悄撤出廣場,打開書箱,拿起一根竹竿和幾塊黑炭,一屁股坐下,擡頭道:“陛下暫時不需要下台階,今日容我先說說天時地利人和。
明天再細說我這些年在中原春秋見識到的地理人治軍力風俗。
第三天來說兩朝邊境,僅是解燃眉之急。
第四天說我朝具體事宜,怎樣得士子民心。
第五天說如何滅北涼佔西蜀吞南詔,第六天說矛頭直指太安城,終平天下。
第七天,再說怎樣去治理江山。
”
饒是女帝歷經風雨跌宕,聽聞此等可謂氣吞天下如虎的豪邁言語,也是愣了一下。
她走下一級台階,也學太平令老儒生坐在地上。
老人先放下稍後會用來畫龍點睛的木炭,雙手拄在以往用作登山涉水的竹竿上,早已摩挲得光滑潔淨,望向廣場上,平靜道:“黃龍士有言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深得我心。
春秋初定,離陽王朝滅去八國,挾累勝之勢北征我朝,看似勢不可擋,卻不知一鼓作氣之後,人力有窮時,離陽疲軍伐北,北莽雖說是以逸待勞,但當初陛下才登基九五,朝局不穩,便不惜以身涉險,爭取了一個殊為不易的不勝不負。
其實當時天時仍是在離陽那邊,隻不過北莽地理形勢與中原迥異,緻使四十萬甲士水土不服,加上離陽先帝對北涼徐驍忌憚已久,生怕北涼鐵騎以虎吞狼,滅去北莽以後,當年徐驍辦不到劃江南北而治,此時就能成事,畢竟北莽境內崇武不崇文,北涼若是佔據有足可自立的富饒河涼走廊之餘,再將北地盡收囊中,這樣的南北對峙,才算穩當。
於是離陽先帝一封密旨,在大好局勢下迫使徐驍退兵,跟北莽簽訂合約,算不得妙棋,也稱不上昏招。
這才造就了當下離陽涼莽三足鼎立的形勢。
這便是我要與陛下說的第一個道理:天時終歸不如地利,地利則要不如人和。
”
“一國憑仗,不在天險,在人心。
人心並非民心如此簡單,百姓自古隨大流,重視卻不可盲目。
春秋士子依附北莽,於北莽而言,更是福禍相依,不得不察。
”
“老臣在中原各國遊歷,記住各色人物兩千六百四十三人,一一說來,各有粗略,請陛下找女官記錄在冊。
”
“一農可耕田地三十畝,畝收米兩石或三石,為二石為中,畝以一石還主家,五口之家,人日食一升,一年即食用十八石,約餘得十二石,此外衣著嫁娶祭祀生老病死等,皆需費用。
若遇旱澇蝗災,捉襟見肘。
老臣所講還是蘇杭嘉湖流域以及西蜀等帝國糧倉所在情況,其餘等地,常有成家而生子不舉,大批浮浪不根之人,並非罕見。
離陽王朝所謂的海晏清平,頗有水分。
”
“離陽王朝已有官無封建而吏有封建的苗頭,官不得當地人出任,吏則不同,世世代代為本地吏,不出百年,便要遍地皆是地頭蛇,張巨鹿之急,諸多倉促政策,在於不得不急。
”
“我揀選海商鹽商茶商三種為陛下說離陽財稅。
”
“離陽王朝新舍官職起居郎,所言軍國政要,每月封送是管,成為時政記。
分帝系、後妃、五類禮、輿服、道釋、瑞異、藩夷等二十一種。
我且一一說來,陛下便可一葉知秋,二十一葉知離陽。
”
“龍虎山居安不思危,陛下應當趁機令國師著手編撰萬卷《道藏》,讓道德宗成為天下道教執牛耳者。
”
“西域紅黃二教之爭,陛下切不可隻是看戲,我朝滅佛一事,可以滅禪宗大佛,卻要立起密教小佛。
”
天下事,事無巨細,太平令老儒生娓娓說來,白日說,女帝除去第一天坐在台階上,第二天便走下台階,跟在老人身後走走停停,腳踏錦繡之上。
夜晚亦是不停說,燈籠高掛,燈火輝煌如晝,廣場上不許別人踏足,女帝陛下便親手持燈為老人照明。
再一日,兩人吃食進餐便隨便或蹲或坐在緞面畫幅之上,女帝甚至已經掛起一隻布囊,裝滿溫水和食物,老人若是感到口渴饑餓,也不用說話,伸手便可向她索要。
每過一境就要在地面上圈圈畫畫的太平令已經不知用去多少塊木炭,雙手十指漆黑,每次匆匆洗手,水盆盡墨。
女帝那一襲龍袍寬袖長擺,到後來她乾脆隨手拿絲線系牢捆緊,便於行走,顧不上半點體統禮儀。
第五頁秉燭夜談時,女帝仍是絲毫不見倦怠,神采煥發。
七日滿腹學識說盡。
老人走出天底下最巨幅的地圖,站在台階底部,女帝握住他的手,背對略有褶皺的那江山錦繡,一同走上台階,平靜道:“願先生為帝師。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