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際在于春,一日之際在于晨,便是冬日農家人的早上也是忙碌的。
昨夜不知何時開始下的雪,衆人一點都沒察覺,隻知道第二日清晨起床打開門,看見的就是一片白茫茫。
下了雪,農家人的頭一件事便是掃屋頂上的雪,掃完自家屋頂的雪,再一起把村裡道路上的積雪清理幹淨。
起初是王有富發動大家掃村裡的路,村裡人一開始并不願意。
自家掃自家門前的雪就夠累了,還要掃村裡的路,沒有錢拿,那就是白出力,大夥甯願閑在家也不想受累。
王有富對村民的反應并不生氣,自己村裡的人他了解,談不上有多壞,就是不願意白做事。
王有富對村民說,周家出了錢給大夥修路,大夥自己不好好愛護,下了雪掃都不掃,那村裡還怎麼同進退,周家人又該怎麼看待村裡人?
要說那會兒村裡人最羨慕什麼,那不就是羨慕在周家做工的人嘛,在村裡能掙錢,還是長久的活。
周家招工的條件裡有一條就是要求愛幹淨,大夥不想周家覺得自家懶,不愛幹淨,王有富再提起掃村裡道路上的雪時,村裡人個個都很積極,把村裡的路掃得忒幹淨。
為啥,為掙表現呗,讓周家看看他們可不懶,勤快着呢,下次招工頭一個能想到自家。
兩年以後,大夥漸漸養成了習慣,每回下了雪便會自覺先把自家門前和周圍的雪打掃幹淨,随後一邊閑聊一邊打掃着周圍的石闆路。
周明遠幾人也是其中的一員,就這樣你掃一截我掃一段的,直到把整個村裡的路都掃幹淨。
陸家這邊有陸離和護衛們在,不用村民掃,陸離一醒來還沒吃東西便領着護衛們将陸家周圍清掃幹淨了。
顧氏到了王家莊好像有使不完的勁,自從那日說要帶着李氏一塊活動鍛煉身體,愣是每天雷打不動的去找李氏。
李氏面上笑眯眯,内心苦哈哈,跟着顧氏從村東到村西,又從村西到村北,滿村子折騰。
“虎子他奶,你又帶着李嬸子出來鍛煉來啦?”三嬸子扛着大掃帚笑着跟顧氏打招呼。
村裡人不愛叫什麼夫人太太,顧氏在村裡住下後,村裡人都叫她一聲虎子他奶,顧氏很喜歡這個稱呼。
每回有人這樣叫她,她都會把眼睛笑得隻剩一條縫。
“是啊,你這是剛掃完雪啊,辛苦你們了。”顧氏停下跟三嬸子回話。
明明是大冬天,又是下過雪的大早上,在三嬸子的想象裡,像顧氏這樣的貴夫人,大冬天的就該在燒着碳的屋子裡吃肉喝酒。
原本大夥之前見顧氏穿的貴氣,頭上戴的首飾又是金又是寶石,太陽底下隔老遠都閃眼睛,還不太敢和她說話,總覺得跟她不是一路人。
然而顧氏這人卻出乎意料的好相處,别人不敢跟她打招呼,李氏打招呼時,她也跟着笑眯眯地打招呼。
人家打了招呼,不回話也不禮貌,不看僧面看佛面,怎麼也是虎子的奶奶,于是乎村裡人就這麼跟顧氏熟悉了起來。
三嬸子抿抿嘴:“不辛苦,村裡人多,一人掃一截路就幹淨了,清荷一家出錢給村裡修了這麼好的路,我們不過順手掃一掃,有啥辛苦的。”
三嬸子是真覺得沒什麼,陸承澤救了她兒子,别說隻是掃雪,就是讓她白給陸家做一輩子活她也願意。
“年輕時候我也到處走過,也算有些見識,像王家莊這樣好的村子,還是頭一回見。”掏出帕子擦掉頭上的汗珠,順便等身後的李氏歇歇氣,顧氏就這麼站着跟三嬸子聊了起來。
被人誇是件高興的事,三嬸子得意地揚揚眉:“這是實話,就拿我娘家村子來說吧,有些鄰居住了幾十年,見面還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哪像我們村子,人人都這麼和氣。”
顧氏贊同地點點頭,她也覺得王家莊民風好,沒什扯皮的事,住着舒坦:“三嬸子,我家兒子和兒媳婦兒你見過嗎?”
“見過,哪能沒見過,陸家跟我家離得不遠,陸山和春儀兩口子去村裡其他地方要跟我家門前過,我和他們熟着呢。”三嬸子帶着回憶說道。
顧氏聽見很心動,神情動容地道:“能……能跟我說說他們的事嗎?”
三嬸子看向顧氏,見她面容激動,又想起陸山一家當初并未提起過家裡人。
顧氏看着是個富貴的老太太,而陸山一家是村裡的普通獵戶,想來母子倆之間恐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才會鬧成那樣。
都是做母親的,三嬸子能理解顧氏的心,不管如何,做母親的心裡始終惦記着孩子,即便是人不在了,能多聽聽他的消息也是好的。
顧氏确實也是這樣想的,她想從村民口中聽到更多孩子們的事,想用這種方式來填補她不知道的時光。
三嬸子的笑容更親切了些,拉着顧氏往自家屋檐下走:“虎子他奶,走,咱倆坐下慢慢說。”
顧氏笑着應道:“好,坐下慢慢說。”
兩人走到三嬸子屋檐下,三嬸子放下大掃帚,從屋裡端出一條長凳子,喊她媳婦倒了幾杯水端出來。
顧氏從腼腆的三嬸子媳婦手中接過水,親切地道謝:“謝謝。”
三嬸子家的二媳婦漲紅着臉:“不……不客氣,嬸子。”
三嬸子打發兒媳婦下去,挨着顧氏坐下道:“虎子他奶,你兒子陸山是個能幹人,附近幾個村子沒有比他打獵更厲害的。”
“陸家沒有置辦田地,就靠陸山打獵過日子,隔三差五就能見他從山裡拖一串獵物回來,什麼野雞兔子都有,有一回還打了一頭鹿,那頭鹿值錢,賣了好幾十兩銀子。”
“不用下地就能掙錢,還時常有肉吃,村裡許多人家見了眼紅,有好幾家結伴進山,也想打個大家夥賣錢,結果别說打獵,一行人差點把命搭進去,要不是陸山把人救出來,墳頭草都老高了。”
“要我說,大夥眼裡隻見到了錢,看不見陸山的本事,這碗飯不是一般人能吃的。”
顧氏眼中隐隐有得意:“我陸家世代從軍,我兒四歲便開始習武,隻是打些獵物,對我兒來說不是難事。”
三嬸子對此無比贊同,山裡頭大家夥多,沒點真本事,可不得把命折在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