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陸衍川腳步再次頓住。
張金玲趕忙抓住這最後的機會,為了争取更多和陸衍川說話的時間,裝模作樣的向陸衍川打聽。
“我雖然知道我這個朋友是在部隊裡,但不知道她是哪個部門呢,我看你應該聽說過她的名字,要不你跟我說說她在部隊裡有多厲害?”
再轉過頭,陸衍川表情都變了。
眼底除了意外,還帶着幾分不可置信。
“所以,你的朋友真的是林初禾?”
“真的”這兩個字,讓張金玲愣了一瞬。
“所以你真的認識她?剛剛一開始就猜到我說的人是她?”
雖然意外,但張金玲卻驚喜地觀察到,賀衍川的表情和之前那警惕防備的模樣,全然不同了。
态度隻要有轉變就是好事,就說明她還有希望!
看陸衍川驚訝的模樣,估計是沒想到林初禾那種人也有朋友吧?
不管怎麼說,他總算是正眼看她了!
張金玲不由得暗暗竊喜,故作驚訝。
“你怎麼這麼驚訝呀?難不成林初禾部隊裡都沒什麼朋友,所以我剛剛說是林初禾的朋友你才會這麼驚訝?”
“哎呀,初禾那丫頭,小時候就孤僻的很,不怎麼愛跟人說話的,三棍子打不出個屁……咳咳,我是說,一天能說上三句話都算是多了,你覺得意外也很正常啦。”
陸衍川眉心微動:“她從前很孤僻?”
他腦海裡不由得浮現林初禾平時與隊員們笑鬧做一團的模樣,還有她進訓練營第一天,就收服所有隊員的情形。
她竟然還有孤僻的時候?
張金玲見陸衍川這麼感興趣,更覺得自己有希望。
得趕緊再把距離拉近一些才行。
她眼珠子自作聰明的咕噜噜轉了一圈,她故作疑惑的歪歪腦袋:“是啊,這些,林春蓮從前沒和你說過嗎?”
陸衍川面上疑色更甚。
“林春蓮?”
跟她有什麼關系?
“是啊。”
張金玲故意放慢語速:“你不知道嗎,林初禾就是林春蓮的妹妹,梅彩英的二女兒呀。”
“你之前不是和林春蓮有婚約嗎?你們兩家關系應該挺近的吧,要不我就說咱們兩個有緣呢?”
陸衍川一時僵住,驚愕間,直覺全身的血液似乎都在倒流,有關林初禾和林家二女兒的一切,控制不住的湧上腦海。
他竟有些不敢置信。
林初禾,會是林家的二女兒?那個村民口中最不受寵的,沒有半點存在感,以至于他隻從别人的八卦言語中聽說過一次的那個女兒?
所以,他們并不是偶然相識相遇,而是早在那麼多年前,就同住在同一個村子裡,隻隔着這短短幾百米的距離……
他們,這麼有緣,又這麼無緣。
有緣到出身同一個村莊,喝着同一條河裡的水,從小吃同一片土地生長出來的莊稼長大。
又無緣到即便同處一個村莊,相隔這短短的距離,竟連一面都沒見過。
他甚至在此之前都不确定林家是不是真的有這麼個二女兒,更不知道她的名字……
怪不得剛剛李叔說起王老太太時,還提起來她的徒弟,他們還似乎見過面的樣子。
原來是林初禾,竟然是林初禾。
陸衍川一時間心緒五味雜陳,既驚喜,又有些懊惱自己從前怎麼就沒多留意過林家的事。
否則,他或許就能早點認識林初禾了。
陸衍川心緒還在翻湧,問話的語氣都險些控制不住。
“她從小到大,都經曆過什麼?”
他此刻無比想要了解她的過去,了解那些他隔着這麼近的距離,卻沒能陪伴她的童年。
張金玲奇怪的眨眨眼,隐約覺得賀衍川的态度有些不對。
他怎麼好像問了幾個問題,全都是關于林初禾的?一個關于她的都沒有。
他到底是對誰感興趣啊?
張金玲帶着懷疑,自然沒什麼好話。
“她啊,就像我剛剛說的一樣,從小到大性格都又孤僻又奇怪,從來都不和人主動說話,整天跟個鋸了嘴的葫蘆似的,悶悶呆呆的。”
“最開始的時候,好多人都以為這丫頭是個不會說話的啞巴,直到後來聽見她和村裡的野狗說話,才知道她原來會講話。”
“有時候她家裡的東西少了碎了,她媽查問罪魁禍首,她每次都一個字都不說。”
“林春蓮和她弟每次都直接指認她,她還在那犟嘴說不是自己做的,氣的她媽氣的藤條都打斷了好幾根呢!”
一想到林初禾小時候挨打受罰的模樣,張金玲莫名覺得痛快,唇角弧度都跟着往上揚了揚,随即又努力掩飾住自己的幸災樂禍。
“哎呀,初禾真是從小就不讓人省心呢。”
“她每次挨完了打被趕出來,别人問她,她還硬說不是自己幹的。也就是我看她可憐,每次都讓我媽把她帶到家裡安撫一番,還給她吃的喝的。”
張金玲将是非黑白全部颠倒,将母親做的事全都攬在了自己身上,面不改色心不跳。
“啧啧,大家都說她性格又差内心又陰暗,都不如我善良性格又好,讨人喜歡,從小就能和村子裡的小夥伴們玩到一起去。”
“她從小到大也沒見得有幾個朋友,做什麼都是獨來獨往的,也就是我願意理解她,能看見她身上為數不多的那幾個優點,理她一下罷了。”
“她媽有時候罵她,都說她孤僻成這樣,将來長大了根本沒有男人會喜歡她的。”
張金玲本意是想借着林初禾的事襯托一下自己的形象,卻不想說完一通,擡頭一看,賀衍川臉色黑沉沉的,周圍的氣壓都跟着變了變。
她瞬間意識到不對,連忙讪讪地轉變了話鋒。
“不過她媽那種人的話是不可信的,都是瞎說,都是瞎說啦。”
“初禾她……雖然小時候比較孤僻,但不管怎麼說,都還算挺……善良的。”
張金玲說的幹巴巴的,她對林初禾滿腹怨念,真要誇起來,一時之間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誇,隻能故意歎了口氣,從同情的角度入手。